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三国时期中国只有三个国家吗,为何辽东的燕国不算?

导语:本文介绍了三国时期辽东太守公孙渊的故事。公孙渊曾投降曹魏,后来背叛魏国,自立为太子,并向吴投降。他成为太子的原因是因为辽东离中原很远,曹魏要想征服他需要调集大量兵力和粮草供应,而蜀汉和东吴的介入也限制了曹魏的投入。然而,他最终失败了,被司马懿杀死。

三国是一个介于汉朝和晋朝之间的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和吴栋。220年,汉丞相曹丕篡位,以洛阳为都,国号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建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建邺之都太阳升起,取名吴,史称东吴。三国时期,主要是魏、蜀、吴的较量。但实际上,公孙渊在魏、蜀、吴之外依然存在。

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孙子,左将军公孙康的儿子。公孙康死的时候,因为他的儿子公孙黄、公孙渊还年轻,就推了他的弟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至于公孙渊的爷爷公孙度,早在董卓篡夺东汉朝廷大权的时候,公孙度就趁机自立门户,在辽东的后州、平州做牧民。然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隔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郡,扩张疆域;招人才,开博物馆,招流民,扬言出国旅游,从而成为汉末英雄之一。公孙渊即位后,先是沦为曹魏的附庸,后背叛魏国,自立为太子。那么,问题来了。公孙渊背叛魏,自立为王。他的自信是什么?

一个

首先,太和二年,公孙渊逼迫叔父公孙公。魏明帝不听柳椰的劝告,拜公孙渊为杨烈将军兼辽东太守。于是,公元228年,公孙渊名义上投降了曹魏,或者可以称之为曹魏的附庸。然而,公孙渊并不满足于投降魏国。他上台后,开始与吴交往。太和七年,公孙渊企图为吴作臣,以此作为对外的回应。孙权有意封公孙渊为太子,东吴丞相顾雍、吴助理张昭都劝孙权公孙渊必败,所以反对孙武支持公孙渊。

但是,张昭等人的见解并没有被孙权采纳。对于固执的孙权、张弥、严旭等。被派去夺取金银财宝,让公孙渊做太子。公孙渊没想到孙权这么看重自己。他以为吴栋远,曹魏近。他害怕曹魏讨伐,觊觎吴栋送来的财宝。在这种背景下,公孙渊经过一番选择,引诱吴国使者,将首级献给了魏明帝的曹茶。对于孙权来说,这显然是公孙渊玩的。

公孙渊做了一个很好的举动后,曹差很高兴,就拜公孙渊为傅,封为公,让他继续担任辽东太守,带领各县节度。荆楚元年,曹飒派幽州刺史吴带着一封信来征公孙渊。公孙渊闻之,立即发兵,在辽地道截住吴。当邱剑看到形势对他不利时,他退出了。不久,公孙渊自立为太子,改名韶汉,立百官,派他守住,授予鲜卑可汗殷绶,封周边游牧民族,提拔鲜卑人进犯魏国北部。

此外,公孙渊再次向吴投降,希望得到外援。所以作者认为,虽然曹魏势力强大,但公孙渊还是选择背叛魏国,靠自己成为太子,原因如下。一方面,这是因为公孙渊刚刚击退了魏军的讨伐。公元237年,吴等人率军攻打公孙渊,但都失败了。对此,在我看来,公孙渊大概是认为曹魏没有能打仗的兵,所以渐渐失去了恐惧,选择自立为王,想与魏、蜀、吴平起平坐。

另一方面,、对曹魏的围堵也是公孙渊敢于背叛魏国的重要原因。公孙渊自立为太子之前,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促使曹魏逐渐在梁勇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兵和马。当然,对于曹魏来说,东吴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在淮南等地,曹魏还驻扎了大量兵马,防范东吴的进攻。所以很明显,蜀汉和东吴的存在,牵扯到了曹魏的大部分兵力。对于曹魏来说,如果只派少量兵力,就很难彻底消灭远在辽东的公孙渊。

但是如果大量征召军马,曹魏就会出现防守薄弱空的问题,很可能会给蜀汉或者东吴一个机会。在公孙渊暂时无法伤害曹魏腹地的背景下,曹魏确实不需要冒险攻克辽东。当然,对于公孙渊,他还是低估了魏明帝的曹差。作为曹魏历史上一个非常骄傲甚至自负的皇帝,魏明帝曹差背叛公孙渊无疑是无法容忍的。而这,自然成为公孙渊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最后,对于公孙渊来说,之所以靠自己成为太子,是因为辽东离中原很远。曹魏要想征服自己,不仅需要调集大量兵力,而且粮草供应压力也比较大。荆楚二年,魏明帝的曹植召回太尉司马懿,命其率领四万大军攻打公孙渊。对此,在我看来,拥有四十多万兵马的曹魏,只能派出四万兵马去讨伐公孙渊,这确实说明了曹魏因为蜀汉和东吴的介入,并不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去讨伐辽东。然而,几千人的部队很容易得到,但很难找到。对于公孙渊来说,这一次,他面对的不是邱剑,而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面对司马懿率领的大军,公孙渊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公孙渊派大将北严、杨虎步骑共一万余人到辽地道,在周围挖壕二十余里。

然而,计划跟不上变化。偏偏下了三十多天的大雨,廖的水暴涨。司马懿的运输船可以直接从辽口驶到城门处的辽海隧道。雨一停,司马懿立即在城内四周堆起土堆,筑碉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直射入城。没过多久,公孙渊全军覆没,他和儿子公孙秀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逃去。公孙渊战败后,司马懿没有让老虎回山,而是在后面追击,最终成功杀死公孙渊父子。在此基础上,司马懿成功平定辽东、代芳、乐浪、宣图等县。对此,《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评价说:“度残忍不俭,元犹挟业挟猛,足以盖其家。”另外,笔者认为,由于公孙渊建立的燕国存在时间较短,也就是只有一年左右,自然没有资格与相关史料中的魏、蜀、吴相提并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4693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良将,曹纯最后结局如何?下一篇:《从前有座灵剑山》薛伯仁为什么接近风铃?薛伯仁的身份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