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三星堆是比夏朝早吗 三星堆会是夏朝的都城吗

导语:三星堆文化比夏朝早,但不可能是夏朝都城。三星堆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与夏朝时期相差约1000年。

目录导航:

  1. 三星堆是比夏朝早吗
  2. 三星堆的人物有哪些
  3. 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4. 三星堆出土是什么年代
三星堆是比夏朝早吗

早得多

根据测年,三星堆遗址开始有人类的时间为约距今4800年前,这个时间确实比史书记载的夏代开始时间(大约距今4000年前)要早很多,但是,之前还有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一些列石器时代文化,有人类活动的时间比三星堆早几千年。

是的

三星堆偏离了中原文化圈,且没有文字表明三星堆就是历史中的夏朝。所以,史学界也不会承认,毕竟在古蜀国的遗址上面发掘出来的。

三星堆的人物有哪些

随着三星堆考古发掘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国宝重器重现人间,却仍然不见一颗文字,这似乎让三星堆与华夏文明的渊源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是,高手在民间,有就从这些出土文物之中寻找蛛丝马迹,竟发现青铜大立人像的本尊可能是大禹,而三星堆本身就是夏朝的某处遗址!

这种观点认为,三星堆是古蜀文明,也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当时上古的世界观是这样的:炎黄二帝代表北方的历史,伏羲和女娲代表中原的历史,而南方的历史则以神农氏与夏后氏为代表。中原地区的权力交接是这样的: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尧舜—夏后氏。夏后氏即以大禹和夏启为代表人物,他们的疆域就在四川。

三星堆历史跨度很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它并非一直鼎盛,而是中途有过衰弱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网友认为:三星堆第一期文明较为繁荣,这是因为当时古蜀人的活动区域就在川地,同时期神农氏在江汉地区主导有石家河文明。约在4300年前左右,三星堆与石家河同时衰弱,这是因为二者都前往中原逐鹿天下,帮助颛顼与共工争夺帝位。

距今4200年左右,中原爆发大洪水,之后帝尧派遣夏后氏治水,只不过大禹的父亲失败了,而大禹却成功了,所以大禹成为了中原的主人。正是因为夏后氏的主体入驻中原,所以三星堆在这一时期出现衰弱的迹象。距今3600年,商汤灭夏,夏后氏族人南迁返回故乡,所以三星堆在此时又兴盛了起来,这便是三星堆二期文明。

所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属于二期文明,且与二里头遗址相似,因为这时期正是青铜冶炼技术发达的时候,包括商殷。那么,我们又能从三星堆那些奇奇怪怪的青铜神器之中发现些什么呢?网友表示,西来说、外星说都是非常荒诞的说法,三星堆其实是正宗的华夏文明,比如那根争议十足的金杖就是证据。

金杖,被很多人释义为权杖,认为权杖是西方文明才玩的玩意,其实不然,权杖这种东西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北斗七星与季节时令之间的关系,其中第四颗“天权”星和第五颗“玉衡”星,就是我们所说的“权衡”的来源。当两颗星处于垂直位置,就是冬至或夏至,水平时则是春分或秋分。

而中国古代帝王就依靠观测天文现象来为百姓制定耕种时令,这就是所谓的“权衡”,也就是权力的象征,这就是权杖真正的文化内涵。所以说,权杖并非是西方的特有产物,同时也在东方历史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而且,良渚文化曾出土过玉制的权杖,只不过后来的当权者发现以九鼎来象征身份似乎更加霸气。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不仅体型巨大,造型还十分怪异,他双手环握,似乎怀抱什么东西,而且环握角度不在同一直线上,这又说明他拿的东西应该是弯曲的或者软的。该高手认为,大立人手握的是一条蛇,意为“操蛇之神”。古人对蛇的崇拜古来有之,比如女娲、伏羲等都有人面蛇身的形象出现。

三星堆青铜器很多纹饰都有“龙纹”的图案,这也是蛇形象的一种变化,而且大立人像的周身刻纹也有龙蛇出现。根据前面的推测,三星堆是夏后氏人建立的,那么功成名就的大禹自然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而有学者曾指出大禹是一条大虫,所以大立人怀抱蛇就是三星堆人对大禹的祭祀。

此外,关于青铜太阳轮,也并非是方向盘或外星人的遗留物,其实它阐述的内容是古代彝族的十月五行太阳历,其中五条内横代表的是五个季节,即:春、夏、仲夏、秋、冬,每个季节72天,由两个月构成,所以一年就是360天。这就表明,三星堆与古彝族的渊源非常之深,甚至很有可能是夏后氏与古彝族共同的经营之地。

通过以上种种推测,网友得出结论:三星堆就是夏朝的一处遗址,绝不会脱离华夏文明的范畴。看完之后,小解反正是觉得有理有据,但真相究竟如何还要依靠更多有力文物证据的发现。

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三星堆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三星堆文化的上限是新石器时期。也就是说若按照中原文化的时代划分,三星堆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延续至西周时期,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

三星堆遗址的存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三星堆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三星堆文化的上限是新石器时期。也就是说若按照中原文化的时代划分,三星堆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延续至西周时期,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左右。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

6个“祭祀坑”的“重见天日”让三星堆“再惊天下”。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象牙微雕、丝绸……

是谁把这么多“宝贝”埋在“祭祀坑”?三星堆的国王是谁?宫殿在哪儿?青铜器作坊在何处?……除了“祭祀坑”,三星堆还有啥?

古蜀王墓在哪儿

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立人”人像高达一米八,加上基座通高约两米六,被称为“东方巨人”。

三星堆遗址代表的历史时期不全是西周时期。具体来说:

一、三星堆遗址的一期文化距今四千到四千八百年,相当于中原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二、三星堆二期距今三千二百年到四千年,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也就是记载中的柏灌、鱼凫时代,这是三星堆祭祀盛行的时期。

三、三星堆三期文化距今二千六百年到三千二百年,相当于中原的殷商末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是记载中的杜宇时代。

三星堆是夏朝,或者夏朝的一部分。

蜀文明就是夏文明,或者夏文明的一部分,蜀夏同源,蜀即夏,夏即蜀,甚至商朝人写的甲骨文中的蜀字就是指夏朝,只不过殷商人称呼夏为蜀,周人称呼蜀为夏,正如同周人称呼商人为殷一样。商朝在打败夏朝后,就称呼夏的后裔为蜀,夏文明并未完全被商朝取代,而是夏朝在南方还有相当大的残余诸侯国,当时的巴蜀百越只承认夏朝,而并未完全并入商朝疆域,夏商南北共存,夏桀奔南巢,败退到了三星堆,也就是南巢。

夏文明和商文明虽然同源,但是有些差异,商朝崇拜玄鸟,凤凰,夏人似乎更崇拜龙或者蛇(也许是蚕)。禹字也有某种龙蛇虫的含义,大禹的祖先颛顼的母亲就是蜀山氏,表明了夏朝和蜀有很深的关系。比如我们从夏字分析,夏字有一目字,蜀字也有一目,都突出了眼睛的特征,说明了夏朝和蜀国有种特殊的关联。夏也代表了南方的炎热,具有某种南方气候的特征。夏朝更倾向于一种多民族的部落联盟,疆域广大,最强大时,东夷南越西羌北狄都在其统治范围,商朝崛起后,更倾向于征服亚洲北部,包括库页岛,贝加尔湖,海参崴都是商朝疆域,库页岛还出土了商朝的甲骨文。


01 无官方声明三星堆属于谁,不过有可能是祭奠古蜀国王的祭祀坑。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之一,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双眼突出,双耳也向外飞起。在《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这里所讲的古蜀国君主蚕丛“目纵”,也就是眼珠子严重突出的意思。

三星堆遗址群分布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之一,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双眼突出,双耳也向外飞起。在《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这里所讲的古蜀国君主蚕丛“目纵”,也就是眼珠子严重突出的意思。“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是李白《蜀道难》中的句子,这里面所提到的蚕丛及鱼凫,便是古蜀国的两位国君。

传说中,古蜀国的蚕丛、柏砱、鱼凫三代国君,都有几百岁。他们不仅神话不死不灭,而且还教会了当地百姓们养蚕、捕鱼,至今四川百姓口中,都流传着古蜀国的神话故事。其中蚕丛教大家养蚕,鱼凫教大家捕鱼,武王伐纣时期的古蜀国国君杜宇,则教会了大家务农。他们都是古蜀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

由此可见,三星堆可能是祭奠古蜀国王的祭祀坑。古代的蜀民,对传说中的古蜀王蚕丛、鱼凫等有着天生的崇拜,每当风调雨顺的时候,都会想着祭拜一下他们的保护神。因此,三星堆大概率就是古代蜀民们,根据一些传说故事,打造出了这些神秘的祭祀物品,来祭奠古蜀国的这些君主,以此保佑他们来年依旧风调雨顺。

三星堆出土是什么年代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面积约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它是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主要分为四期,一期属于新石器晚期,二到四期属于青铜文化时期。由于其时间之长达2000年,而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所以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于是将其命名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呈现人物、禽、兽、虫蛇、植物的造型,他们的人头像、人面具表现出其祖先神灵,说明他们可能存在祖先崇拜,而模仿植物特点的青铜神树等反映出蜀人的植物崇拜,还有青铜兽面等传达出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的样子。这些都说明,当时古蜀国出现了祖先崇拜、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的宗教观念,表现出蜀人的主要精神世界。

这个遗址证明,它是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这个考古发现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所以其所处时间起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它与中原文化的夏商朝大概是同一时期,不过它不属于中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之外的古蜀国文化。

以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夏商朝都发源于此,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甚至长江流域文化并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三星堆出土是上个世纪2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各一次,所出土的文物是距今3千年到3千5百年的晚商时期

三星堆古遗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

相当于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直到夏朝时期。

年代分布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

面积

约 1200 公顷

开掘时间

1929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358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三国演义可不是历史下一篇:古巴比伦是否曾被蒙古人征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