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唐太宗纵囚”事件是怎么回事?欧阳修为此写下《纵囚论》

导语:唐太宗下狱事件是历史上的美谈,他以仁慈感化死囚,改造了犯人,但也有历史学家质疑其中的真相。唐太宗的好名声渴望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只是用自己一时的情绪和兴趣来赏罚,根本不关注国家法律。

今天,边肖为大家准备了:“唐太宗下狱”事件。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唐太宗的武功在文治上,古往今来。唐太宗的心胸和气魄是有目共睹的。唐太宗开创的“天可汗时代”,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豪。在千年“天帝”唐太宗身边,历史上有过很多让人感到幸福的故事。

其中“唐太宗下狱”事件更是让人敬佩。

李世民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像爱孩子一样爱人民。他一生主张慎刑,甚至对依法被判死刑的犯人也是如此。

贞观六年冬,大理寺祭奠太宗,说是明年秋天有390个犯人入狱,要审问,但这些人担心家里父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还没有妥善安置,日夜哭泣。有关官员想尽办法让他们不哭了,建议提前处罚。唐太宗看了卷子,沉思了一下,最后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下令把所有的犯人放回家一个月,等他们把好事处理完了,他就自动回来受罚。

消息一出,老百姓被皇帝的仁慈感动了,但都担心这些死囚再也回不来了,危害社会。那一年的元宵节是死囚回来报到的日子,390名死囚中有很多人实际上回到了监狱。唐太宗见他们都是忠厚老实的,就下诏救死这些俘虏,改流放。

必须明确的是,这个故事不是杜撰的,而是可以在《资同治鉴》和《新唐书》中找到的。

“唐太宗囚禁犯人”的行动被老百姓彻底信服,也作为历史上的美谈流传下来。大家都称赞太宗的仁义,使他改造了犯人。

白居易在《七德舞》一诗中赞道:“三千名女子从宫中释放,四百名死囚入狱。”

但是,无论如何,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逃避死亡。死囚出狱后,都自动自觉地回到监狱被引向死亡,总让人觉得事情不对劲

可信,好像历史学家在编故事。《新唐书》的编撰者欧阳修相信事情的真相,但认为其中有很深的水。欧阳修专门写了一篇《论犯人》,把里面的水分暴露出来。欧阳修说:“对于君子,可以给予信仰;对于反派,只能惩罚。

被判死刑的是罪大恶极的人,是反派中的反派。对于绅士来说,很多人宁愿死于正义,也不愿活在屈辱中,但他们仍然十分难以将死亡视为自己的;死刑犯是反派的反派,容易死是不合理的。"

欧阳修做了一个假设。他说:“有些人认为,罪大恶极的死囚确实是反派中的反派。这些反派中的反派,都受到了唐太宗的恩情影响,都成了老实忠厚的君子。然而,这种善良以难以置信的深度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真正的情况无非是唐太宗有意作秀,与犯人达成默契:如果他被释放,他必须回来,如果他回来,他一定会原谅自己的罪行。最后一起唱,欺骗世界。唐太宗能得贤君之名;囚徒可以生存,可以重生,可以双赢,可以一拍即合。只有这样,怎么会有善良和正直?”

欧阳修的结论是:“太宗这样做,所以要了这个名字。”欧阳修的论断得到了清代大学者王夫之的呼应。王夫之的分析:死囚一个个回到监狱,不是因为什么影响,而是因为根本逃不掉。

王夫之指出,唐太宗统治时期,法律严格,乡民之间,石和吴坐在一起互相保护,宗族的亲属住在一起。他们不能去北方的胡和南方的广东。囚犯可以逃一段时间,但不能逃一辈子,和尚和寺庙。

所以王夫之说:“古不见者,必尴尬;争荣者必诈。”也就是说,“纵囚”这件事是违背常理的,肯定有猫腻。

欧阳修、王夫之质疑理由充分。

试想一下,既然唐太宗能有如此大的能力以善心感化死囚,为什么贞观六年后中国还有这么多人敢犯死罪?

他们以前不是受过皇帝的德行影响吗?欧阳修指责唐太宗“好名声”,但他真的没有冤枉他。

《子·同治鉴》卷一九二有个故事:右卫司令孙顺德收受他人贿赂。唐太宗说:“孙龙顺德真的能利国利民。我愿意和他分享国库。还有必要冒险和贪婪吗?”以孙强顺德早年为战场立下汗马功劳为由,不追究责任,在庙里送了几十匹帛。大理邵青作为一个严肃的国家法纪,勇敢地站出来说:“孙强顺德贪得无厌,罪孽深重。你为什么给他丝绸?”唐太宗郑重其事地说:“孙强顺德是个血淋淋的人。对他来说,被丝羞辱比被惩罚更糟糕。如果他不知道羞耻,他就相当于一只动物。杀人有什么好处?”

看,唐太宗用人治忽悠法治,为所欲为。他只是用自己一时的情绪和兴趣来赏罚,根本不关注国家法律。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好名声。

如果说孙强顺德的业绩痕迹不明显,那我们来看看《贞观政要》里记载的一件事: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灾。唐太宗入园观苗,见蝗虫,眼疾手快。他甚至抓了几个,拿在手里,嘴里说:“人们靠大米为生,但你们这些害虫把大米都吃光了,这对人民的生活有害。人怎么了?都是我的错。如果你真的有灵性,那就来我的胃,吞噬我的心。不要伤害我的人民。”我一抬头,就想往肚子里吞几只蝗虫。左右官员急忙拦住我说:“陛下,你不能吞下去。如果吞进肚子里,一定会出事!”唐太宗平静地说:“我只是希望把灾难转移到我的肚子里。”张开嘴吞下蝗虫。

爱民吞蝗,这个表现太过分了。

林明云识破了清朝唐太宗的诡计,厉声说道:“余昌说,唐太宗上元吃蝗虫的一定不是真蝗虫,那么真蝗虫能吞下去吗?”或者用纸莎草把它剪成蝗虫的形状,然后许愿,忽悠你的眼睛和耳朵。"

总之,唐太宗对“好名”的渴望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

《子·同治鉴》卷一百九十三《唐吉九》也说:九月,太宗建仁寿宫,改名九成宫。然后,我们还要修洛阳宫。民政部代周部长劝道:“天下刚乱,民不聊生,国库空空虚。如果还是要盖一栋大楼,还要继续盖,那国家财政就亏空跑不了了!”唐太宗立即声明:“我和戴周没有任何亲戚,但他们可以对国家如此忠诚,无所不知。他们应该被提升到更高的级别并得到奖励。”过了一段时间,他命令大宗师窦勋继续修建洛阳宫。鼻窦?凿池造山,雕琢华。唐太宗觉得太贵,当即下令拆宫,免去窦勋官职。

此外,唐太宗担心自己的名声在背后受损,特地向研究国家历史的隋良和方索要手稿,这已成为一个永恒的丑闻。

难怪历史学家黄永年说:“旧史书,包括新旧唐书和通鉴,都极力吹嘘唐太宗和所谓的“贞观之治”,即最近的通史和隋唐史,还是这个样子。这其实是被唐人编辑的《唐太宗实录》和国史蒙蔽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3871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康同璧 康圣人康有为的六个子女,大多定居海外,两个女儿最“有为”!下一篇:康有为书法 康晓峰: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