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亚罗号事件 解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因为“辱旗事件”引起

导语:解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降旗事件”引起的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春节过后,搬迁已久的新香港海事博物馆馆,终于在香港中环8号码头这样的黄金宝地开馆。不久前,曾有人写下其镇馆之宝,长达8米的纪实画卷《静海全图》,反映了晚清反盗版。在画中,可以看到清代广东海军的身影。然而

解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降旗事件”引起的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春节过后,搬迁已久的新香港海事博物馆馆,终于在香港中环8号码头这样的黄金宝地开馆。不久前,曾有人写下其镇馆之宝,长达8米的纪实画卷《静海全图》,反映了晚清反盗版。在画中,可以看到清代广东海军的身影。然而,鸦片战争期间,能够从静海行窃的海军大师消失了,大部分外国舰队都出现在珠江口和清朝海岸。为了让观众区分外国海军,海事博物馆专门制作了外国海军国旗插画。看着外国海军的彩旗,我突然想到,落后就要挨打。至少大清在大旗上落后了,至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大清的殴打是所谓的大旗屈辱造成的。

船舶抛锚和侮辱国旗事件

我们的教科书经常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这是什么延续?至少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五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商居住,但宁波、厦门、福州、上海允许外国人设立领事馆后,只有广州将外国人拒之门外。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占领香港的英国舰队就会来广州谈判或打一场仗,解决进入广州的问题。

这件事拖到咸丰年间,于是就有了雅鲁藏布江事件,俗称战争导火索。英国人称之为雅鲁藏布江战争或第二次清英战争,而中国人则视之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虽然清朝的贸易并没有完全开放,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珠江口的洋船越来越多,清朝大量私人商船与外国公司挂靠,进行海上贸易和航运。由于这一时期海上形势复杂,无旗商船可能被视为无国籍或海盗船。因此,许多隶属于清朝的商船不得不向外国机构申请注册,并升起注册国的国旗,从而拒绝接受清朝的管辖。

1856年10月8日,一艘名为Yarrow的中国商船被广东海监船怀疑参与海盗活动,被广东捕快扣押。由于亚罗号是在港英政府注册并悬挂英国国旗,英国领事巴夏礼以广东海军侮辱英国国旗为借口挑起事端。

这样看来,亚罗事件也可以称之为侮辱国旗事件,是国旗事件。

建立一个有国旗却不知道有国旗的国家

弄不清外国国旗的清朝,是历代最重视国旗的朝代。满族是一个有旗帜的民族,被称为八旗。满族旗是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建了四面旗,分别是黄征旗、正蓝旗、正白旗和郑弘旗。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增加了四面旗,包括黄旗、蓝旗、红旗和白旗。

满族人用旗帜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清朝建立后,多达八面旗帜的满族人没有考虑用什么旗帜代表国家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大清国国旗建立的时候,到现在也是众说纷纭。

有一种说法是,1858年,因为广东商人上书朝廷,模仿其他国家的榜样,制定国徽,让商人效仿,黄龙旗被定为清朝的旗帜。这一说法与1856年雅鲁藏布江事件的时间相似,被认为是珠江口实际生活和运行中最早的说法。

还有一点是,1862年10月17日,同治朝用总理府向中国各国大臣正式照会:希望了解贵国所有的海军和船只。前款所称黄龙旗,是中国公务船,应当以外国为榜样,不得篡改。如有移动,按禁止处理。这一说法与清朝的海军建设密切相关。

第一面清海军旗

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海军装备取得了质的飞跃。人们透过战争看到的工业革命,不是火车冒烟那么简单,而是铁甲轮船冒烟。1849年,法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单元的战列舰——拿破仑号;1859年,法国建造了一艘排水量5630吨的完全蒸汽动力战列舰——荣耀号。英国不甘示弱,于1860年建造了排水量为9137吨的勇士号。所有蒸汽动力装甲舰的下水被认为是钢铁战舰时代的到来。

这时,当我看到世界上的清朝时,我看到我已经失去了建造军舰的话语权,在购买船只的问题上突然开悟了。早在1856年,24岁的英国蒋海关税务员就建议清廷购买洋船镇压太平军。1858年,清朝和英国签订《天津条约》时,李泰国加入了清朝和英国共同消灭海盗的条款,为海关建立海上武装力量铺平了道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廷要求英国买办购买军舰。但是,英国人在卖船的时候,提出了《中英联合舰队章程》。1862年5月29日,李泰国未经清政府批准,任命英国海军军官佐斯本为欧洲人指挥的清军炮兵舰队。次年,他擅自与阿斯本签订合同,规定阿斯本为清军舰队司令,只执行李泰国传达的诏书。

当中英联合舰队组建时,需要有一面合法的军旗。于是,李泰国着手设计清英联合舰队的旗帜。作为一个英国人,英国国旗自然成为他设计的背景。他把米旗的一部分改成黄色,融合了清、英的元素,煞费苦心。但是英国海军部要求国旗必须经过清政府正式批准才能使用。此时,宰相政府也向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提交了多个备选方案:八卦旗、麒麟旗、虎豹旗、黄龙旗。1862年10月17日,清廷批准黄龙旗为清朝官船旗。恭亲王立即回复了李泰国,但没有解释这是一个法令。李泰国随后将黄龙旗与自己的国旗结合,并于1863年2月13日在伦敦官方公报上公布了这面军旗。这是清朝第一面在国际上宣传的海军旗帜。

然而,由于李-阿合同遭到首相政府大臣的反对,恭亲王最终决定解散中英联合舰队。结果,1863年9月,清英舰队开赴天津后,不得不撤退解散。最终清朝没能使用这些钢铁战舰和所谓的清海军第一旗。

清朝最后一面海军旗

这两种关于清朝国旗的说法,虽然在时间上有所不同,但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清廷并没有意识到国旗的必要性,而是清朝的商船和海军在海上交往中需要代表国家的国旗,这就催生了黄龙旗。它不是清海军的旗帜,也不是清国的官方旗帜。但这总比一个国家没有代表性的国旗好,也比阿清船悬挂外国国旗好。

就这样,黄龙旗在海上交往中被外国视为代表清国的旗帜。

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由派兵登陆台湾省,清廷用唯一的军舰将他们驱赶到台湾。这一事件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的警惕,海防论第一次压倒了防御。1875年,在李鸿章的带领下,购买外国军舰的浪潮再次掀起。1879年,清政府从英国购买了四艘镇名炮艇,并悬挂了三角青龙黄旗;1881年,丁率队赴英国接朝雍、杨威二舰,清朝驻英公使亲自为该舰悬挂三角青龙黄旗。1887年,北洋水师总督察郎维礼赴英德接应靖远、致远、靖远、涞源等4艘船。靖远舰作为编队指挥舰,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图为靖远船船尾旗杆上还挂着三角斜蓝龙黄旗。

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为陆军。北洋水师宪法第十三章中的国旗,是由总理的海军事务处打的,规定西方国家有不同的兵船旗和商船旗。而且国旗有军人和商人的区别。一般旗帜样式是长方形,后面是斜长。如今,随着中国军商的船只越来越多,是时候移交给其他国家了,所以有必要重新设置国旗,尊重制度。战舰的旗帜应该换成长的,还是黄色的,中间画着蓝色的龙。清朝官旗和北洋水师旗诞生。

在福州的麻江海战纪念馆和威海的中日海战纪念馆,我们在找一面清海军的旗帜,三角形或者长方形的,但是没有看到这样的文物,只有一个示意图的仿制品。据说近代史专家刘曾将自己在山东收集的一面北洋水师旗捐赠给安徽李鸿章纪念馆,但他本人表示不确定是否为真旗,原北洋水师旗可能是日本人在靖国神社收到的。

最后一条清海军旗的消息,和清朝的结局一样惨淡。

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1895年2月17日《清日威海减约》的签订,包括留在北洋水师的镇远舰在内的10艘舰艇,在刊头降下青龙长方形黄旗,这支龙旗舰队全军覆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周培公地图 揭秘:他绘制大清朝地图:清史上真正的周培公下一篇:清朝龙袍 清朝服饰之:清代女龙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