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最镇定的国军名将 最镇定的国军名将 吃饭时子弹把筷子打断了 他照吃不误

导语:最冷静的国军名将,吃饭的时候,筷子被子弹打断。他没有错过以下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作为一名将军,处变不惊应该是基本素质,所谓「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能一遇到事就先慌了。 在这方面,开国中将刘昌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刘昌毅是我军赫赫有名的猛将,也是许世友最欣赏的部下,到了哪里都带着他,人送外号「 ”猛张飞”。 其实,刘昌毅还有一个绰号,叫「 ”四不走”将军,

最冷静的国军名将,吃饭的时候,筷子被子弹打断。他没有错过以下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作为一名将军,处变不惊应该是基本素质,所谓「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能一遇到事就先慌了。 在这方面,开国中将刘昌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刘昌毅是我军赫赫有名的猛将,也是许世友最欣赏的部下,到了哪里都带着他,人送外号「 ”猛张飞”。 其实,刘昌毅还有一个绰号,叫「 ”四不走”将军,哪「 ”四不走”呢?——「 ”不吃饱饭不走,不睡好觉不走,不喝完酒不走,不见敌人来不走。” 是不是很有范儿? 1947年,刘昌毅率部到达陕西两河口,正要准备吃饭,突然哨兵报告说,东北方向发现有敌军,要赶快撤。 刘昌毅没有理会,而是问炊事员:「 ”饭做好了没有?”炊事员说:「 ”做好了。”刘昌毅大手一挥,说:「 ”吃饭!” 刚吃了一半,哨兵又来报告,说西南方向也发现了敌军。刘昌毅仍然没有理会,问大家:「 ”都吃饱了没有?” 大家纷纷说:「 ”还没吃饱。”刘昌毅哈哈一笑,说:「 ”吃饱饭再走!” 又过了一会儿,其他几个方向也都传来了敌军的消息,甚至已经有炮弹落在了附近。但刘昌毅仍然镇定自若,等大家都吃完了饭,收拾好了碗筷,这才下令撤退。 这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气度,确实不是常人能比的! 在国军方面,同样不乏这样镇定的名将,比如刘汝明和李玉堂。 刘汝明是冯玉祥帐下的「 ”十三太保”之一,在抗战时期曾担任第2集团军总司令,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 1938年7月,刘汝明刚升任第28军团军团长,在湖北广济县与日军交战。日军仗着空中优势,每天都派飞机来轰炸,刘汝明的军团指挥部更是重点轰炸对象,经常有炸弹落在指挥部的附近。 部下们为了刘汝明的安全,多次劝他换个地方,搬到防空洞,但是刘汝明为了离前线更近,方便指挥,始终不同意搬。 这天,刘汝明正在指挥部里看地图,突然敌机来了,指挥部的人都能听到敌机在头顶上轰鸣的声音,于是赶紧劝刘汝明躲避。但是,刘汝明却头也不抬,继续看地图,还说了一段话:「 ”他们的飞机来了,未必会炸我们这个地方;即使炸这个地方,也未必炸这所小房子;就算炸了我们这个房子,也未必能炸中我们。” 看看吧,这份镇定的心态,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名将!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日军的飞机扔了一通炸弹,却始终没有一颗落在指挥部,刘汝明等人安然无恙。 相比刘汝明,李玉堂经历的事更加惊险,也更能体现他的镇定。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了,第10军军长李玉堂率部参加战斗,指挥部设在一座祠堂里,因为离前线很近,经常会有子弹飞过来。 这天中午,李玉堂正在吃饭,突然,一颗子弹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正好击中了桌子上的菜碗,菜撒了一桌子。 但是,李玉堂毫不在意,把碎碗片拨拉到一边,继续夹菜吃。 没过一会儿,又有一颗子弹飞过来,把李玉堂的筷子也打断了。够危险吧?然而李玉堂仍然像没事人一样,扔掉筷子,继续用手抓着菜吃,好像子弹跟他没关系似的。 这时,身边的人都吓坏了,赶紧劝他躲避一下,但李玉堂毫不在乎地说:「 ”不用怕,都是流弹,打不死人。” 就这样,在流弹乱飞的指挥部里,李玉堂淡定地吃完了饭,继续看着地图指挥战斗。 这样的人,你说牛不牛? 在这次长沙会战中,李玉堂的第10军打出了惊人的战绩,荣获3面飞虎旗,要知道,在这之前,还没有中央军获得过这面象征抗战最高荣誉的「 ”飞虎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埃及的这些习俗 古埃及的这些习俗 看着就恶心 这在中国这就是大忌下一篇:nba的历史 nba的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