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霍雨佳 赵一曼纪念馆:从大家闺秀到红枪白马女政委

导语:人民网宜宾11月25日电23日,在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由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主办的“寻找历史记忆缅怀抗战英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四川落下帷幕。活动第三天,代表团来到宜宾,参观赵一曼纪念馆及

人民网宜宾11月25日电23日,在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由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主办的“寻找历史记忆缅怀抗战英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四川落下帷幕。活动第三天,代表团来到宜宾,参观赵一曼纪念馆及其故居。

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在线论坛,作者:邓志辉于洪林曹亚飞霍鱼枷

人民网宜宾11月25日电23日,在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由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主办的“寻找历史记忆缅怀抗战英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四川落下帷幕。活动第三天,代表团来到宜宾,参观赵一曼纪念馆及其故居。

赵一曼纪念馆位于宜宾市翠屏山腰部的翠屏书院。它有三栋砖木结构的主体建筑,蓝色的小瓦屋顶,庄严而简单。一尊2.2米高的赵一曼汉白玉雕像矗立在纪念馆前,身着军装,像一棵松树一样挺立着,凝视着远方。“红枪白马女政委”的英雄姿态和凛然正气摆在我们面前。

走进赵一曼纪念馆,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陈毅等题词。,以及重大事件年表和赵一曼烈士生平简介都是先展示的。第二个展厅展示了赵一曼从一个好家庭到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演变。第三展厅介绍了赵一曼在组织领导东北工人运动、参与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以及被俘后英勇就义的悲惨场景。

目前,赵一曼纪念馆共收藏实物171件,照片706张,文献碑刻200余件,其中一级品10件。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台湾省、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游客60多万人次,其中青年游客20万人次。

“不珍惜新国家的元首,甘愿血染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暴安良,对标笑颜如花。20世纪30年代以来,赵一曼赴东北开展抗日活动,赢得了“红枪白马女政委”的美誉。1935年,赵一曼因伤被俘。面对日军的严刑拷打,她没有透露任何关于东北抗联的消息。

宜宾县宣传部副主任曾本寿告诉记者,赵一曼宁死不屈,痛斥日军侵略,“当时残忍的日本兵对她严刑拷打,用鞭子抽打她,用钢刀刺伤她,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皮肤,逼她投降认罪”。在遭受了世界上最残酷的折磨后,他仍然不肯屈服。临死前,赵一曼给儿子留下遗书:“宁儿!快点成年后安慰你的地下妈妈!等你长大了,希望你不要忘了你母亲是为国捐躯的!”

记者在成都采访了赵一曼的孙女陈红。她说这么多年,她心里最大的压力就是怕抹黑奶奶。“父亲曾经严肃地告诉我,不要冒充烈士的后代,要过普通人的生活,不要给国家造成任何麻烦。记住,奶奶就是奶奶,你就是你!否则,我替你奶奶难过。”。谈及父亲对祖母的感情时,陈红说:“父亲第一次看到祖母写的遗书,是上世纪50年代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看他哭完,回到家,父亲用钢针蘸蓝墨水,在他胳膊上刺了三个字“赵一曼”,深深地刻在他心里。”

采访结束前,陈红说这些年她一直很渴望告诉奶奶:“我们现在过的生活,就是你当年追求的。这个盛世如你所愿。在天堂的精神里,你可以安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拼音 咏柳拼音版古诗下一篇:晋察冀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在敌后建起新中国的雏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