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盘点那些在古代是奢侈品,而在现代却是很常见的东西

导语:说起这种如今已经进入普通人家中的“古代奢侈品”,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家常菜”:韭菜。虽然今天的“割韭菜”有一些有趣的含义。但在生产条件有限的古代,“吃韭菜”一度是财富的标准

说起这种如今已经进入普通人家中的“古代奢侈品”,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家常菜”:韭菜。

虽然今天的“割韭菜”有一些有趣的含义。但在生产条件有限的古代,“吃韭菜”一度是财富的标准象征。虽然中国人从西方周年开始就种植韭菜,但产量有限。当它被放在祭祀等仪式上时,它是一种必要和珍贵的菜肴。“冬天吃韭菜”一度是权贵专属。比如西晋著名“首富”石崇,严冬吃韭菜炫富,被关不久:吃的是什么韭菜?明明是韭菜根混着麦苗。能与西晋皇室抗衡的石崇,冬天只能吃“假韭菜”。

甚至在一两个世纪后的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嫔妃们也是奢侈无度,他们那种“每年出几千块钱”的奢侈表现,也不过是在“寒月”里天天吃韭菜而已。到了清初,随着温室栽培技术的提高,北京等大城市的有钱人也借助“窖抗火”来栽培鲜韭菜。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冬天吃韭菜是不容易的,清朝《燕京杂注》中这样描述“价格不便宜”。乾隆皇帝冬天也喜欢把韭菜切成细丝,和米酒一起吃。每天“韭菜是酒”就是皇家待遇。

与韭菜有类似“奢侈”的意思,那就是西瓜。

如果回到一千年前,做一个“吃瓜人”并不容易。宋代以前,中国的西瓜种植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想吃西瓜就得走出西部的阳关。辽金时期,西瓜种植在中原逐渐普及,但元代西瓜仍属于宫廷宴席珍品。每年元朝的端午节,中央政治学院等政府机关都会推出“瓜、西瓜等”去法院。可见当时是珍贵的。

直到明朝,明初朱元璋铁腕农业改革后,瓜果种植和农业技术才在全国范围内强行推广,西瓜种植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甚至“从禁园到田园”。这种曾经的“宫廷奢侈品”已经成为普通人“消暑必备”。即使在明代通俗小说中,“送西瓜”和“吃西瓜”的桥段也大量出现。比如西游记里的孙武空就变成了西瓜钻进黄梅老祖的肚子里,笑喷吃瓜的人。

与这种罕见的西瓜相比,另一种曾经拥有“奢华专属”地位的食物是螃蟹。

然而,螃蟹有一点特别。在古代,螃蟹放在产地不贵。比如北宋时期,浙江、广东沿海地区,两个螃蟹一便士就卖了。但由于交通限制,卖给汴京城的活蟹总是一只。要知道,在公务员优待的北宋,知县的月薪只有12元。宋仁宗有一次一顿饭吃了二十八只螃蟹,相当于在知县两个多月的工资。得知“市场价”后,一向标榜节俭的“任君”当场深深心疼。

发展到明朝的时候,螃蟹的“高价值”并没有一次改变。直到万历初年,明朝学者谢才感慨地说,基本上只有鸡鸭鹅,螃蟹就更不用说了,鱼是“稀罕货”。然而,不到20年,北京的市场上就挤满了螃蟹,比猪肉还便宜。买得起猪肉的人,用一点闲钱也能尝一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观,是因为明朝城市经济发达,尤其是明朝中叶以来,北京等大城市的副食消费也比较火爆。明代大学生余叹了口气,说北京卖肉卖酱的都是“百万资产”。比“穷阁老”还有钱。当然,螃蟹贸易更受欢迎。其次,由于明代交通发达,与首都毗邻的山东省水路较多,如大运河、大小清河、胶莱运河等。曾经北方少见的螃蟹,每年都沿着这些线路源源不断地运进北京,最后螃蟹被称为“亲民价”。

螃蟹社会地位变化的背后,是一个极其直观的中国古代生产发展和经济地图变化的缩影。

成分中,要说最长期的“硬通货”,那就是辣椒。胡椒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汉代传入中国,但一直作为药材使用,在唐代成为配料,但价格极其昂贵。往往只有“贵人待山珍海味”才会给“胡适”抹上胡椒粉。在长安俚语里,“辣椒八百石”也是用来嘲讽别人有钱的。同时在欧洲,辣椒被直接用作货币。欧洲商船购买货物时,往往直接用胡椒支付。连装胡椒的“胡椒包”都叫钱包。

所以,古代吃货在今天烧烤摊上“撒辣椒面”的场景就是撒钱。

直到明朝隆庆开埠闭关,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在国际市场上大卖,换取了大量的东南亚辣椒,并在海南、云南等地大量种植辣椒,辣椒价格逐渐“低迷”。用李时珍的话来说,唐宋时期贵族专用的辣椒,是16世纪末“遍布中国的美食,是日常用品”。当然,当时价格不低。比如明代小说《金瓶梅》中的李瓶儿,再婚西门庆时嫁妆里有“八十斤辣椒”——一大笔钱。

说了几个“吃”的东西,再看“用”。讨论“中国古代奢侈品”,第一个是肥皂。

肥皂,中国古代称为“浴豆”,不是现代的“化学肥皂”。当时的“浴豆”是将洗净的猪胰腺磨成糊状,加入豆粉和各种香料制成的。它看起来像豆子,闻起来很香。不看复杂的制作工艺,只看这些材料,就知道古代贵。魏晋南北朝时期,“浴豆”是皇室专用的。东晋出身的王敦娶了一位公主。新婚之夜,他被要求用浴豆洗手。他不知道这件事,误以为是洞房前的甜点。他捡起来,当场吃光了。

我连王敦都不认识,可见这“古皂”有多值钱。

明清时期,“浴豆”又称“胰脏”,应用广泛。北京的“和香楼”、“华汉冲”等店以经营“胰腺”而闻名。但顾客大多是富裕家庭。普通人呢?根据《本草纲目》等经典,洗基本上是用碱来做的。

相对于这种“误食甜品”的日用品,另一种在古代曾经是高门槛的日用品:纸。

虽然中国在汉代发明了造纸术,但是纸张的出现也降低了书写的成本。但是纸的价格不便宜。比如宋代,对于那些享受高薪的文人来说,“用纸”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爱喝酒的欧阳修叹了口气说:“学书要纸,喝酒要钱”。宋朝有一位名叫张文正的书法家,他卖了三百万家产来买纸。有宋代人写的诗,感觉“造纸如造水”。这张纸,我真的买不起。

直到明初,纸还不是一个便宜的东西:明成祖朱元璋在位时,国子监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和书法用纸,每个月都要一张张回收。敢扔纸?最轻的被打。在“任绪安”统治时期,明宫燃放鞭炮,不允许用新纸制作鞭炮和烟花。旧纸必须保存起来——因为太贵了。

然而,随着明代造纸技术的发展,从15世纪末开始,纸张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江西、浙江等地成为重要的造纸重镇,平价纸层出不穷。明朝的“宫廷烟花”都是弘治时期的新纸做的,而且都是用足够的管子做的,每年春节都很华丽。精美的纸质贺卡也成为明朝人前来送礼的必需品。

这时候就没有人会因为“乱用纸”而像明初那样挨打了:16世纪时,2000张“台湾连纸”的价格只相当于一匹亚麻布。五十张“皱纹纸”可以换一斤香油。明清时期,如果有哪个学者感叹自己买不起像宋朝人那样的纸?肯定会引起笑声。明清时期,书业发达,文化繁荣,纸张“价格下降”,默默帮衬。

即使是贴近百姓的中国纸,也吸引着外国人的羡慕。当时的欧洲造纸工业只能生产粗硬的草纸。所以从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等国开始进口中国纸,比如“亲民价”的中国壁纸,一度在欧洲引起高价哄抢,长期属于贵族。

到了18世纪,法国人有了更活跃的思维:与其建造,不如购买。清朝乾隆年间,法国财政大臣杜尔戈赋予传教士一项特殊任务,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在中国“搬运”造纸术。欧洲造纸业才产生了大量精美的白皮书。曾经很贵的中国纸,终于变成了欧洲的“亲民”。参考以下欧洲工业革命的繁荣景象,看似无足轻重的“中国纸”也意义重大。从“奢侈品”到“国内外日用品”的这个过程,见证了产业创新的意义,还有多少发展留在其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卫青如若还在世,汉武帝还会不会杀两个女儿?下一篇:大唐第一私盐贩子黄巢,揭秘其过山车般的人生

文章评论

  • 北挽

    古代的奢侈品在现代已经变得十分平凡,时光的变迁让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