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林琴南 不应被遗忘的翻译家和国画家林琴南

导语:本文介绍了翻译家和国画家林琴南的生平及其作品,林琴南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位翻译家,其绘画作品也备受推崇。虽然历史上有一段遗忘时期,但随着近年来对其作品的重新认识,其作品价格也在逐步上涨。

不应被遗忘的翻译家国画家林琴南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应被遗忘的翻译家和国画家林琴南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人。早年曾从塾师薛则柯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借读同邑李宗言家藏书三四万卷,博览精思。工诗,能文,擅画,有狂生之称。光绪八年中举人。1901年移居北京,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1902年后,因所作古文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任京师大学堂讲席。辛亥革命后,离开北大,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林纾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该年他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刊行。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开风气之先,一时海内洛阳纸贵。接着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上刊载。当时商务印书馆给林纾的稿费是每千字6元,这是当时非常高的标准,商务印书馆给其他作家的稿费标准是:郭沫若每千字4元,胡适每千字3元,鲁迅的稿费是每千字3到5元不等。有人计算,林纾仅靠翻译小说获得的收入就超过22万元,比鲁迅一生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强。

  林纾绘画价格刍议

  林纾在世时,其画声誉极高,求画者甚众,“门限为穿,虽帧数十金,仍供不应求,积压索书画之纸、绢盈案” 。1949年后,由于特殊的历史氛围,像林纾这样不能“与时俱进”的保守文人的绘画渐渐为人遗忘。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他的作品很少在市场上亮相。到90年代中期,林纾作品才开始露面,1994年朵云轩推出他的一幅《山水》立轴,结果以3.96万元成交。1996年上海朵云轩春拍上拍一幅林纾1921作《山水图轴》,落槌价1.6万元。以后,他的作品价格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到了2000年,林纾作品每平尺约2000~3000元,以后继续稳步上升,2004年他的《山水四屏》在浙江皓翰获价16.5万元,同年,中贸圣佳拍卖林纾 1923年作《柳下画轩图》,成交价3.3万元。还有一幅林纾71岁所作山水,成交价 4.18万元。2007年,林纾作品每平尺约6000元左右,到去年,已达6000~8000元,8年中约有2倍涨幅。2000~2008年,大陆拍卖行一共拍卖林纾作品210件,成交147件,成交率高达70﹪。

  作为20世纪初的文坛巨子,隆盛独特的文名加上非凡的画名,使得喜爱林纾画作的藏家绝对不少,近年已经出现的林纾伪作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在这个浮躁的商业社会里,林纾绘画里清新、朴厚的书卷气,令我们感到一种恍如隔世的可贵。虽然林纾绘画还远非市场热点,但这正说明其作未有炒作泡沫。随着更多人对一代文艺巨子林纾记忆的唤醒,拂去笼罩于其人其艺上的历史尘埃,其画作中的高洁和淡定将成为我们寻找心灵家园的醒目路标。故此林纾绘画价格的成长空间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来源:收藏杂志

  编辑:因因

以上内容由本站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3723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长安十二时辰》檀棋女装上线,惊艳众人下一篇:《长安十二时辰》崔器为李必披荆斩棘成左膀右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