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革命尚未成功……”最早出于这个湖南人之口 “革命尚未成功……”最早出于这个湖南人之口

导语:“革命尚未成功……”以下文字资料出自这位湖南人之手,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行。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望云山这边的鸭田乡和山那边的罗洪乡,在民国以前都属于新化县,出了两个为建立民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同盟会员,一个是鸭田的谭人凤,另一个是罗洪的邹代藩。 >在湖南隆回县北面有座文化名山,叫做“望云山”,因给秦始皇炼丹失败而隐入此山的方士卢生,遥望隐居在第六十九福地“云山”的侯生而得名。 >▲ 望云山

“革命尚未成功……”以下文字资料出自这位湖南人之手,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行。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望云山这边的鸭田乡和山那边的罗洪乡,在民国以前都属于新化县,出了两个为建立民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同盟会员,一个是鸭田的谭人凤,另一个是罗洪的邹代藩。 >在湖南隆回县北面有座文化名山,叫做“望云山”,因给秦始皇炼丹失败而隐入此山的方士卢生,遥望隐居在第六十九福地“云山”的侯生而得名。 >▲ 望云山 >山这边的鸭田乡和山那边的罗洪乡,在民国以前都属于新化县,出了两个为建立民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同盟会员,一个是鸭田的谭人凤,另一个是罗洪的邹代藩。论革命功绩之巨,谭人凤更胜邹代藩一筹,而且谭氏比邹氏年长一岁,但是,邹氏却是谭氏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邹代藩,字价人,1861年生。他从小聪明过人,但学习不是很用功,父亲邹世咸要他背诵六十花甲,他未能背完,脾气暴躁的父亲一把将他从楼上抛入池塘中,幸被人救起。从此,他刻苦攻读,学业大成,9岁就能作诗,12岁时,大人带他去赴舅父的寿宴,亲友戏称要他为舅父撰一副寿联,他略作思索,便作了出来:“ 百年长寿祝吾舅,一代通儒是我师。” >成年后,邹代藩先是考取了县学附生,接着又被补为廪膳生。邹代藩虽然古文功底深厚,但他厌恶科举。他曾在岳麓高等学堂及宝庆中学任过教,教出的学生不少中了科举,但自己却从不应试。 >有一次,他为了破坏科举取仕的制度,去应了一回试,八股文章不写,却在考卷上赋诗一首,讽刺主考官曹学台:“可恨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不诛曹。至今留下奸雄种,科甲场中独占鳌。”曹学台见到这首诗后,气得暴跳如雷。官府见他辱骂学台,派差役去捉拿他。邹代藩不但不逃跑,反而脱下裤子骂差役的娘,官府把他当成疯子,不再派人捉他。 >与邹代藩一样,谭人凤也有新化人那种血性刚烈、桀骜不驯的性格,对禁锢思想的科举制度同样嗤之以鼻。 >他从小志大才高,与塾师李映林吟诗唱和时,竟吟出“若将外物抛身后,敢许龙门跳眼前”这样的豪言壮语。他13岁参加县试合格,主考官双手举杯向他祝贺,他却不起身,只用一只手还礼。主考官说:“难道你日后的官级会比我大吗?”小人凤傲慢地说:“也不一定吧!” >▲谭人凤 >谭人凤年纪轻轻就蓄了胡子,赢得了“谭胡子”这个外号。他在考科举时一边思考一边捋着胡子,考官见了,喝道:“你这小子,我早就听说你是乡间讼痞。你好大胆,竟敢在我面前捋胡子!不要考了,滚到乡间当你的讼痞去!”谭人凤听了,满腔怒火地说:“我不但是乡间讼痞,将来还要做国家的讼痞!”狠狠地把笔一丢,随即高声唱道:“手执钢刀磨一磨,问天下有多少喽啰!就从今日起,看我又如何!”大踏步退出考场。 >谭人凤退出考场后,便回乡兴办义塾。没有课桌,他瞄上了村口的一棵大香杉树,这树干有两人合抱那么大,锯成板做课桌足够了。但是它既是谭家的祖业,又是村子的水口树,还是一棵梅山树,谁敢去砍它?谭人凤不信这个邪,硬是请人将它砍倒了。为这事,还打了一场官司。尽管他砍树兴学是好事,但当地的乡绅、恶棍早已买通官府,他被判败诉。谭人凤义愤填膺,仰天长叹:“官府如此昏庸无道,吾当尽力铲除之!” >谭人凤的义学办得红红火火,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方圆百里的文人学士纷纷前来讲学交流。邹代藩也翻过望云山,来到他的义塾。 >与谭人凤相比,邹代藩当时的眼界更加开阔,他的叔祖邹汉勋是与魏源齐名的大学者,当时学界有句俗语:“记不清,问汉勋,记不全,问魏源。”他的堂兄邹代钧是国家地图出版社前身亚新舆地学社的创始人,出使过英国。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邹代藩,既是激进派,又是维新派,而当时的谭人凤,只从书本上知道一些中国的历史,对西方时事更是所知了了。 >在谭人凤的塾舍,邹代藩从朝代更迭到太平天国、鸦片战争、中日交战,说得眉飞色舞,谭人凤听得着魔入迷。两人性格相似、意气相投,谭人凤请邹代藩来义塾授课,邹代藩又把新化大同,即今新邵县坪上的谢介僧也一并叫来,他们把义塾改为福田小学堂,开设新式课程,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时务报》等进步书刊。谭人凤由一个复仇者成为自觉的民主革命斗士。在共同的革命生涯里,他与邹代藩,由战友结成亲家,邹代藩将女儿邹贞顺许配给了谭人凤的长子谭一鸿。 >几乎在蔡锷与邹容等人在日本围炉边吃腊肠边写《革命军》的同时,1903年冬,邹代藩也与毛泽东的老师周震鳞一道,编撰了鼓吹革命的《血泪书》,从一连串外侮事实说起,抨击朝廷懦弱无能、屈膝媚外,号召“炎黄种子,急宜奋图存,誓驱鞑虏于关外,否则瓜分之日立至,亡国之祸不远矣……” >1905年以后,邹代藩与亲家谭人凤等人,为革命奔走于湘、赣、鄂、宁、日本等地。清廷曾悬赏50万元购其头颅,邹代藩狂笑道:“吾之头岂仅五十万元耶?如赏一百万,吾或许可将头赠与人领赏,换点革命经费。” >民国成立后,邹代藩出任湖南省湖田局局长。当时,谭延闿任湖南都督,又同时在国民党与袁世凯的御用工具“共和党”内兼职,左右逢源。邹代藩蔑视他,向都督行文,不用呈文,而用令文。谭延闿碍于邹代藩的资历和声望,也不好发作。 >1911年冬,谭人凤、邹代藩、刘揆一等人作为湖南的代表,出席光复各省的会议。在开会空隙,谭人凤前往新军演说,朗读了自己写的歌词:“湖南子弟善攻取,手执钢刀九十九。电扫中原定北京,杀尽胡人方罢手。”勉励大家奋勇杀敌。 >谭人凤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在革命党内一直是最坚决的。孙中山的名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最初也是出于谭人凤之口。湖北省政协编辑的《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中有一段文字:“1911年10月15日,在武昌抱冰堂与湖北革命党人谈话:获悉湖北已经独立,我等喜出望外。……但是满清还未倒台,各省仍存观望,革命尚未成功,望各位同志努力进行。” >邹代藩与谭人凤惺惺相惜,在谭人凤《石叟牌词》序言中,邹代藩记下了两人抵足而眠的革命友情:“丙申遂与同居,纵言改革,如长江大河,真源于昆仑之墟,一导其源流,则万里屈注,不入海不止。” >只要有益于革命事业,邹代藩跟谭人凤,总是奋力前驱,而对于事无补的虚华奢靡之风,邹代藩一概拒之门外。谭人凤60岁的时候,有人要邹代藩为他写《寿启》,代他收礼办酒。邹代藩严辞拒绝:“既为革命党,此风不可长。收礼金者,打秋风也,与旧官僚有何两样?”他自己更是恪守清廉,湖田局局长本是肥缺,可他到老一无所有;虽然在家乡招徒办馆,但不收学费,自己只有辣椒拌饭下酒。可他不以为苦,反以为豪,撰联调侃:“辣属辛,酒属酉,价人先生生于辛酉,辣子下酒。”并以此为上联向他人征求下联,可惜无人能对。 >- END - >责任编辑:亚闻 >转载请注明: “文史博览”微信公众号 ◆想要投稿 >发文至邮箱2004wsbl@163;dyy1013@126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订阅杂志 ❶通过全国各个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185 ❷直接与我刊发行部联系 联系电话:0731-84307941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 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下一篇:天下第一仓何以使用137年而不倒 原来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天下第一仓何以使用137年而不倒 原来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