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一天之内能两次让曹操中计的谋士,李孚怎么不出名?

导语:李福是三国时期最机智的谋士之一,他在邺城之战中两次让曹操上当,被誉为三国中最机智的谋士。他的智慧和勇气让他成为曹操的部下,活到70多岁。

在漫长的历史中,李福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那么你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我会分小系列给大家讲解。

三国英雄中,曹操不愧为持有一流水准。他在东汉末年乱世崛起,逐渐由弱变强,击败袁绍、吕布、陶谦、刘表、张鲁、马超等诸多强敌,统一中原,独霸长江以北地区,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武力集团。如果没有司马懿的篡位,按照曹魏的发展势头,魏国肯定会成为另一个统一的王朝。

曹操狡猾聪明,被称为“奸夫一代”。诸葛亮被称为“万世之龙”,他钦佩曹操的才华,感叹自己,称赞“曹曹植的计谋是别人独有的,他的战斗就像《师表》中的孙吴一样”,认为曹操的才华可以与孙吴相比。

然而,世界之外还有人。曹操虽然才华出众,但并不是天下无敌。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操在仕途上已经被别人骗了。邺城之战,一个叫李福的谋士,一天之内两次让曹操上当,被称为三国中最机智的谋士。

曹操打败袁绍后,袁绍的势力并没有完全消灭,他留下的袁家军被他的三个儿子袁尚、袁Xi和袁谭瓜分了。这三个人虽然是兄弟,但彼此不和。他们互相支配,继续对抗曹操。

建安九年正月,曹操率军渡黄河入河北,力图歼灭三原之军。目前,袁的三个兄弟还在打得不可开交。袁尚领兵离开家乡邺城,攻打袁谭。曹操主动出击,立即出兵邺城,以脱袁尚的大后方。

邺城守将,名沈沛,沈沛原是袁绍主要谋士之一。袁绍死后,为袁尚效力。沈沛是一个刚烈老实坦白,忠于袁氏集团的人,之前也见过曹操多次。这一次,双方又见面了。沈沛一方面派人向袁尚求助,调兵遣将,另一方面整顿吏治,修城,立志与邺城共存亡。

当时邺城是北方重要的城镇。城市很高,防御很强。沈沛打架很厉害。曹操几次指挥军队强攻,但伤亡惨重,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曹操立即改变策略,将强攻变为长围长围,因为毕竟邺城的兵力和粮食极其有限,只要切断内外联系,邺城守军的粮食就完全得不到保障,难以支撑。

曹操命令士兵们在邺城周围挖一条40英里长的壕沟,把它倒进河里。曹骏在邺城周围扎营,日夜巡逻,如铁桶般围住邺城。整只鸟不能飞,但水不能溅进来。袁尚看到邺城形势危急,听到消息后迅速率领数万大军回援邺城。

袁尚想让沈沛同时出兵,内外夹击,谁也破不了包围圈入城。他的谋士李福自告奋勇去当送信人,把信送到城里。在半信半疑的人眼里,李福出发时只有三个随从。

李福足智多谋。他穿着曹骏的官服,骑着一匹用大绳大棒扎着的大马,假装是曹魏的巡视员,一边“巡逻”一边比划着来到曹魏的大营。

李福的气势真的杀了曹军,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巡视员”会是敌特,他也不可能有什么期待。李福来到军门最后一道防线,故意暴怒。他把负责守卫的曹军士兵捆起来,给了他们一根棍子,没有一个曹军士兵敢回答。

李福信来到城下,高呼与城中百姓取得联系,在曹军将士的注视下入城。曹军不知道自己上当了,急忙向曹操报告。曹操还是没当回事,说:“放他进来容易放他出去难。”。

李福与城中守军约定了进攻日期,准备出城。因为城里缺少食物,他要求驻军从城里释放1000多名妇女、儿童、老人和虚弱的人来谋生。曹操听到消息,见有老弱病残之人,就让守军放走一条路,让这些人出包围圈。他万万没想到,李福也换上了百姓的衣服和他们混在一起,成功地混进了包围圈,顺利地出城了。

邺城之战虽然以袁尚战败告终,但李福表现出了极大的智慧和勇气,足以称得上三国最机智的谋士。袁尚倒台后,曹操专门招募了李福,并任命他为李思的队长。李福活到了70多岁,安详辞世。想了解更多关于李福的史实,请阅读经典历史书《白话文三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461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揭秘:历史上的窦宪“勒石燕然”是怎么回事?下一篇:魏延发动兵变时姜维袖手旁观,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