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世昌号国防动员舰 揭秘:致远号给我们留下历史的“剜心之痛”

导语:据央视新闻报道,去年国家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发现的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疑似沉没的军舰,被确认为清代北洋舰队的“致远”舰。2014年,国家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发现一艘重约1600吨的沉船。121年前,北洋舰队的四艘军舰在甲午战争的战区沉没。分别是致远、靖远、朝勇

据央视新闻报道,去年国家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发现的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疑似沉没的军舰,被确认为清代北洋舰队的“致远”舰。2014年,国家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发现一艘重约1600吨的沉船。121年前,北洋舰队的四艘军舰在甲午战争的战区沉没。分别是致远、靖远、朝勇、杨威船。“丹东一号”沉船位于鸭绿江口西南约50公里的海域,这里曾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战区。“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2013年11月和2014年4月进行了两次调查,重点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中沉没的军舰,发现一艘疑似清北水师的沉船。由于沉船的具体身份不是很清楚,所以暂时命名为“丹东一号”。

随着丹东一号被认定为致远舰,为期两年的水下调查阶段结束。10月4日,在致远舰身份确认后,考古队将正式启动第一次水下发掘。据报道,已打捞出100多件与沉船有关的文物。主要分为三类,即舰载武器、船体部件和船员生活用品。丹东一号以前是“致远”舰吗?考古发现的机枪能解开沉船之谜吗?随着“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的正式启动,沉船的真实身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国家考古学家去年在丹东黄海发现的疑似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沉没的军舰,已被确认为清代北洋舰队的“致远”舰。121年前,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就义。

虽然他被埋在水下多年,但他和这艘装甲战舰一直被中国人民视为民族不朽的丰碑。近日,随着“丹东一号”被认定为致远舰,邓世昌、致远舰乃至整个北洋海军再次备受瞩目。据史料记载,这艘致远舰,又名钢壳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造价84.52万银元。1887年完工,同年11月运回中国。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在激烈战斗中被炸出5小时并遭受重大损失后,管带邓世昌试图与日军船只吉野号相撞并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军船只击沉,同船官兵246人遇难,邓世昌携犬沉没。只有7人获救。

事实上,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北洋海军建设初期,主要是通过中国海关总署的英国人赫德向英国的阿姆斯特朗购买船只。第一个买的是海防用的小吨位炮艇,也叫“蚊子船”。后来买了两艘快速巡洋舰,超勇和杨威,可以用来远洋作战。但李鸿章在买超勇和杨威的时候,对赫德和阿姆斯特朗并不满意。所以在订购更大的装甲船时,反而是从德国的瓦肯造船厂购买,建造的两艘是定远和镇远。之后李鸿章用剩下的钱向伏尔泰购买了一艘巡洋舰,就是济源。中法战争后,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李鸿章获准购买四艘巡洋舰。最初,傅尔肯选择根据济源重建四艘船。而此时,清政府的执政党和在野党对济源却有各种各样的批评。

与英国相比,德国当时在海军建设上还是后来者,济源的型号是“圆顶巡洋舰”,原本是英国海军的新设计。姬元第一次为傅尔肯制造了这种战舰。经过一轮争议,最终决定由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德国的瓦肯赢得建造四艘巡洋舰的两份合同。德国Volkeng改为建造两艘装甲巡洋舰,即远行和远行。英国造的两艘船还是穹顶巡洋舰,分别是致远和靖远。致远和靖远分别于1886年9月和12月下水,1887年7月完工。北洋海军派军官和水兵到英国造船厂所在的纽卡斯尔试航,然后在当年9月中旬开回中国,连同在德国完成的长期和长期项目。途中英国人一直以郎维礼为教主,邓世昌以致远管带,叶祖珪以靖远管带。船只于12月抵达厦门,正式加入北洋海军。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在激战5小时被炸出并遭受重大损失后,管带邓世昌企图与日军船只相撞并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军船只击沉,同船官兵246人遇难,邓带着狗沉没。只有7人获救。北洋海军“致远”号装甲巡洋舰击沉致远舰的原因一直被认为是鱼雷击沉的。事实上,当时除北洋海军的“龙符”一级鱼雷快艇外,中日参与舰艇共发射了两枚鱼雷攻击日本联合舰队“西京丸号”。但由于当时鱼雷性能不佳,没有发射鱼雷;关于致远舰沉没的原因,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致远舰被日本舰大口径炮弹击中,引爆了储存在其中的“黑头”鱼雷,导致致远沉没。第二种观点认为,致远舰水线被大口径炮弹击中,锅炉被击中,导致锅炉爆炸,致远舰沉没。

致远舰沉没地点现为辽宁省东港市大路岛西南16.9公里海域。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计划打捞。原来的致远主桅杆其实在低潮时还露在海面上,被当地渔民锯掉卖掉了。二战期间,日本人也打捞过一些物品。致远舰沉没的原因一直被认为是被鱼雷击沉。事实上,当时参加中日战争的舰艇中,除了北洋海军的一级鱼雷快艇“龙符”号外,均代表该舰发射了三枚鱼雷攻击日本联合舰队“西京丸”号。但由于当时鱼雷性能不佳,没有一发鱼雷。

另外,关于致远舰沉没的原因,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致远舰被日本舰船大口径炮弹击中,导致储存在其中的“黑头”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第二种观点是致远舰吃水线被日本大口径炮弹穿透,锅炉被击中,导致锅炉爆炸击沉致远舰。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清朝末年,著名学者高永落泪,写了一副对联,“这一天,世界上充满了泪水,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光绪皇帝给了邓世昌一个“壮节”的谥号,追着“少保太子”,去祭拜京城的赵衷庙。他的皇家笔亲写了悼词和题词。李鸿章在《为被杀的大东沟水师奏乐》中,有所表现,说:“邓世昌、刘的功绩,也是不可或缺的”。清廷还赠邓大匾1.5斤黄金,并赠白银10.2万枚以示养老。邓用这笔钱在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建了一座衣冠冢,并修建了邓的祠堂。威海人感到忠勇,于1899年在成山为邓世昌塑像建祠,希望永远景仰。

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新的训练舰“世昌国防动员舰”命名为纪念舰。甲午甲午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伤痛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条分割线,一个让华夏子孙的心隐隐出血疼痛的鞭痕。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开始对丹东一号进行重点调查打捞,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下勘探,水下考古队已打捞出100多件文物。考古学家们没想到的是,一组瓷片的偶然流出,成为解开丹东一号身份之谜的关键铁证,考古学家初步拼接了新打捞上来的瓷片碎片。随着圆形瓷盘的形状被粗略地拼出,一个不显眼的图案出现在盘的中间。水下考古队领队周春水说,拿起来仔细看才能看到,中间是繁体字“致远”。

正因为如此,即使过了100多年,我们也忘不了北洋舰队的忠诚尸骨和600多名士兵留在了大鹿岛的海域,怀念伴随着潮起潮落、风雨飘摇的英气。在之前的新闻报道中,由于考古学家的不断寻找,更多的文物从致远舰中出来。据考古学家称,除了一些重要的文物,他们还在军官舱附近发现了一些士兵的遗骸。然而,由于时间长,这些遗骸大多不完整。这些遗骸是致远舰上北洋兵的遗骸。发现这些遗骸让现场的许多工人感到欣慰。考古学家仔细挖掘,致远舰成员的遗骸被带上岸后将被妥善掩埋。

目前考古队已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更多人希望能修建一座“中日战争致远舰士兵墓”和一座纪念碑供后人凭吊,同时对这些士兵的遗体进行妥善处置。如果再回头看历史,1894年9月17日,邓世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巡洋舰致远号,在战斗开始时,首先试图击中敌船,最后因船体受重伤而沉没。船上官兵几乎全部随船沉没,这是甲午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海战。全船官兵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英雄的历史篇章。两甲子之前,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在中国黄海爆发,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动力战舰的大规模战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剜心之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望厦条约 望厦条约的主要内容 望厦条约的内容详情介绍下一篇:彭援华 揭开南昌起义后30名女兵相继神秘失踪之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