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从东汉皇陵国宝文物石辟邪说起,中国为什么狮子守大门?

导语:在河南省金梦老城油坊街村以西约500米,汉光武帝陵墓西北约1公里处,正在这里修建运河的村民在挖到离地表约5米的深度时,遇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当地文物部门听到消息后,立即封锁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发掘。为了辟邪,出土了一块超大的石头。雕刻精美,造型前所未有。它昂着头,精力充沛地

在河南省金梦老城油坊街村以西约500米,汉光武帝陵墓西北约1公里处,正在这里修建运河的村民在挖到离地表约5米的深度时,遇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当地文物部门听到消息后,立即封锁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发掘。为了辟邪,出土了一块超大的石头。雕刻精美,造型前所未有。它昂着头,精力充沛地走着。它充满了自信和英雄气概,给人一种强烈的阳刚之美和伟大的美。

这块石头有两只翅膀,看起来像狮虎。它高1.9米,长2.9米,重约8吨。汉代工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着力刻画恶鬼的头部和矫健的身体,使其整体形成曲线变化明显的S形,呈现出跳跃的动态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据专家介绍,这种辟邪石采用了圆雕、平雕、线雕等多种工艺,其雕刻工艺堪称完美。堪称同类石雕的经典代表,真正体现了“唯汉人石雕,气魄深厚”的境界。

作为东汉帝都,洛阳附近多次发现辟邪石。汉光武帝陵墓的这块石头是中原地区最大、雕刻最精美、最生动的一块,堪称同类石雕的经典代表。其自信豪迈的姿态让人感受到其阳刚之美的同时,也深深品味到了中国汉代石雕艺术的伟大与辉煌。进入洛阳博物馆后,以其高超的石雕艺术价值成为“市政厅之宝”。

史湘生,又名石翁仲,始于秦汉,盛于唐宋,盛于明清。它是皇陵前的主要祭祀对象之一,与神道相对,用于雕刻人物和动物。石祥生城皇陵神道左右两侧由文武官员和石像雕刻的珍稀动物组成的“仪仗队”有两个目的,一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和等级,二是具有驱魔和镇墓的意义。

明清以后,石象大多有石狮、石袈裟、石独角兽、石马、石骆驼、石象等常见的动物形象。在汉唐时期,石像往往有野兽的形象。

麒麟、邪灵、天禄也称为上古祭祀三大兽。麒麟的形象很常见。石恶鬼和天禄其实是一类兽。一角是天禄,一角是邪灵,可以辟邪。古人把它们放在墓前,意思是祈祷寺庙坟墓的保护,呆在鬼屋里,作为升仙的座位。

以1978年河南省许昌市出土的一件石辟邪为例。它高130厘米,长150厘米。它看起来像老虎和狮子。它很凶,很壮,嘴巴很大,牙齿很锋利。它的下颚上有一束卷须。它有两个翅膀,头瞪眼,长尾扫地,角挺直,翅膀颤动。好像就要飞了。

最后,石煞这个形象是来源于狮子还是老虎?

据考古专家研究,恶鬼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为大狮子。狮子一般随佛教传入中国。关于狮子的最早记载是汉武帝四年。《后汉书》记载西域有进贡的狮子,进贡的狮子保存在皇家园林中,一般人很难看到,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同时,在西方国家,经常会有狮子的造型,这在引入中国后也产生了影响。

在古代,两河流域有狮子头和有翼兽,是太阳神的化身。天禄,辟邪,其实是一个中国长翅膀的狮子形象。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往往有多种方式来整合各种动物的特征。中国龙的形象是“鹿似的,骆驼似的,兔子似的,蛇似的,毒蛇似的,鱼似的,鹰似的,虎似的,牛似的”。

另外,在汉代恶灵实际被塑造的时候,社会底层的工匠根本没有机会看到皇家园林里真正的狮子,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玩耍,从而创造出狮头虎豹身,头上长角,身上长翅膀的复合兽形象。

唐宋以后,狮子的真实形象逐渐被普通人所理解。石狮成了守卫中国人城门的猛兽,而翼狮、天禄、恶灵则退出了镇上墓兽的序列,只作为吉祥兽存留在他们的生命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武圣关羽用的武器,并不是青龙偃月刀?下一篇:未来人 来自未来的人真实事件:历史上穿越的人 老照片拍到未来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