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拓跋族 揭秘北魏拓跋氏现在姓什么 拓跋族姓是怎么起源的

导语:  随着古装大剧《锦绣未央》的热播,观众们在关心剧情的同时,也对北魏皇室拓跋氏的姓氏来源产生了好奇,那么拓跋氏究竟起源于什么?拓跋氏在现代姓什么呢?  拓跋是三国和晋朝时的鲜卑姓氏和部族,后来建立了北

  随着古装大剧《锦绣未央》的热播,观众们在关心剧情的同时,也对北魏皇室拓跋氏的姓氏来源产生了好奇,那么拓跋氏究竟起源于什么?拓跋氏在现代姓什么呢?

  拓跋是三国和晋朝时的鲜卑姓氏和部族,后来建立了北魏。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而改拓跋为元姓。现在就只有元没有拓跋了。不排除解放后有家族自行恢复古姓的。

  拓跋氏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

  拓跋氏起源揭秘

  一、姓氏源流

  其一

  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

  其二

  拓跋氏始祖:拓跋力微。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氏历史的序幕是从拓跋毛开始的。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部落。

  拓跋毛后,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开始从原来的居地向南移动。“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因年老,传位于子拓跋诘汾,帅部南移。

  “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兽之说,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说。拓跋诘汾死,子拓跋力微立。

  在《魏书·序纪》里,拓跋力微被称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岁。在拓跋氏历史上,力微是有贡献的,因此他被称为始祖。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

  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者“后魏”(三国魏之后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宏493年迁都洛阳并改姓“元”后,也称元魏。

  二、迁徙分布

  拓跋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

  另《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

  共历17帝,171年。拓跋姓望居颍川郡(战国时秦国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禹州一带地区)、雁门郡(战国时赵国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黄帝与拓跋氏的关系

  北魏拓跋氏为是黄帝之后,在《魏书》和《北史·魏书》都写得很清楚。《北史·魏本纪第一》即写:“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之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还说:“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均为黄帝后裔。1935年于右任先生写:“汉族固为其苗裔,而西藏族之羌,回族之安息,苗黎族之禹号,蒙古族之匈奴,东胡之鲜卑。金人之祖且为黄帝之子清,满清则金人之后也。”

  黄帝,传说中我们的始祖,是原始氏族向奴隶制演变的反映。他发明舟车衣裳等等生存必需的文明——所以称轩辕氏。尤其施行德政,任用贤能,成了儒家理想政治。这圣德的光被,影响到少数民族,成为我国文明的共主。

  北魏王朝的建立者鲜卑拓跋氏原居于东北大兴安岭,后逐渐南下,为氏族游牧民族。到了北魏王朝的创始人太祖道武帝拓跋珪进入中原,深感猎射游牧的缺陷。到了燕赵地区,更留心先进的中华封建农业文化,对以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更十分敬奉。

  所以拓跋珪广求中原士大夫,《北史》说他“初拓中原,留心慰纳,诸士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于三八六年建立魏国,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更建宗庙,立社稷,典官制,协音乐,平五权,较五量,定五度等等。

  其中拓跋珪在平定慕容宝时征聘得到冀州的俊才,少号神童的崔宏。崔宏对总机要,草创制度。崔宏常对拓跋珪讲古人制作之体以及往代废兴之由。拓跋珪十分欢喜。崔宏更奏请从土德,服色尚黄,数用五,即完全用黄帝的典章历数,把拓跋氏的历史和汉族的历史联系起来。

  纲鉴书中即对拓跋珪在平城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命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大加赞赏,以为衣冠文物之主南朝的晋反而不如。正是这样郁郁文采,招贤选能,不出几十年,北魏结束了十六国纷争局面统一北方。

  正是这种政治气氛中,拓跋珪的儿子明元帝拓跋嗣于神瑞二年、泰常七年、孙子太武帝拓跋焘于神麚元年幸涿鹿,登峤山,观温泉,祭黄帝庙。

  可见,涿鹿黄帝庙是鲜卑族学习中华文化的标志,是民族团结、融合的象征。

  随着古装大剧《锦绣未央》的热播,观众们在关心剧情的同时,也对北魏皇室拓跋氏的姓氏来源产生了好奇,那么拓跋氏究竟起源于什么?拓跋氏在现代姓什么呢?

  拓跋是三国和晋朝时的鲜卑姓氏和部族,后来建立了北魏。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而改拓跋为元姓。现在就只有元没有拓跋了。不排除解放后有家族自行恢复古姓的。

  拓跋氏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

  拓跋氏起源揭秘

  一、姓氏源流

  其一

  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

  其二

  拓跋氏始祖:拓跋力微。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氏历史的序幕是从拓跋毛开始的。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部落。

  拓跋毛后,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开始从原来的居地向南移动。“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因年老,传位于子拓跋诘汾,帅部南移。

  “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兽之说,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说。拓跋诘汾死,子拓跋力微立。

  在《魏书·序纪》里,拓跋力微被称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岁。在拓跋氏历史上,力微是有贡献的,因此他被称为始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今中外埋没人才的事例 古今中外埋没人才的事例下一篇:书荒求文但玛丽苏装逼文还是去死吧 书荒求文但玛丽苏装逼文还是去死吧

文章评论

  • 一个人在哭

    有趣的历史知识,揭示拓跋族姓氏的起源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