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被孔子骂过的学生,为何后来都成了大人物 ?

导语:孔子手下弟子3000人。3000弟子中,最杰出的是72位圣贤。没有孔子这个好老师,这些弟子只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不留痕迹。孔子的教育使他们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伟人,并使他们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孔子的

孔子手下弟子3000人。3000弟子中,最杰出的是72位圣贤。

没有孔子这个好老师,这些弟子只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不留痕迹。孔子的教育使他们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伟人,并使他们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孔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骂学生。孔子教书的那些年,被骂的学生也不少。

载誉是孔子门下最能言善辩的学生。如果他现在活着,他一定是像郭德纲和周立波一样的大明星。此人满嘴地址不明,有问题,喜欢大白天睡懒觉。子曰:“朽木不可雕也,泥墙不可筑也。”意味着朽木不可雕,泥土做成的墙不能用彩画装饰。孔子就这样在宰予身上切牙,似乎是说宰予说话算数,不信。孔子说:“以前我信任一个人,只听他的承诺。现在我相信一个人,我不再听他的保证,还要看他的行动!”据说在被骂后,在雨中不断反思,进步神速。后来,他跟随孔子周游世界。在旅途中,他经常被孔子派往齐国和楚国。

子贡是孔子门下最有经济头脑的学生,善于经商。他也给孔子很多经济上的支持。子贡以前做慈善,用自己的钱赎回了一个同胞。君主要赏赐的时候,子贡是有德的,不要国家的补偿。孔子发现了,就骂他。孔子的理由是:你不要国家的钱,这为自己赢得了赞誉,但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将来那些赎人向国家要钱的人会被中国人嘲笑,怪他们不像子贡。这样一来,将来遇险的同胞可能会装作看不见的样子,没有人来救他们。看一看,贤者和智者的区别就在于贤者有远见,有智慧。

曾参晚年是孔子的弟子,他的父亲曾点也是孔子的学生。这对父子,父亲是脾气暴躁的,儿子是傻瓜。曾参搞错了。曾点拿起一根大棍子打了过去。曾参一动不动,差点被父亲打死。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对学生们说:“以后你们来看我的时候,不要让他进来。”曾参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开除他,于是孔子发了一条信息:“父亲要打儿子,小棍就挨,大棍就跑。否则父亲失手,儿子被杀,父亲坐牢。这是大孝道!”老师的教导打开了曾的思路。孔子死后,就是这个小弟子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冉求是孔子的学生,行政能力很强。此人在大贵族陆家做姬家的家臣,为其主子搜刮钱财。孔子对此非常不满。有一天,孔子大骂冉求之后,在朋友圈对弟子们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我们一起讨伐他吧!”冉求虽然被老师骂了,但对老师还是很恭敬,一如既往的照顾他。在72位圣贤中,冉求一直名列前茅。

樊迟是孔子手下的后进生,他最大的兴趣是种菜种菜。有一次,樊迟问孔子:“老师,种庄稼怎么了?”子曰:“问老农,我不如他们。”不久,樊迟又问孔子:“老师,你是怎么种菜的?”子曰:“问菜农,我不如他们。”樊迟一走,孔子就骂:“小人,小人!这个樊迟以后只能是小人了!”孔子希望学生成为大官,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称樊迟是一种对铁的憎恨,而不是对钢的憎恨。骂了一句,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出门就这么让樊迟开车。

鲁兹勇敢可信,孔子特别喜欢他。孔子一行在陈果断粮,跟随的人又饿又病,起不来。鲁兹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他说:“君子有穷到什么都不会做的时候吗?”子曰:“君子虽穷,犹坚持;小人遇穷,无所不能。”这段时间是孔子最艰难的时候。虽然鲁兹不会离开他的老师,但他心里有怨言。孔子用君子小人论开导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些被孔子骂的学生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这些人都没有因为老师的责骂而分道扬镳,颜面尽失。第一个原因,在于孔子招收这么多学生,是为了“用天下第一人才来教育他们”,而不是为了收学费赚钱。跟孔子学习,只需要交10小块的肉干。其次,孔子骂学生,是从学生的爱出发,不是放在老师的架子上,而是骂学生更好的成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太平天国将领曾天养简介 他生平都经历什么事情下一篇:皇帝主持殿试,考生第一个交卷皇帝为什么会生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