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唐朝竟有整容医师:古代整形技术可比韩国

导语:兔唇,顾名思义就是像中间有一条缝的兔唇,也叫兔唇缺,缺唇,俗称三裂嘴。兔唇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外貌,给以后的生长带来心理障碍,而且在哺乳期间造成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障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兔唇的孩子要及时修复。网络映射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唇裂修复术是欧洲新

兔唇,顾名思义就是像中间有一条缝的兔唇,也叫兔唇缺,缺唇,俗称三裂嘴。兔唇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外貌,给以后的生长带来心理障碍,而且在哺乳期间造成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障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兔唇的孩子要及时修复。

网络映射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唇裂修复术是欧洲新医学院的创始人、法国著名医生亨博尔特·巴雷创造的“8”式缝合。其实我国早在公元4-5世纪就掌握了兔唇修复术,至少比欧洲兔唇修复术早一千年。

据《晋书·魏永之传》八十五卷记载:“魏永之生于唇虚,十八岁...医生说:他可以切,可以补,但是一百天一定要吃粥,一定不能笑……”当时魏永志在吏部尚书尹仲堪门下被大夫修理,手术后痊愈。这个记载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兔唇修复记载。

网络映射

到了唐代,中医外科出现了专职整形医生,兔唇修复更为常见。《唐府新本草》和《南宋小儿卫生学通论方》记载了唇虚的修复。

明代详细论述了兔唇修复的方法和步骤。明代医家王肯堂在《择药治疗准则》卷六“舌、唇、喉、齿伤”一文下记载:“唇、耳不足,先施麻药,但可用剪刀剪去部分皮肤,即以丝线缝之...涂上鸡油,再涂上金毛和狗背毛,再涂上封药,第二天用茶水轻洗...

网络映射

清代名医顾世成所写的兔唇修复记则更为具体:“修复缺失的嘴唇,先在缺失的嘴唇上涂上麻药,用尖刀捅入缺失嘴唇的皮肤,即用绣花针钉在两侧皮肤上,再服生血之药。三五天内不要哭也不要笑,每天怕抓几只猫吃粥,肌肉也很饱满。”

显然,明清时期中医对兔唇的修复已经达到了现代外科整形的水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有关战国时期赵国政治家蔺相如的历史故事下一篇:黑松鼠 世界上最肥的松鼠在哪里 来自北美洲的黑松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