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中国为什么搞原油期货 中国为什么搞原油期货

导语:中国为什么搞原油期货?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1992年,全国掀起了建设期货交易所的热潮。短短一年时间,各地涌现出50多家交易所,2000多家从事期货的机构。在这轮狂热中,有两个交易所做得不错:1992年,南京石油交易所推出石油期货,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推出石油期货的国家1993年,上海石油交易所率先推出原油期货。整体交易量第二年超过新加坡,日交易量世界第三然而,这种

中国为什么搞原油期货?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1992年,全国掀起了建设期货交易所的热潮。

短短一年时间,各地涌现出50多家交易所,2000多家从事期货的机构。

在这轮狂热中,有两个交易所做得不错:

1992年,南京石油交易所推出石油期货,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推出石油期货的国家

1993年,上海石油交易所率先推出原油期货。整体交易量第二年超过新加坡,日交易量世界第三

然而,这种“非理性繁荣”在1995年3月27日之后崩溃了,中国期货业几乎全部消亡——原油期货也未能幸免。

此后,日本和新加坡先后对亚洲石油定价权的宝座发起攻击,但长期无法出击。

今天,中国版原油期货重新开始。

中国能否率先打破“亚洲定价权诅咒”?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为什么世界上最成功的两个原油期货——WTI的原油期货——纽约商品交易所和洲际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是成功的,以及中国是否有类似的历史条件?

我们总结了符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需求、储备、经济和金融四个方面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

道路曲折,前景光明。中国推出原油期货正是时候。

1.市场供需巨大: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参与者

追根溯源,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诞生的直接原因是,西方工业国作为原油的主要需求方,曾经因为没有定价权而遭受巨大损失。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以中东产油国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为了抵制以色列和美国的干涉,在战争开始的同时采取了减产、停产、涨价等措施,对西方国家实施制裁。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一年之内,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飙升至13美元,使极度依赖石油的西方工业国家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甚至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二战后,美国和欧洲国家第一次经历了被践踏的痛苦。

仅仅4年后,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在短时间内再次飙升。欧美国家终于下定决心“抢占定价权”。

为了应对石油危机,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于1980年在伦敦成立,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于1988年6月推出。

1986年,美国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了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即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

由于欧美巨大的进口量和金融影响力,WTI和布伦特一上市就非常成功,交易非常活跃。

另一方面,欧佩克的官方价格,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逐渐增加,沙特为了维持官方价格,不断减少自己的产量,严重冲击了本国经济。

最后,1985年底,沙特宣布放弃维持欧佩克官方价格,通过增产抢占市场份额。

此后,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全球原油市场的主流定价基准。

时光飞逝几十年。

今天,中东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但最大的进口国却变成了中国。

中美单日原油进口贸易额历史趋势图

来源:彭博社

同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

2000-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产出和进口依存度

来源:中粮期货研究所风

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美国在本质上已经成为一个原油自给自足的国家,中国在全球原油需求方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中国一直在遭受原油定价的“亚洲溢价”:对于同样的石油,中东产油国出口到亚洲国家的价格比出口到欧美的价格贵1-3美元。

中国每年要多支付几亿美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亚太原油进口以中东原油产区的现货价格为基础,而北美和欧洲的原油进口则以消费地的原油期货价格为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亚洲没有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来规避原油贸易风险,使得原油进口商面临更大的风险敞口,被迫提高保费来应对可能的风险。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市场,但缺乏权威的定价基准来源:中信期货研究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原油期货能否成功,有巨大的需求是前提,中国显然已经满足了。

2.充足的石油储备:中国正在意识到

原油期货本质上是商品期货,有现货交割的需求。交货地点必须有储量大的设施和便捷的运输网络。

以WTI原油期货为例,其交货地点是美国库欣——虽然是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小镇,但却是北美的能源心脏。

库欣在1912年发现了这个油田。半个世纪后,借助于密西西比河发达的水运系统和美国输油管网的中心地位,它成为原油交易和储存的理想场所

至于布伦特原油,它不仅代表了从欧洲进口原油,也代表了以前的生产中心。

1976年,北海布伦特地区开始产油,到1980年,北海地区的产量达到了200万桶/天的历史峰值,使布伦特地区成为北海产油区乃至整个欧洲的原油中心。

反例像新加坡。

2002年推出原油期货时,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原油储存和运输极其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其原油期货市场的发展。

虽然中国不用担心国土面积小,但需要更快地建立完善的原油储备和输送体系。

中国原油期货交割仓库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工业未来研究与咨询部

目前,面对巨大的消费能力,中国的原油储存能力仍然不足:根据2017年平均每日原油进口量115万吨/天,中国的原油储备仅够33天,远远低于国际能源署规定的90天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安全线。

此外,中国东海岸储油设施之间的运输网络尚未完全开放,这也影响了原油的流通。

但随着国家石油储备项目各阶段的完成,到2020年我国石油储备可以满足90天的安全消费。

在石油储备和期货交割方面,中国不会重蹈新加坡的覆辙。

3.经济继续保持强劲: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二

我们需要从中吸取的是日本的教训。

日本在1999年推出原油期货,其动机与今天的中国高度相似:经济实力雄厚,对国外原油依存度较高,但定价权却无从谈起。

确切地说,日本已经部分实现了目标,其原油期货为亚洲石油交易提供了一定的价格参考。

但日本长期的经济低迷从根本上限制了其原油交易需求:2003年日本原油期货交易量达到最高交易记录7175.8万手,之后规模逐年下降,2014年仅达到345.8万手,是2003年峰值的4.8%。

1998-2016年日本原油进口和国内生产总值

来源:中粮期货研究所风

虽然东京工业产品交易所自那以后采取了许多刺激交易的措施,但面对经济趋势,它仍然很弱。

相比之下,欧美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但危机后的复苏势头远强于日本,为WTI和布伦特原油交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正在转移,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难以撼动,增速仍将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在这一点上,中国没有问题。

4.强大的金融体系:中国仍需弥补的不足

1974年,美国和沙特达成“不可动摇”的协议,美国同意向沙特提供武器装备,条件是美元是石油交易的唯一定价货币。

其他欧佩克国家纷纷效仿,建立了石油美元体系。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石油交易上有天然的便利性;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利用原油期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球原油价格。到2008年下半年,华尔街一些大投行控制了当时石油商品期货市场至少70%的交易头寸。

原油期货将实物原油证券化,也将原油定价权的竞争从生产消费领域转向金融领域,这恰恰是欧美最好的领域。

客观来说,中国在这一领域与欧美仍有差距,缺乏开放发达的金融体系可能成为中国原油期货争夺定价权的一大隐忧。

一个是外汇系统。

虽然按照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交易规则,但非常欢迎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原油期货。

但对于投资收益以美元计量的境外机构,在转出盈利资金时,必然会涉及中国外汇额度的问题,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这必然会导致其在进入和参与市场交易时更加谨慎。

另一个是金融机构。

一个活跃的原油期货市场应该有很多参与者:生产者、炼油厂、交易者、消费者、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等。

其中,生产者、交易者、消费者是市场的基石,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是投机者。

虽然他们经常被认为是价格操纵者,但正是因为投机力量,期货市场才能有足够的流动性。

在布伦特和WTI等成熟的期货市场,投机者占了一半以上的头寸和交易量,而反例是迪拜商品交易所的原油合约。虽然行业参与者多,但投机者众多,很难成为交易量大的市场,价格发现和锚定能力也弱很多。

目前国内拥有丰富原油期货实践经验的金融机构并不多,而海外金融机构受语言和货币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大量入市。

因此,培养一批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做市商和流动性提供者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金融体系可能会成为新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一个短板,但监管机构和交易所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将拭目以待如何改善。

中国推出原油期货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在建立原油期货定价体系时,先行者具有天然的先发优势。

虽然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国家带来了衰退,但WTI和布伦特原油体系是在逆向机制下诞生的,在先发优势下成为世界石油价格的基准。

21世纪以来,在美国原油需求逐渐自给自足后,全球原油贸易将向亚太地区靠拢。

在这个地区没有权威的油价基准的情况下,中国可以算是亚洲的领头羊。

历史背景是大的“时间”,小的时间是“天时地利人和”。

地理位置-市场和品种

早在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诞生之前,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就有成熟的能源期货交易,现货市场和场外市场都非常发达,所以当原油合约推出时,它们可以很快成为核心品种。

反例是新加坡原油期货。

新加坡作为国际原油中转站,场外交易市场发达,但场外交易市场过于发达,使得其场外交易市场推出时,油商的心理也是类似的:没必要,没必要。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目前的原油现货和场外市场并不发达。虽然中国放开了民营企业的原油进口资格,但中国的原油现货市场仍然是一个高度受控的市场。

发达的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础。

国家应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原油期货的目标选择得很好。目标中酸原油是亚洲市场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原油,占全球原油产量的44%,但它是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的补充。

它不仅填补了空的空白,还具有代表性,从而在位置上重新夺回了一局。

人类和谐——多元参与者

根据历史经验,一份成功的期货合约,要求前五名公司的市场份额不超过50%,前十名公司的市场份额不超过80%,这样才能充分降低市场被操纵的可能性。

WTI和布伦特原油代表了欧美许多国家的能源需求,具有国际属性。

亚洲国家在这方面受到限制。

以日本原油期货市场为例,国内散户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交易持股方面,散户占45.5%,石油公司占26.8%,机构投资者占5.3%。

机构投资者比例低限制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参与主体结构上优于日本。

随着国家放开私营企业进口原油的资格,参与实体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截至2017年6月,已有138家期货公司成为上海能源中心会员;

中国原油期货参与者

资料来源:工业未来研究

但正如我们之前分析的那样,国内金融机构在原油期货领域的实力和经验远远落后于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和交易商,尤其是中小散户的实力,因此监管机构有必要引入预测性措施,以确保市场的公平互惠。

总结

毫无疑问,建立原油期货市场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

中海油石化首席经济学家佘简悦逐步指出了中国原油期货的三个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成为高流动性期货合约;

2.第二阶段成为国内市场价格基准的期货合约;

3.第三阶段已成为国际基准原油期货,与WTI和布伦特展开竞争;

但这还不是全部。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原油期货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期货产品,肩负着探索其他商品国际化的使命——中国商品的国际化战略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大战略。

中国要争取的不仅仅是石油的定价权,还有其对全球经济资源的巨大影响力。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国家在争取原油定价权方面的困难。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原油期货将成为世界强国发挥全球影响力的坚实支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杨八姐 历史上真的有杨八妹这个人吗?杨八妹怎么死的?下一篇: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最大的动物是什么?世界上十大存在的神秘动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