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喀纳斯湖水怪 新疆客纳斯湖水怪是什么 揭秘喀纳斯湖水怪真相大白

导语:  新疆客纳斯湖水怪是什么呢?客纳斯湖一直流传有水怪的传言,那么这传说中的水怪究竟是什么呢?神秘而幽静的喀纳斯湖,因其湖水呈乳白色半透明状而得名,很多人都想要一睹它的风采,而今喀纳斯湖水怪真相大白,很多慕名而去的人也想要看看传说中的水怪是什么?

  新疆客纳斯湖水怪是什么呢?客纳斯湖一直流传有水怪的传言,那么这传说中的水怪究竟是什么呢?神秘而幽静的喀纳斯湖,因其湖水呈乳白色半透明状而得名,很多人都想要一睹它的风采,而今喀纳斯湖水怪真相大白,很多慕名而去的人也想要看看传说中的水怪是什么?下面小编为你揭秘客纳斯湖水怪的真面目。

  有众多的游客和科学考察人员从山顶亲眼观察到巨型大鱼,成群结队、掀波作浪、长达数十米的黑色物体在湖中慢游,一时间把“湖怪”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又为美丽的喀纳斯湖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在这里壮观的冰川映衬着宁静的湖水,茫茫的草原包容着幽深的原始森林。神秘的湖怪、古朴的图瓦人、变换的湖水、眩人的风景都让人痴迷。

  神秘而幽静的湖泊——喀纳斯湖,她诞生于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由冰川刨蚀,冰积物阻塞山谷积水而成。形如弯月,长24.5公里,宽1.6~2.9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最深处188.5米,湖面海拔1 374米。在她的上游40公里处,有一个四周遍布石灰岩,面积10平方公里的“白湖”——阿克库勒湖,因其湖水呈乳白色半透明状而得名。白湖水带着大量石灰岩粉末注入喀纳斯湖,使湖水时而深蓝时而苍白,从而成为“变色湖”。

  喀纳斯湖地区居住着古老的图瓦部落,他们常年身处深山老林,过着安详的游牧生活。图瓦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传说。据说喀纳斯湖中生活着巨大的“湖怪”,在湖边放牧的牛、马,经常神秘失踪,并在岸边留下头骨。巨大的恐惧笼罩着部落,一时间牧人不敢在湖边放牧畜群,当地老人拒绝谈论“湖怪”的话题,更增添了人们对“湖怪”的敬畏,从而使喀纳斯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湖怪”的的传闻,再一次搅动了神秘的喀纳斯湖。1985年7月新疆大学生物系向礼陔副教授等教师带领师生在喀纳斯湖地区考察实习时,向媒体披露了观察到的湖中的“大红鱼”,从而掀起了关于喀纳斯湖“湖怪”的热烈讨论。

  喀纳斯湖巨大的水体,为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湖中栖息着哲罗鲑、江鳕等名贵鱼类。考察披露的“大红鱼”学名哲罗鲑,属鲑形目鲑科,因身体两侧淡紫褐色而得名“大红鱼”。

  该鱼生长迅速、肉味鲜美细嫩,是湖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鱼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额尔齐斯河、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图门江、鄂毕河、累马河、南至鸭绿江流域。是一种生活在冷水中的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在喀纳斯湖捕食最多的是湖拟鲤,此外,还有尖鳍鮈、真鱼岁 、北方须鳅等。与多数鱼类一样,哲罗鲑需要进行洄游完成其生活周期。夏季它们生活在山区与山麓的冷水支流中,并在此产卵,深秋游入主河道越冬。

  在新疆,于上世60年代额尔齐斯河发现“大红鱼”。据记载,在布尔津河日捕获量可达30-40尾,最大个体38公斤;80年代初,在喀纳斯湖捕到一尾,长170厘米,重52公斤;1999年5月16日在布尔津河冲乎尔乡河段捕获一尾,长142厘米,重46.6公斤。可见,新疆哲罗鲑曾具有相当的渔业生产力。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过度捕捞,在河道中开采黄金对河床的毁坏,生存水域环境的破坏,新疆哲罗鲑数量急剧减少。

  考察证实,在喀纳斯湖水体中,除“大红鱼”外,无其他大型水生生物。因此,传说中的哈纳斯“湖怪”非“大红鱼”莫属。

  1945年在黑龙江捕获一尾80公斤重的哲罗鲑,是迄今为止在黑龙江捕到的最大个体。上世纪80年代末,在喀拉额尔齐斯河捕到一尾,长约200厘米,是迄今为止新疆境内捕获的最大的个体。

  媒体披露的“大红鱼”,主要来自以下报道。向礼陔估计,“所见到的喀纳斯湖‘大红鱼’,一般体长3~5米,最大的可达10多米。这种‘大红鱼’在喀纳斯湖可能有数百条”。袁国映报道,所见“大红鱼”总数有近百条,粗略地目测,最大的鱼头宽近一米,鱼体长约10米。以后,又再次见到过更大的“大红鱼”,其体长超过百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妃子全部殉葬 张玄妙是如何保命躲过去的呢下一篇:水浒传中如果打架没有按程序走,会是什么下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