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揭秘:古人夏天用的冰块是从哪里来的?

导语:古代人夏天吃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历代都有隆重的“发冰”仪式,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冰在古代不仅仅是食物,还用于水果、蔬菜的保鲜和医疗。采冰和藏冰是获得冰块的主要方式,明清时期的冰室数量庞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古代人夏天从哪里得到冰块的?今天边肖带给你新的诠释~

古人夏天“吃冰”,在“经典之作”《小林广记》中有生动的描述:一个傻女婿夏天去岳父家吃饭,吃了岳父专门准备的冰。傻傻的女婿,深感凉意,偷偷拿了两块冰带她回家。但是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冰已经变成了水。一脸懵懂的傻女婿惊呆了,连连叹气:“奇怪!你怎么撒了一个尿就跑了?”

可以说,明清时期,“吃冰”已经进入了中国古代人夏天的日常生活。不懂“冰”的基本都是《笑林广记》里的“傻女婿”。

在中国古代,在炎热的夏天,古人对“冰”的消费是极其惊人的。中国历代都有一个隆重的“发冰”仪式,就是夏天来了,会给朝鲜的大臣们送上好的冰块。明清以前,只有朱郭大臣和贵族才能享受这种荣耀。比如唐代才小官的杜甫,就用那句名言“敢忘龚恩宇的井冰”表达了“施冰”的愿望。明清时期,扩大了“送冰”的好处,北京各级政府机关的官员从夏天开始就可以用“冰票”领取冰了。

当时这些“官员”消耗了多少冰块?唐朝时,群臣在夏季喝“冰酒”,杨、等达官贵人在夏季举行宴席时,就搭起“冰山”。当年“家里有冰”堪比“家里有我的”。在清朝,根据《景帝纪》记载,每年夏天只有一个家族,国子监,会“领七块冰块”。乾隆八年,北京政府的规模导致冰被收进“十万冰窖”。除了“送冰”,当时还需要“送冰汤”。故宫有冰桶,专供官员饮用,日常消费惊人。

除了官员,人们“吃冰”也是一种习俗。特别是从唐宋开始,原本只属于有权有势的人的冰块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唐朝时,商人“在市场上卖冰”。到了宋代,“卖冰”成为大城市的时尚,出现了果汁加冰的“冰芝”,被公认为冰淇淋的前身。在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诗歌中,往往有“卖冰”和“吃冰”的经典名句。其“住在冰天雪地的窑子里”的号子,集中体现了当时“冷饮行业”的作用——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商机的朝阳产业。

当它发展到“明清”时,“冷饮业”这一朝阳产业也在中国兴盛起来。贵族学者夏天品尝的各种“冰奶酪”早已翻新。夏天,城市里的普通人喝“冰水”和“冰梅汤”是很时尚的。明朝的《帝京风光》记载,每年漫长的夏季过后,北京的小贩开始走街串巷“卖冰”。江南很多城市每年都要从北方“买冰”储存。

而且古代人在夏天“买冰”、“用冰”,不仅仅是为了食物。更重要的应用是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比如明代浙江特产大黄鱼,明初主要是做成鱼干贩卖到北方。后来,由于“冷冻”技术的发展,捕获的大黄鱼被冰冷冻,然后通过大运河运输。当它出现在北京市场时,它仍然是新鲜的。此外,明清时期的水果商经常使用冰块来储存水果。发展到万历的时候,也有一个奇怪的景象:北京市场的新鲜海鲜,因为数量多,比猪肉便宜。

要创造这个“价格奇迹”,真的需要大量的冰。

除了这些用途,冰在古代还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比如南方的冰块,因为南方气温高,冰块薄,冬天经常加盐,夏天吃。常用于“消暑治病”。《本草纲目》还记载,夏季取冰块敷于穴位,可治疗“上火昏迷”。在“医疗工作”中,也有大量的冰块消耗。

就连古代中国人的“夏天的冰消费”也让当时到访的外国人大吃一惊。明末传教士的笔记中,有中国“冷饮”的记载。1721年,俄国清朝特使贝尔在北京惊讶地看到了“黑龙江大鲟鱼”。这些大鲟鱼是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运到北京的,一路被冰封。当他们到达北京时,他们仍然是新鲜的。根据他的记录,欧洲的渔民后来也纷纷效仿。18世纪末,这种“冷藏”技术在英国渔业中开始流行。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古代的夏天,各行各业使用的,消耗惊人数量的冰是怎么来的呢?比较“小众”的方式是“人造冰”。《淮南万笔书》等古籍中记载了各种“夏天制冰”的新奇方法。但在古代科技条件下,这种方法获得的冰还是有限的,“主流”方法一直是“采冰”和“藏冰”。

早在商朝纪念日,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采冰”。周朝负责收冰的官员叫“灵官”,储存冰的冰室叫“灵隐”。1976年,考古队在永城发现了春秋时期的“灵隐”遗址,该遗址深1.8米,可储存190立方米的冰。采冰也有“绩效考核”。《唐六典》规定“每年有1000块冰,三尺见方,一尺五寸厚”。这种辛苦,用魏的话来说,真的是“在腊月的深井里挥汗如雨”。直到唐代,中国的冰块产量仍然有限,主要供特权阶层享用。

但是到了宋朝之后,就不一样了。随着挖掘技术和冰蓄冷技术的进步,冰块的产量大大增加。明朝的《景帝风光》记载了当时收冰的场景:每次都要凿出一尺见方的冰块,然后把大冰块运到两尺深的地窖里储存。当时,收集和运输冰的技术非常先进。收冰时,先放水冲洗河水,然后用六英尺长的冰碛把冰收起来。冰室里还有一块百年老榆树做的“冰板”。放冰时,冰块沿着冰板下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明清时期,仅北京的“隐冰”数量就是一个飞跃。仅故宫的“内窖”就有2.5万块冰,西门外5.6万块冰,德胜门外3.6万块冰,景山外5.7万块冰。政府的冰室是用釉面砖建造的,用石灰灌浆,具有很强的隔热能力。别管外面多热,里面出来的一定是凉冰。

这些只是“官方地窖”的隐藏冰。此外,老北京还有很多民间“冰室”。北京“冰室胡同”的诸多名字印证了火热的“藏冰业”。除了北京,“冰藏”在明清时期的全国人民中并不新鲜。比如在炎热的江浙一带,就有大量的“冰室”和“雪窖”,用来储存冰块,以此来降温消暑,保鲜保冷。尤其是苏州,明末有十五六个“冰厂”。后来清军南下,被认为是“兵工厂”,几乎全毁...

然而,日益发达的“藏冰”产业不仅造福了古代的夏季生活,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文明对生命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一块冰”,意思是回味有多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3777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万壑松风图 [专家点评] 宋李唐 万壑松风图下一篇:高丽王朝设立的“结婚都监”到底是做什么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