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中国古代礼仪的三个特点 传统的古代礼节有哪五个

导语:中国古代礼仪的三个特点包括尊重、形式和规范性。传统的古代礼节有五个,分别是冠礼、婚礼、丧礼、朝会和宴会。

目录导航:

  1. 中国古代礼仪的三个特点
  2. 传统礼仪强调的是什么
  3. 中国古代历史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礼仪规范
  4. 五常五礼指什么
  5. 简述中华传统礼仪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古代礼仪的三个特点

《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其中保存许多周代礼仪,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依据,被称为“礼经”。

《礼记》中规定人与人交往中应“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即与人交往时:一、行动上不能出格,二、态度上不能失态,三、语气上不能失礼。同时要注重语言之美,要谦恭、和气、文雅。这些礼仪规范也一直沿袭至今。

礼仪制度是华夏文明的根本特征之一,它具有等级性、象征性和政治性三个特点,这从礼器、礼物、礼辞、礼仪动作、行礼的时间和空间等要素中都可得到说明。中国古代礼制的繁复程度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之深巨,它与专制政治、宗法社会结构结合之紧密,都为世界其他文明所罕见。由之可以透视中国传统文明的其他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历来等级森严,在上古时期,封国之间有公、侯、伯、子、男的等级,贵族之间则有公、卿、大夫、士的等级。

社会的资源配备,包括宫室、车旗、舆服、器用之类都按照所谓“命”的等级来安排,比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天子“九命”,享受桓圭九寸,缫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樊缨九就,贰车九乘,介九人,礼九牢。侯伯一级则是“七命”,这些器用都按照七的数量来安排。其他以此类推,大夫一级“五命”,士“三命”。庶人无“命”,没有政治特权,也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礼仪具有的4个特征: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

一、尊老敬贤:

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二、仪尚适宜:

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礼仪起源:

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师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

“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

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传统礼仪强调的是什么

中国 古代有五礼之说 ,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 、军礼等 。

生活类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礼以节人,从向内的内圣角度看,是人修养的关键。人不可以恣意而行没有节制。人可以不受限制的想法很幼稚。所以,懂得了节制,才可以摆脱幼稚,才立得起来,此所谓“不学礼,无以立”。

礼以节人,于内,就是懂节制,能够抵御诱惑而有定力,不飞扬浮躁;于外,就是懂得为他人着想,不可恣意而为而不顾及他人。

朱熹老夫子所讲的“存天理,灭人欲”,正确理解是:合天理的人欲应当作为天理的一部分与天理共存,而过度的人欲,例如:骄奢淫逸等等应当被灭掉,也就是拿好恰当的分寸,“礼以节人”。对于成功的博弈策略而言,分寸得当地节制也是成功之所必须。

中国人讲礼以节人,是节制自己而为别人着想。这和我们西方人崇尚自由、自我和私利完全不同。其实中国人节制、约束自己而为别人着想,恰是出于更深谋远虑地为自己着想。比如在讨论“仁”时,中国的圣人讲“己欲达而达人”,达人何尝不是为了达己呢?不懂得礼或是节制,最后吃亏的怕会是自己。此处可看出中国人三分式文化的深谋远虑。

中国以礼仪之邦自居。礼在中国文化中的份量很重。礼不是繁文缛节,至少其精髓不在于此。在中国人眼中,从文化之化成天下的角度来讲,礼上合天道。

中国古代历史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礼仪规范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现代文明社会的“礼”很多都是从传统社会中传承发展而来。

一、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二、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三、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四、饮食之礼——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是中国的拱手礼了。

拱手礼是人们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当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女子行拱手礼时则正好反过来,这是因为男子以左为尊,女子以右为尊。

五常五礼指什么

五常五礼指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是传统礼仪的主要构成。

探究“五礼”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先民们已经开始了原始的祭祀活动,即最初的礼仪。夏朝建立后,礼仪被赋予政治化的意味,用于强化政权统治,因而礼仪的范围和影响力也便日益扩大。到西周时,礼仪已经发展得相当健全完善了。

礼仪的滥觞之作《周礼》相传是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所著。《周礼》所记述的虽然是周的礼仪制度,但却为后代树立了一个竞相憧憬和模仿的榜样。孔子慨叹礼崩乐坏,就是指周礼被废弃,社会陷入混乱之中。不过,“五礼”作为礼仪的框架性结构,并没有被抛弃,而是作为约定俗成的礼仪系统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传承了下来。

即使在当代,我们的一些礼仪方式也依然保留着“五礼”的内容。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这五种指的都是道德一类的。无常常指怎样处理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之类的基本法则。无常所表现的是人的道德与涵养。

五礼是吉礼,宾礼,嘉礼,军礼,凶礼。吉礼是五礼之首,是对天神,地祗,人鬼

的祭祀典礼。宾礼是待客之礼。嘉礼是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沟通的一种礼仪。军礼是对人的一种尊敬礼仪。凶礼是一种亡者的吊唁,对天灾人祸的哀悯的礼仪。

五常,1,五种品德修养,仁、义、礼、智、信。2,封建礼教中的人与人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又叫五伦。据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3,五种伦理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叫五教。4,(五常)五行也可称为五常,即金、木、水、火、土。

五礼一说为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五种重大事件的礼仪和制度,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一说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的朝聘之礼。

简述中华传统礼仪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4.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分四个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 —— 尧舜时期。古代尧舜时期,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即 “ 五礼 ”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事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古代礼仪的形成时期 ——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 1000 余年的总结、推广而日趋完善。周朝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使礼仪臻于完备。 在这个时期,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奴隶主开始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 “ 礼制 ”,并将礼仪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如:

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范人们的行为。

周朝时,制定《周礼》《仪礼》《礼记》,开始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等人际交往准则。

礼仪从治理国家、到家庭生活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始形成了古代正式的礼仪。 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也产生了分化。礼仪制度成为国礼,民众交往的礼俗逐渐成为家礼。

《管子 . 牧民》中有 “ 大礼 ” 和 “ 小礼 ” 之说,注释为 “ 礼其大者在国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处行为之间。 ”

比较有影响的有: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了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道家: 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废除一切礼仪

法家: 推崇强权政治,主张以法代礼

墨家: 主张平等、博爱、利他、以义代礼

礼制的形成,对后世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 —— 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都都推崇儒家的来治理国家、社会。

秦朝: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

汉武帝时期,“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治国方略确定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明清: 家庭礼制完善

在这个阶段,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让人们以 “ 礼 ” 为准绳,不得逾越。这种 “ 以礼治国 ” 的做法,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576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教师的别称及诗句 北宋皇帝的老师下一篇:如果马超不死诸葛亮伐魏能成功吗 诸葛亮不带马超吗

文章评论

  • 雪安凌

    古代礼仪传承深厚,尊重礼节、注重仪式感和重视礼仪等三个特点是其核心,五福临门、三牲祭祀、婚礼、丧葬和朝贺是其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