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杨朱学派与儒家 杨朱学派与儒家 天生的一对「 ”冤家”

导语:杨朱学派与儒学,天生的一对“敌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或许杨朱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一生都没有主动招惹的儒家,竟然在最后给杨朱学派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一、前言 战国初期,华夏大地上,又一颗闪耀的「 ”思想巨星”即将冉冉升起,高高挂于空中,这颗「 ”巨星”便是指的杨朱。 大约在公元前365年,精通道学的杨朱,以其对「 ”道”的独特理解,另辟蹊径,创立了以「 ”

杨朱学派与儒学,天生的一对“敌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 ”或许杨朱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一生都没有主动招惹的儒家,竟然在最后给杨朱学派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一、前言 战国初期,华夏大地上,又一颗闪耀的「 ”思想巨星”即将冉冉升起,高高挂于空中,这颗「 ”巨星”便是指的杨朱。 大约在公元前365年,精通道学的杨朱,以其对「 ”道”的独特理解,另辟蹊径,创立了以「 ”贵己”为核心的杨朱学派。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提出「 ”个人生命权利高于一切”的观点。 并且,当其一建立,马上就有无数有志之士被其理论所深深吸引,纷纷加入到这个新生的团体之中,使其快速壮大起来。 以至于,转瞬间杨朱学派便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 ”大V学派”,与墨家并称为当世显学。 1.0.0 杨朱倡导贵己,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 然,杨朱学派亦强调「 ”人人不利天下,人人不损一毫”,故而杨朱学派弟子基本都重在「 ”清静养生”,不参与世间学派、政治纷争。 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中立性学派,按理说,不会轻易在学术上树立死敌,一般会很和平的发展下去。 但即使是这样,或许杨朱永远都不会想到,一个他一生都没主动招惹的学派——儒家,在其死后,竟然会对杨朱学派进行毁灭性的打击,直至其彻底消亡。 而这又是何故呢?为什么儒家非得对杨朱学派进行攻击呢? 公元前327年左右,儒家亚圣孟子已是到了不惑之年,此时他的治世思想亦是达到了大成之境。 但他正要施展一番抱负之时,却发现在当时,天下早已被杨墨之说所占据,一时间皆传「 ”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 儒家、名家等等其它百家中的一些弟子,也都纷纷放弃原来的学派,毅然加入杨墨学派之中。 面对这样一番景象,孟子想让儒家出头,就必然要运用儒家治世思想,对杨墨两个学派进行反驳,攻击。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朱学派虽然没有主动对儒家进行攻击,但奈何儒家想要出头,就必然要将矛头对向杨朱学派。它们的恩怨也由此开始。 1.0.1 此时天下之言,非杨即墨 那么,孟子是如何反击杨朱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杨儒之「 ”隔空对话” 杨朱曰:「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则天下治矣。” 这句话是杨朱的一种治世理想,他本意是借上古时期大禹与伯成子高的事迹,来阐明如果想要天下安定,那么只需要所有人独立出来,不去损坏天下,也不去为天下贡献自己。 而在这里的天下其实也暗指「 ”天下财物”,杨朱将财物分为个人私有的,与天下人共有的两部分。 其中个人私有的则属于个人,任何外人不得横加干涉夺取;而天下财物则又属于天下人所共有的,这部分则是任何人都不能肆意私自占有的。 杨主认为只要做到了这些,那么天下想不安宁都很难。 而在其中,大家可以看到,杨朱其实是将君王的权力给降低了,君王丧失了天下的拥有权,对人民更多的是一种领导,而不是强制性的奴役。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在几千年前,杨朱就有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十分超前的一种思想。 但以当时的眼光看来,这肯定是不受统治者待见的一种异端思想。 2.0.0 杨朱有个前提,那就是公天下 其中孟子便抓住这一点,他对于杨朱的这种思想,十分的气愤,大骂道:「 ”杨朱取为我,是为无君,实乃禽兽之说也。” 这就是说,孟子认为杨朱的思想是目中无君,大逆不道的表现。 孟子进而提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样的治人观点,并以此衍生出一套从天子到平民百姓的等级制度。 越往上则统治的越多,越往下则越是被统治。而呆在下面的人要本能的服侍上面的人,上面的人则需要体恤下面的人。 2.0.1 儒家强调社会应分等级 毫无疑问,两种思想从本质上就是不可兼容的思想。 杨朱强调个人,强调整个社会是为「 ”公天下”,这势必使得君王的权力要弱化,君王的统治得不到合理化,为统治者所不容。 而孟子则遵从统治者的意志,设定了严格的统治等级制度,让统治者的统治合理化。在此基础上,规定了每个等级的人应该进行的义务。 比如最底层的人民应该服侍君王,而君王则要爱戴人民,实行仁政。 可以看到,杨朱学派是弱化君王,而儒家则是强调君王。两者的本质必然不容,而统治者为了统治的合理性,肯定更加亲耐儒学的等级制度,这样势必会排斥杨朱学说。 而后世也正是这样,在儒学当道之时,杨朱学派理所应当的被作为禽兽之学而被世人所唾弃,最终便慢慢沉寂下去。 2.0.2 杨朱学派在强调个人而弱化君王 杨朱又言:「 ”今吾身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易之;论其安危,一曙之失,终身不复得”。 杨朱此言又是强调一个人生命的珍贵性,就是天子或是整个世界亦不能与之相比。 因为,毕竟当你活着的时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有机会可以享受得到,而当你死去之时,什么权势都是浮云,一切皆为黄土。 在这里,杨朱表达出了对于个体生命权力的高度认可,每个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他人无权剥夺自己的生命,自己也不能为了外物而肆意损害自己的生命。 当然按照杨朱这样的观点发展下去,那么必然到了最后,天子不能号令任何一个人。因为大家的生命都一样可贵,凭什么我要为了你而损害我自己呢? 以今天眼光看来,的确,自己的生命确实应该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毕竟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但在当时看来,必然不可行,不然君王拿什么来御统万民呢? 2.0.3 杨朱认为,个人生命权,至高无上 而孟子对于杨朱贵己的观点,却是十分鄙夷的,正如孟子所曰:「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认为人不应该向杨子那样自私的活着,我们更应该要追求理想,即便是在其中燃烧生命,也要奋不顾身的向前。 对于孟子来说,他更加强调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天下人的好,只要天下人能好,那么就算牺牲我一人之生命,我也愿意。 放在君臣关系之间,孟子提倡,为人臣子应当指出君王的不足,并竭力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臣民。而天下的臣民为了使天下安定,也要心甘情愿被君主所驾驭。 于是孟子又驳斥杨朱曰:「 ”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是说杨子这人自私到了极致,为了全天下人,竟然连一根汗毛都不愿意拔掉。 2.0.4 孟子提倡人应该舍生取义,为了天下而奉献自己 当然这有点断章取义了,但细细考究一番,不难发现,孟子说出此话,同时也说明了儒杨之间不可协调的矛盾。 孟子提倡人人要有为了大义、天下能舍弃自己生命的气魄,只有人人为了天下好,这样天下才能实现大治。 而这些思想在杨朱看来,又是不可想象的,杨朱认为既然有人肯为天下而牺牲自己,那么一定存在为了谋害天下而牺牲自己的人。所以说最好的境界应该是,所有人不为天下损一毫,所有人也不为天下而得一利,这样的天下才是真正的大治。 通过杨朱与孟子的「 ”隔空交谈”,可以看到,杨朱学派与儒家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不可避免矛盾,要阐述一方观点,必然会引出反对另一方。因此儒家与杨朱学派的恩怨亦是不可消除的。 2.0.5 儒杨两派有着最本质的矛盾 三、杨儒学派千年之前的恩怨 杨朱学派所阐述的观点,几乎都被后世的孟子反驳了一遍。而且在公元前310年左右,已过花甲的孟子,终于静下心来,回到了老家,并用余生完成了《孟子》一书。 此书将他对杨朱学派的批判观点都一一记录其中,他希望后世的学者引以为戒,以此来杜绝杨朱思想的死灰复燃。 而后世的儒家也正是通过《孟子》一书了解这杨朱这个学派,自然秉承着孟子的意志,对其施加打压。 尤其是在儒家成为官学之后,杨朱一派更被视为异端学派,被官府公然禁止于社会之上的传播。 儒家赋予社会的道德观念也视这类杨朱之学的人为自私败类,不被世人所尊敬。这又进一步压缩了杨朱学派的民间生存空间。 杨朱就是在儒家这样官方与民间双重打压之下,而最终隐匿于世间。 3.0.0 《孟子》一书是后世文人必读书目,对于杨朱学派观点,很多都继承了孟子所言 当然这也是儒家思想盛行的必然结果,因为两个学派存在最本质的差异。当人人都视儒学为治世良策之际,必然如儒学所倡导那样,积极为天下兴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就从本质上与杨朱学派相违背。杨朱更加倡导一个「 ”人人不利天下,人人不损天下一毫”从而实现大治的社会。 而且历史选择儒家作为官学似乎是必然的,儒家的等级制度除了给统治者的统治以合理性,它所描述的伦理纲常社会,更是方便统治者统治社会。 杨朱学派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反统治意识,统治者选择与其相反的儒家,其寓意似乎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就是希望通过儒家来打压这些不利于统治的异端学说,从而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 而要说杨朱学派败在哪?那就是儒学与统治者共同打压的结果,而杨儒千年之前的恩怨,也随着杨朱学派的消失而告终。 可叹!可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在没有德国大力协助情况下 在没有德国大力协助情况下 轴心国附庸夺取的唯一一座苏联大城市下一篇:求穿越小说要求多一点~~ 求穿越小说要求多一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