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题临安郎古诗 北宋皇帝逃亡有关的古诗

导语:《题临安郎古诗》是北宋皇帝赵匡胤逃亡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家国离愁的深切感受。这首诗以婉转悲怆的笔调,描绘了皇帝离开故园、逃离战火的心境,展现了一个追求安定和和平的统治者的真情实感。

目录导航:

  1. 题临安郎古诗
  2. 伤田家古诗
  3. 众好汉江州劫法场原文
  4. 五月即事古诗
  5. 关于“浪迹天涯”的古诗有哪些
题临安郎古诗

题临安邸

林升〔宋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及注释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注释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伤田家古诗

伤田家

唐 ·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译文:

二月还未开始养蚕,就已成为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新谷已忍痛卖出。这是用刀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的烛火。不照那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众好汉江州劫法场原文

宋江醉酒浔阳楼上题反诗,被黄文炳发现,下入死牢。蔡知府认为黄文炳言之有理,连夜修书命戴宗送往东京。戴宗乘机上了梁山泊找吴用商议救宋江之策。

吴用扯开蔡知府给蔡太师的信,上面写道∶“拿得应童谣题反诗的山东宋江,监收在牢,听候施行,梁山泊晁盖起梁山兵马,攻打江州,梁山泊众好汉立即打点出发。快到江州时,听说宋江、戴宗就要问斩。吴用和晁盖让众家兄弟和喽罗打扮成商贩、卖艺的、乞丐等,拥进城去,混在人群中,围立在法场四周。劫了法场,救下宋江,后来李俊,李立,薛永,张横,张顺以及穆家二兄弟一同来帮忙,29条好汉在白龙庙聚义。

第二天晚上三更时分,薛永和白胜按事先约定,在城墙上挂出白带子为信号。大门开了,晁盖、宋江等呐喊着杀了进去,见一个杀一个,顷刻间全杀光了,财物也搬了出去。放火烧了黄文炳家,张顺活捉黄文炳。黄文炳知道难以活命,只求速死,免得受罪。宋江问∶“哪位弟兄替我下手?”李逵道∶“我来收拾这个东西。这家伙长得挺肥的,倒好烤着吃。”他拿起尖刀,一刀要了黄文炳的命。

1、出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2、《水浒传》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和长篇小说已经很接近。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3、《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宋江、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五月即事古诗

《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德佑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著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翻译】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关于“浪迹天涯”的古诗有哪些

说起关于浪迹天涯的古诗,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了。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元曲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没有一个秋字,却处处渗透着悲凉的秋意,最后一句一锤定音,抒发了旅途中人在天涯的悲伤情绪。

另外,还有宋代苏东坡的《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他在官场上备受打击,心中愤愤不平,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借酒销愁。他厌倦了世间的一切尔虞我诈,表现出了强烈的出世的想法,甚至想到了坐上小舟从此离去,在江海上度过余生。

据说,他写完这首词,负责监督他的官员以为他真的要逃亡了,还特意派人来打探消息,却看到东坡已是鼾声如雷了。

还有韦庄的《东阳酒家赠别二绝句》

送君同上酒家楼,酩酊翻成一笑休。

正是落花饶怅望,醉乡前路莫回头。

天涯方叹异乡身,又向天涯别故人。
明日五更孤店月,醉醒何处泪沾巾。

韦庄是唐末著名诗人,他的大半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他写过很多浪迹天涯和赠别题材的诗作,这是其中的两首。

作者在酒楼上与好友痛饮一番,从此告别。醒酒之时,已在客店里,五更天就要赶路了,想到身在天涯,壮志未酬,不禁痛哭流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685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玉书堂是什么地方?下一篇:刘诗诗和宋轶的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