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闪击延安 他是谁 两次瓦解胡宗南“闪击延安”计划

导语:原标题:熊向晖两次瓦解胡宗南“闪延安”计划1949年7月,在接见罗、熊向晖时说:“在我们党的情报工作中,李克农、钱壮飞、胡迪可以说是‘前三英雄’,你们三个可以说是‘后三英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都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贡献

原标题:熊向晖两次瓦解胡宗南“闪延安”计划

1949年7月,在接见罗、熊向晖时说:“在我们党的情报工作中,李克农、钱壮飞、胡迪可以说是‘前三英雄’,你们三个可以说是‘后三英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都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贡献。”

熊向辉是谁?1919年4月出生于山东叶县一个官宦家庭,17岁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6年12月在北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129运动的骨干。

1937年,在组织的建议下,熊向晖隐瞒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报名参加了湖南青年战场服务团,在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服役。因其出众的文化修养和贵族风范,深得胡宗南的赏识,被视为日后培养的心腹。董、凭借敏锐的斗争直觉,预见到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于是安排熊向晖以“闲棋手”的身份开始卧底生涯。

临行前,董告诫熊向晖:“你初步取得了胡宗南的信任,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不要幻想一帆风顺。你去的地方可能会变成龙窝。”十多年来,熊向晖按照“对党忠诚,对敌狡猾”的方针,在国民党中担任要职,为党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

1943年,延安和整个陕甘宁边区处于紧急状态。当时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决定调兵遣将,准备攻打延安。熊向晖得知后,冒着身份危险与中共联络官王石坚取得联系,后者通过八路军在Xi安的秘密驻地向延安报告了这一情况。

7月4日,朱德明发电报给胡宗南,说:“当我乘车到达洛川时,边境突然呈现出一片战火纷飞的景象。随着道路的扩展,中央委员会将利用国际解散的机会镇压共产党。我哥已经动员河防大军西进,运输弹药粮食,内战危机濒临爆发。这个抗战困难的时候,争取团结还是不可能的。如果发动内战,必然带来麻烦,破坏抗战的大团结事业,使日寇坐收渔利,使民族陷于危亡,大大妨碍英美苏三国盟国的作战任务。”这一举动将国民党的阴谋变成了公开的计划,使国民党从舆论上处于内外炭烤的状态,从而维护了党中央的安全。

1947年,胡宗南又一次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准备进攻延安,试图抓住中国共产党的所有领导人。他邀请“心腹”熊向晖共谋大业。熊向晖不动声色地接受了任务,却偷偷向毛泽东、周恩来提交了蒋介石进攻延安的计划。

3月10日晚,胡宗南召集全军和全二十九军军、师、旅司令员开会,举行军官任命仪式,任命熊向辉为机要秘书,命令各军、师、旅转团、营、连于3月13日拂晓出击。同时,熊向辉部通过不断探测,发现山西兴县的电台最多,从而判断中共总部在兴县,并继续探测确定陕北各级共产党总部的位置。熊向辉得知情况后很担心,知道这次比1943年更危险,关系到中央政府的安危,但他不能亲自去Xi安告诉王石坚。

在这个紧要关头,熊向辉不顾个人安危,不得不违反秘密工作常规,白纸黑字写在纸上,封在信封里,上面写着王石坚的名字;再写一封信给西大街的“研究书店”潘,请他不要打开附信,然后放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专用信封里。

得益于这一信息,党中央迅速做了各种准备。所有电台和电台停止工作三天,撤出延安,把一个空城市留给胡宗南。与此同时,我军在雁北地区歼灭胡宗南精锐部队三个旅,旅级指挥员全部被俘,国民党“闪延安”计划再次破产。

事后,毛泽东高度评价Xi安的隐蔽战线:“熊向辉,一个人能守住几个师。”周恩来也称赞:“熊向晖真好,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捍卫了党中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衬字 元曲的衬字具体指什么下一篇:太克公路 太克公路的魔鬼“U”字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