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太平天国的军师、丞相、指挥、检点等职 太平天国的军师、丞相、指挥、检点等职 是文官还是武官

导语:太平天国官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他们的官职无法分清谁是文官,谁是武官。丞相、检点等官职根据从事的工作而定,如果带兵打仗的,就是武官,负责文字工作和后勤的就是文官。太平天国重武轻文,这种局面一直未得到改变。

太平天国军师、宰相、军长、自律等职位是公务员还是武官?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四年时间,除了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天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乱。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尤其是在官制上,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国历史上人任何一个王朝或是政权,都实行文治和武功两种方式,不可偏废,换句话说就是统治一个政权需要文官和武将两套完善的体系。太平天国的失败,在很多程度上可以归咎为文官体系的畸形,或者说,在天国时期,根本就没有文官体系。 自宋代以来,中央政权和地方政府大多以文官进行治理,而太平天国却没有体现这个特点。如果从天国的官职上来看,我们根本无法分清谁是文官,谁是武官。比如说太平天国前期的官职: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从名目上理解,检点、指挥、将军应该是武官,而军师、丞相是文官,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 太平天国前期,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都曾是军师,分别管理中、前、后、左、右五路大军,这五路军最初各辖一个军,永安时期为两个军,武昌时为六个军,定都天京后发展为各十九个军,共95个军。可以看出,军师不是文官,而是太平天国最高级别的武官。 中国古代,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文官之首。不过到了太平天国这儿,丞相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了,虽然不能说丞相遍地都是,可泛滥程度也是十分严重的。天国的丞相前期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种,按级别又分正、副、又正、又副,这样算来,丞相就有24个之多。 从太平天国的前期史料来看,丞相的职责和文官大多没有任何联系,许多重大军事行动的主将往往都是丞相担任。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分别发动北伐和西征,其中北伐三位主将中,林凤祥是天官副丞相,李开芳是地官正丞相,吉文元是春官副丞相。西征主将赖汉英是夏官又正丞相。这就很明白了,所谓的丞相根本不能算是文官。 不过问题是,太平天国鼎盛时占了那么多地方,几乎夺了大清一半的江山,那么总是需要文官来治理地方的吧?这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太平天国的官衔和清代的真不一样,他们只是一种职称,表示的是等级、待遇,和具体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联系。也就说,丞相、检点这类官职,是不是文官,要看他从事的哪一项工作。如果带兵打仗的,就是武官,负责文字工作和后勤的就是文官。 比如太平天国前期,被号称是「 ”文臣之首”的陈承镕,官衔是侍卫,然后是指挥、检点、丞相,最后是佐天侯,这一连串的头衔,根本区分不出是文官还是武官。可是他的工作性质是「 ”任朝内官领袖”、「 ”专司文书出入”,从这个方面来看,自然也就是文官了。 再如天官正丞相曾水源,他曾负责拟诏;天官又副丞相曾钊扬和地官副丞相黄再兴,分任天王的左史、右史;春官又正丞相蒙得恩,在前期掌管女营事务,后期一度担任过朝政的总管;夏官正丞相何震川,曾负责删改儒家经典,这些人可以归为文官范畴。 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权,和清代的督抚制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地方上的编制采用的是军队的职称,如郡的长官为总制,县为监军。到了后期,整个太平天国官爵泛滥,最高级别的王就有两千多人,侯爵以上的更是上万,而地方郡县官的级别一直沿用总制、监军,这就让这些地方文官们显得十分低下。 实际上,太平天国对于文官是极其不重视的,文官经常受到武职大员的怠慢和轻视。各地军队武官大批被封为高官厚爵,各占地盘,大修府邸,地方文官往往被赶到城外居住办公。就连各大王府中的六部尚书,地位也是十分低下,往往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这种重武轻文的局面直到太平天国灭亡也未得到改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27088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中国第一位农民起义女皇帝 中国第一位农民起义女皇帝 陈硕真下一篇:甘肃省定西市有几个县市区 甘肃省定西市有几个县市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