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怒族 怒族简介

导语:怒族简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怒族简介怒族简介怒族是云南古老的民族之一。怒族有27万多人,是我国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除了少数居住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吐尔乡的人外,大部分分布在怒江彝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公山三县,断断续续绵延500多公里,直到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

怒族简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怒族简介

怒族简介

怒族是云南古老的民族之一。怒族有27万多人,是我国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除了少数居住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吐尔乡的人外,大部分分布在怒江彝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公山三县,断断续续绵延500多公里,直到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华容乡南端,与彝族、藏族、白族共同生活。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怒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怒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解放后使用汉语。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奉万物有灵论。有些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怒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怒族历史

怒族是生活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民族之一。它们有两种不同的来源。居住在福贡和公山的怒族是该地区最早的土著。他们自称“阿奴”、“阿龙”;生活在碧江、泸水的怒族从丽江、剑川以东迁徙而来,自称“怒族苏”,这与生活在凉山的彝族有着很深的关系。在长期的交流中,这两个群体相互融合,逐渐在怒江地区形成了一个民族。过去,怒江的肆虐阻断了怒族与外界的联系。他们依靠绳索和独木舟过河非常危险,因此社会和经济发展缓慢且不平衡。20世纪中叶,一些地区仍有许多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近几十年来,钢索桥穿越滚滚怒江,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打通了怒江地区,怒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怒族音乐

怒族有1.8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等县。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没有自己的文字。怒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

怒族的神话传说和诗歌特别丰富,传说和诗歌往往是即兴表达的。舞蹈和乐器的表演也充满了民族特色。

怒族礼仪

怒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全村都会奉献最好的游戏。只要客人进屋,主妇就会尽快为客人做好好吃的,同时送上两块石头,中间夹一个煎蛋或烤猪肉。两个蛋糕象征夫妻,中间的鸡蛋或肉象征兴旺的后代,最后主人会和客人一起喝“同心酒”。

怒族庆典

怒族的传统节日有元旦、花节、谷神节、山林节,其中元旦节日气氛最浓,隆重而朴素。农历腊月末,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清除壁炉的积灰,用松枝装饰门面,并在地面、炊具器皿、各种用具上铺上一层绿色的松毛,象征去旧迎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在新年的第一天清晨,年轻的男孩们应该打打井来获得幸运的水,并向他们的长辈致敬,他们应该拿出酒、山茶花和大麻花来招待他们。第一顿煮熟的饭,应该给牛和狗一个面包和肉汤。因为牛不吃肉,主人应该用手掰开牛的嘴唇,把它倒进去。过年的时候杀猪宰羊,要互相送礼,邀请村里的亲戚朋友一起吃饭,享受丰富的美食美酒。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公山的怒族都会庆祝盛大的传统节日——花节。

关于花节的由来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勤劳、聪明、美丽的姑娘阿荣,她不辞辛苦地劈开高黎贡山,引来泉水,浇灌了常年干旱贫瘠的女甲山,把海峡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把荒山变成了绿野。然而,她在高黎贡山的山洞里被可恶的首领烧死了。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十五,也就是三月的春天。怒江两岸百花齐放。为了纪念阿荣,怒族把这一天定为花节,以纪念他们崇敬和热爱的阿荣。

节前,选择几个钟乳石洞作为仙人洞。节日一大早,怒族就穿上最好的衣服,带着准备好的祭品和野炊,捧着一束束鲜花,到村子附近的山洞里祭拜他们的英雄——“仙女”——阿荣,举行聚餐和各种文娱活动。人们吃喝玩乐,载歌载舞,整个山谷沉浸在简单而隆重的节日气氛中。

怒族婚俗

怒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怒族的家庭有自己的特点。

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会自由。但是,在正式的婚姻中,男方要求媒人带酒到女方家里做媒人。婚姻最终由父母决定。

云南怒族的男孩和女孩都喜欢弹弦乐。他们经常在小河和山坡旁,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情感,倾诉对亲人的爱。

年轻人和女孩相恋后,他们背着阿爸、AMA和长辈,用一串字约会,互相赠送信物。年轻人给了女孩一根自制的线,而女孩给了她心上人一个自己绣的花烟袋。细绳和烟袋上有记号,表示真挚的爱,永不变心。感情深厚的年轻男女还送对方一束剪发珍惜,以示生死与共。

女主迎亲时,婚礼非常热闹。年轻人弹弦乐、弹琵琶、跳琵琶或跳钢管舞,而老年人则唱婚礼歌曲来祝福新婚夫妇。婚宴是所有仪式中最大的宴会。结婚前,新郎要带猪肉、大米等东西到岳父家帮忙砍柴种地,然后举行婚宴。举行婚宴时,不仅要酒肉丰盛,还要布置场地。到时候新郎新娘会一起喝婚礼敬酒,姑娘们会朝他们扔面粉表示好运。

结婚后,男人在父母家附近盖新房,和父母分开。但是,小家庭在生产生活中仍然有义务与父母和整个家庭相互培养、相互帮助。公山怒族有男人依靠妻子生活的习俗。

怒族服饰

怒族女子擅长织麻布,所以怒族男女都喜欢穿用麻布织成的衣服。成年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戴弯刀。中老年怒族男女穿布绑腿和小腿。女性一般穿亚麻长袍,开襟,宽胸,长至脚踝。他们在衣服前后的接口处加了很多花边,头胸上戴珊瑚、玛瑙、贝壳、珠子等装饰品,耳朵上戴铜环。年轻女孩喜欢在亚麻长袍的外面系上围裙,在衣服的侧面绣上各种花边。公山怒族只佩戴胸饰。公山地区的怒族妇女穿布长袍,而年轻女孩穿围裙和方巾。

怒族餐饮

怒族习惯在日食时吃两顿饭。它的主食大部分是玉米。玉米的吃法逐渐从爆米花发展到煮糯米、米粥、年糕,其中以石糕最有特色。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瓜豆、辣椒等。每年的五六月份都要在山上采集野菜。竹笋、野百合、各种块根和蕨类植物,以及生姜、洋葱、辣椒等。淀粉基植物作为谷物或面粉食用。

肉来自牛、猪、鸡、狗和羊,它们经常被用来捕鱼和打猎。怒族男子成年后开始捕鱼和狩猎。他们经常捕猎的野生动物包括野牛、野猪、鹿麂、岩羊和野鸡。怒族人吃狗肉并不常见。孩子也要禁食熊肉、老虎肉和貘肉、鸡爪和鸡血。

女性在40岁之前不吃心肺。喜欢吃漆油,经常用漆油焖鸡和烤羊肉。擅长酿酒。公山怒族的甜酒是最有特色的。饮用时,对蜜蜂来说是氤氲的,醇厚、甘甜、开胃可口。男女都可以酗酒,喝酒一定要唱歌,喝酒一定要喝醉。怒族饮茶是一种模仿藏族酥油茶制作的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体弱者的滋补品。

典型的食物有:漆油焖鸡、烤羊肚、漆油茶、甜酒等。

怒族建筑

“怒族居山顶”“覆竹为屋,织竹为墙”,这是古代对怒族生活的描述。

怒族房屋多为干柱式,多依山而建。木屋和竹楼主要有两种。公山地区的怒族居住在木屋或半土墙半木屋里。这种房子比较大,通常以一堆原木为墙,屋顶用薄石板覆盖。石板约0.5平方米,由屋檐铺成。第一片平铺,第二片压在第一片的顶部,第三片压在第二片的顶部...一直到屋顶;福贡、泸水地区的怒族居住在竹楼里。这种房子比较矮,所以经常被用作外墙和隔墙,并用木板或石板覆盖。一般这两栋房子都是两层,上面一层又分了两个房间,服务外面的客人,还配有壁炉。壁炉上放着铁三脚架或石头三脚架来做饭。里间是卧室和储藏室;在楼下存放农具、杂物或关闭牲畜。楼板由木板或竹条制成,可以铺设在坡地上的许多木桩上。这些木桩和木柱像几千英尺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子。因此,人们常常称这种房子为“千尺落地的房子”。

怒族习俗

按照怒族的礼仪,去怒族人家做客,应该带一些烟和酒作为礼物。客人不接受同心酒,对怒族同胞是不礼貌的,会失去怒族同胞的信任。壁炉上方的神龛不能坐也不能经过。忌讳别人践踏自己的影子。

孩子要禁食熊、虎和貘、鸡爪和鸡血,女性在40岁之前不要吃心肺。

怒族宗教

在宗教信仰方面,怒族仍然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当遭受疾病和灾难时,他们应该进行巫术和祭祀活动,如杀死动物和祭祀鬼魂。所有氏族的名字都用一种动物来标记,在关于氏族起源的传说中,标记氏族名称的动物被认为与自己的氏族同源或有特殊的亲缘关系,这显然表明了图腾崇拜的遗存。例如,住在碧江县第一区九个村的“霍都人”也被称为“别阿奇”。“别一”是“蜂”的意思,“齐”是“族”的意思,是“蜂族”的意思。相传他的祖先毛颖冲,从一群从天而降的蜜蜂变成了一个女人。也有人说蜜蜂与蛇交配,生下了茅颖作为祖先。比如“霍达人”,也叫“拉升”“腊”意为“虎”,意为“虎族”。传说“霍达人”是老虎的后代,所以说“老虎不吃老虎人”。有些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苗族简介 苗族简介下一篇:门巴 门巴族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