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 ”还都之争”七十年:朱棣强行拍板后牵涉大明四代皇帝的国本乱象 「 ”还都之争”七十年:朱棣强行拍板后牵涉大明四代皇帝的国本乱象

导语:朱迪强行作出决定70年后,涉及到明朝四皇国难。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众所周知,明朝是典型的两都制国家,顺天府与应天府各有一套中央架构及相应官吏。虽然从政治地位上来说,皇家与内阁所在的顺天府明显远胜于应天府,但这并不代表在明成祖朱棣宣布迁都后,顺天府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明首都。事实上,南京应天府在明初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无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就算已有迁都之实,臣民们

朱迪强行作出决定70年后,涉及到明朝四皇国难。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众所周知,明朝是典型的两都制国家,顺天府与应天府各有一套中央架构及相应官吏。虽然从政治地位上来说,皇家与内阁所在的顺天府明显远胜于应天府,但这并不代表在明成祖朱棣宣布迁都后,顺天府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明首都。事实上,南京应天府在明初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无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就算已有迁都之实,臣民们依然认为南京是国都,南北两京为国都的身份争论不休。一直至明英宗朱祁镇继位,长达七十余年的「 ”还都之争”这才宣告落幕,此后北京顺天府才算是真正成为大明首都。 建文四年六月,取得「 ”靖难之役”胜利的燕王朱棣正式入主南京,全城钟磬齐鸣恭迎燕王大军入城。这位长年镇守大明北疆的铁血王爷在建文帝「 ”失踪”后,于皇宫奉天殿举办盛大的即位大典,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夙愿。同年12月18日,朱棣下诏给予封地北平城以「 ”北京”称号,并力排众议决定将大明中央朝廷迁往自己的「 ”龙兴之地”。次年春,朱棣又下诏改北平为顺天府,「 ”北京”这一称呼则被换成「 ”行在”。所谓「 ”行在”,意思就是天子驻跸之地,比如建炎南渡后,赵构先后流亡扬州、平江府、杭州、建康府、绍兴府,这些城市都被称之为「 ”行在”。即使后来赵构升杭州为临安府并定为都城,其称呼依然是「 ”行在”,正式首都依旧是开封府。 群臣之所以反对,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由于之前的乱世大战,北方不可避免地遭受战争破坏,北平一带作为元大都故址更是民生凋敝,重建北平不仅需要大量钱财,还需要漫长时间,即使燕王朱棣此前已经经营北平十余载,北京顺天府仍不是国都的首选之地。再者,北京周围多山且缺乏良田,粮食难以自给,一旦迁都必定导致该地人口激增,势必要通过漕运方式从南方运来大量粮食,就会平白消耗大量人力与财力。朱棣也是出于这两方面因素的考量,所以并没有立即迁都。永乐元年,朱棣议定迁都大计后,下诏直隶、江浙等地官员组织百姓迁移,以便充实顺天府当地人口。之后他又下旨要求长江沿岸各省建造漕运船只,以便运送粮食物资。 不得不说,朱棣对于迁都大事极为重视,甚至将其视为帝国第一要务。为统一管理迁都北京各项目事宜,朱棣提前在北京成立六部官衙,时称「 ”行在六部”。永乐五年,在各类建筑物资筹措完毕后,北京城扩建大幕由此正式拉开。朱棣本人则是先后于永乐七年、永乐十一年和永乐十五年三次驾临北京,视察新都的建设进度。为表迁都决心,永乐十三年,朱棣在北京城尚未修筑完毕、朝廷各部尚未北迁之时,就公开下诏要求本年次春闱大考由「 ”行在礼部”主持。这一事件标志了北京城部分中央机构开始行使全国管理职能,同时也意味着北京成为大明实际意义上的首都。 永乐十八年九月,朱棣正式下诏,从次年正月起北京不再冠称「 ”行在”,而是正式改称北京为「 ”京师”,留守南京的各类机构统一加上「 ”南京”二字前缀。两个月后,浩浩荡荡的北迁队伍正式启程,不仅有天子及其亲眷,还有大臣、世族、富商及平民。次年2月2日,朱棣在新落成的大殿里接受百官朝贺,宣告南京应天府正式成为陪都兼留都。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朝贺大典举行四个月后,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就因雷击引发火灾,群臣纷纷进言,认为这是迁都北京激起天怨民怒而引发的天谴,趁机上奏劝说朱棣还都南京,以顺应天意。朱棣看到这些奏折后勃然大怒,当即下诏将带头者言官萧仪等人处斩以儆效尤,其余主张南迁的朝臣这下只好偃旗息鼓,不敢再针对此事进谏。然而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迁都北京导致朝政中心远离东南经济重心所带来的大量矛盾,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驾崩。皇考还没来得及下葬,之前被其打入大牢的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就被新君朱高炽释放。夏原吉甫一出狱,就立即奏请新君朱高炽还都南京,通过减少漕运费用的方式以解决日益扩大的朝廷财政赤字。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仁德之君,朱高炽继位之初他就下令叫停「 ”下西洋”等大型耗资项目,并下诏停止采购建设材料、扩建北京城等事宜。此后在「 ”还都派”大臣一次又一次进谏中,这位曾经在南京度过十几年监国生涯的新君,对于还都南京的想法日趋鉴定。 从永乐二年被封为太子至永乐十八年返回北京为止,朱高炽一直听从父命留守南京监国。对于后者来说,南京可谓是其「 ”龙兴之地”,况且作为皇帝,朱高炽也确实看出迁都北京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洪熙元年三月,坚定想法的朱高炽下诏将北京改为「 ”行在”,南京重新成为大明首都。为表自己回銮南京的决心,明仁宗令太子朱瞻基南下留守,行使监国大权,心腹太监王景弘则主持修葺南京宫殿事宜,为回銮加以准备。正当朝臣为还都南京而努力时,明仁宗朱高炽却突然病逝。仁宗弥留之际仍不忘还都南京之事,毕竟一旦还都,南北漕运劳役必然减轻,为此他特意留下遗诏,要求新君和众臣务必遵守。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仁宗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仁宗朱高炽在位时期,金陵城地震不断,即便是重新确定南京的「 ”京师”地位,上天也余怒未消,地震频繁发生。这一情况虽未阻止仁宗的回銮决心,却使太子朱瞻基对地震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进而对南京产生了厌恶及抗拒之心。要知道,当初皇太子朱瞻基奉命行使监国大权之时,正是南京地震最为频繁之时,天灾频发给他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如果此时他按照先皇遗命回銮南京,地震又再次爆发,无疑会动摇明宣宗的统治,天下人甚至会怀疑他是无道之君。 需要指出的是,在洪武及永乐两朝,南北两京的地震频率相差无几,人们很难判断何处更适合建立国都,只能从人力消耗的角度来判断,位于东南财政要地、水陆交通发达的南京城显然是国都的最佳选择。然而仁宗朱高炽继位后,东南持续频繁的地震却让人们开始接受北京城是大明国都的最佳选择。与朝臣达成共识的明宣宗朱瞻基,虽然明面上不敢违抗仁宗遗诏放弃回銮,但他却以南京地震频发为由,常年驻留在北京办公,并停止回銮准备工程。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下诏恢复北京「 ”行在六部”职权,大明王朝又回到了北京顺天府有实无名、南京应天府有名无实的两都时代。 事实上,随着时间推移,明宣宗朱瞻基在定都北京一事上的态度日趋坚定。不过他为保持孝子形象,虽然一直没有启程回銮,但始终保留北京的「 ”行在”地位和南京的京师地位。另一方面,朝臣及其亲眷逐渐适应了北方生活,再加上此时回迁南京,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说,蒙古大军还可能会趁虚而入,对大明统治极为不利,所以朱瞻基直到驾崩也没有回銮南京。 宣德十年,年仅九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位,由明宣宗生前指定的杨荣、杨溥、杨士奇三人辅佐朝政。「 ”三杨”作为先帝托孤重臣,自然是采取守成政策,三人皆以保持国政稳定为第一要务,如果此时贸然宣布迁都,无疑会引起各地宗室藩王的猜忌,天下大乱的罪名他们担不起,自然就不会冒如此巨大的政治风险。至于年幼的小皇帝,更不会有先祖那样的魄力,乾纲独断地下诏宣布迁都。六年后,明英宗朱祁镇采纳朝臣请求,以保留南京国都名号空费钱财为由,恢复北京顺天府的国都地位。至此,牵涉大明四代皇帝,历时七十四年的「 ”还都之争”终于宣告落幕。 参考文献: 《明史》《明实录·仁宗实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海湾战争打得最惨的国家 海湾战争打得最惨的国家 经济损失了一半 国土被圈了三分之一下一篇:有没有好看的西方历史书籍 有没有好看的西方历史书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