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古代战场一般都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 军粮一般吃什么

导语:对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边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人问,古代军队平时吃什么?如果有人回答吃泡面,不知道会不会被打?但不是开玩笑,虽然现代方便面是日本人发明的。但历史上最早的广义方便面,

对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边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有人问,古代军队平时吃什么?如果有人回答吃泡面,不知道会不会被打?但不是开玩笑,虽然现代方便面是日本人发明的。但历史上最早的广义方便面,方便面,大概是韩信发明的。陕西合阳有一种小吃叫“银雪”面。根据当地的传说,当韩信征服魏国王宝并经过这里时,他在黄河岸边驻扎了大量军队。为了解决没时间做饭的问题,韩信命令将将领们手中的面粉全部烤成煎饼,然后切成长条,需要时在开水锅里滚下来。这种食物从此流传下来。虽然这个传说不一定靠谱,颇有点民间野史的气质,但这种食物来源于口粮应该是没有错的。

▲陕西等地的面条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种方便面这么厉害,有没有在部队流传下来的?古代军队的军粮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其他类似的反天发明吗?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恐怕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饮食结构的变化。简单来说,秦汉以前,北方的主食是耐旱的小米;只是到了汉代,小麦的种植才逐渐扩大,但普通人只能吃直接用麦粒做的麦饭,各种用面粉做的面食,如糕点、馒头,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享用;这时候水稻只在南方种,产量远不如现在;至于玉米、红薯、花生等高产作物,则是明朝中后期

▲古代常见的农作物

战争是一项极其耗费资源的活动,军队自然有很多东西,什么东西都是便宜吃的,有很强的地域色彩。秦汉至隋唐,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关中和洛阳,军事上以小米为主。毕竟小米是主要纳税主体,大米小麦只能算“杂粮”。但在正史中,经常有记载说小麦被用作军粮:“打碎它是因为它打碎了它的小麦。”“文怡小麦熟,取为军都。”

▲诸葛亮抢过小麦

上面说的是吃什么的问题,然后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吃。毕竟食物不能生吃。另外,考虑到部队的特殊性,不可能像在家一样心平气和的学习烹饪,所以要追求方便快捷和耐储存。最好随身携带,拿出来吃,战时随时补充能量。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当考虑军粮的口味。毕竟军人也是人,天天吃粗粮受不了。而且历史上也有南北朝时期改良粮食后打胜仗的例子。

▲荷叶饭

“该吃起来了,城里的人喂军队,都是麦屑作饭,裹着荷叶分在他们中间,中间绊着小麦,士兵都被困住了。会文皇帝送米三千石,鸭一千头,而帝煮米鸭,立誓申请一战。士子自卫,数食,人人裹米,盖鸭肉。皇帝下令大军吃攻之,齐军崩溃。”

▲陈霸先画像

如果说现在的米粉和方便面差不多,那么鸭肉饭和现在的午餐饭很接近。不过,这些都是临时饭。在大多数情况下,军队仍然把大米或玉米煮成米饭或粥。早期的小麦不是深加工,而是像大米一样直接煮熟成小麦大米。这种麦饭味道不好,常被认为是粗粮。从当时的记载可以看出,北方流行小米大米,南方流行大米。但是,在南方人眼里,小米米难下咽,而在北方人眼里,大米是上品,只有小麦米味道最差。至于后世对口粮的改良,大多是围绕面食进行的。

▲小麦煮的米饭

历史上与面食相关的著名军粮有诸葛亮的馒头、锅盔、戚继光的“轻饼”。馒头这种国货,它的来历基本上妇孺皆知,这里就不赘述了。锅盔的做法是:“多用挂面,加一点水,做成块,放在大锅里,拿粮食当盔,烧兵”。在四川、陕西等地很常见。有幸尝过一次,味道自然不大。不过真的是便携可储,可以算是很实用的发明了。

▲陕西等地的锅盔

戚继光发明的轻饼就更轻便了:把面粉拌好,卷成许多小圆饼,然后放在炭炉里烤,最后打在中间,直接挂在战士身上。饿了就扯下两块。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配料,是一种非常可靠的田间配给。此外,明军还有一种利器,就是把煮熟的大米晒干,然后作为军粮运输,必要时可以用热水冲一冲就可以吃了。总之,古代军队努力的方向是生火做饭,尽可能把它挤出战场。

▲福建等地的轻饼

以上都是吃五谷杂粮的方法。再来说说肉类和蔬菜的加工。在此之前,有一个概念必须澄清。也就是说,除了军队暂时获得的肉类,如野外的鹿和村里的羊,可以尝到新鲜的味道,军队大规模携带的其他肉类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以便长期保存。

在这个问题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农耕学派,一个是游牧学派。先说农校。一般情况下,农耕民族经济发达,盐可以广泛食用,所以腌制成为必然选择。古籍中有很多相关的词语,如“刀鲚”、“刀鲚”、“腌”、“长”等。至于做法,可以参考《齐民舒窈》中的记载:“做刀鲚时,春秋次之,冬夏不好。取新鲤鱼,去鳞,然后切块。形状是两英寸长,一英寸宽,五分厚...煮粳米叫糯米,用吴茱萸、陈皮、好酒在锅里勾兑而成。瓮中布鱼,一行鱼,一行肥,限饱...白果肉,酸味,然后熟。吃饭的时候,切的时候会很尴尬。”

▲齐敏想要手术

至于腊肉,金华火腿是最有名的和军队有关的。像韩信的米粉一样,金华人坚持认为火腿的发明者是金华著名金斗士宗泽。这个虽然不能载入正史,但是这个传说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不能太严重。金华火腿分很多品种:隆冬腌制的冬腿、月牙腿、烧竹叶熏腿、白糖腌制的糖腿、狗腿腌制的断腿等...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比起以面包为生的罗马军团士兵,以饭团为生的日本武士,以枣为主食的古代阿拉伯士兵,南宋的士兵无疑是非常美味的。

▲金华火腿

肉除了腌制,还可以制成各种酱料,在士兵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敦煌出土的一张汉代竹简记载了河西边塞士兵的日常伙食单:“三瓶酒,两瓶小米,两桶酱。”这大概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鲜的蔬菜和肉类是遥不可及的。在漫长无聊的守边岁月里,各种盐味的酱料是唯一的菜肴和调味品。

▲汉代风水遗址

以上是农耕民族的口粮概述,但先说游牧民族的口粮。众所周知,牛奶和奶制品是游牧民族的主食。蒙古军队出征时,往往携带大量牛羊作为流动粮库。但是在快攻中,这些明显不方便。蒙古军队便携式小卖部一般是两件事。一个是凯尔·波罗记录的脱水奶粉乳制品,一个是牛肉干。这种肉是专门挑选的红肉,切成条状,在室内自然风干,然后用锤子敲打,只留下纤维,比原来小很多,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军用压缩食品。

总之,古代军队吃什么的问题,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条件的问题。所以在极端情况下,军队几乎什么都吃。虽然古代军队为了节省烹饪而发明的速食军粮已经投入了很多心思,但是由于味道的原因,这些军粮往往是在战备状态下储存的,很难成为士兵的首选。毕竟今天的现代军队,对各种方便食品充满怨恨,对野战厨房充满热爱。Via冷兵器研究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代士兵打仗到底吃的是什么 基本上都吃什么下一篇:古代大军真的和电视剧的一样大口喝酒吃肉吗 历史上真的会如此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