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五代十国的国主是皇帝吗 五代十国开国皇帝都是

导语: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建立的政权称为国,国主称为皇帝。这些开国皇帝多数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但由于时局动荡,很少有能够维持长久统治的。

目录导航:

  1. 五代十国的国主是皇帝吗
  2.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开国皇帝
  3. 五代十国各个起源
  4. 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5. 后汉皇帝排名
  6. 五代十国第一位君主
  7. 五代十国前蜀国的建立者王建简介有哪些呢
五代十国国主皇帝

吴越国始于907年钱镠受后梁封吴越王,978年被宋所灭,存在72年,产生5位皇帝。

五代十国的国主可以算是皇帝

在历史上,南北朝 南朝的陈后主(陈叔宝)臣服于隋朝,称国主

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和他父亲李璟都为后周的属国 ,自称江南国主

上面有人说:宋仁宗时期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被赐姓赵,未果,重新称帝,不能算是国主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开国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

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从此天子称为皇帝。至我国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语已经很常见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嬴政(汉族)

汉朝(前202年——220年),刘邦(汉族)

三国魏(220年——226年),曹丕(汉族)

三国蜀(221年——223年),刘备(汉族)

三国吴(222年——252年),孙权(汉族)

晋朝(265年——420年),司马炎(汉族)

十六国成汉(304年——347年),李雄(汉族)

十六国前赵(304年——329年),刘渊(匈奴族)

十六国后赵(319年——351年),石勒(羯族)

十六国前凉(300年——386年),张轨(汉族)

十六国后凉(386年——403年),吕光(氐族)

十六国南凉(397年——414年),拓跋乌孤(鲜卑族)

十六国西凉(400年——421年),李皓(汉族)

十六国北凉(397年——460年),段业(匈奴族)

十六国前燕(285年——370年),慕容廆(鲜卑族)

十六国后燕(384年——409年),慕容垂(鲜卑族)

十六国南燕(398年——410年),慕容德(鲜卑族)

十六国北燕(409年——436年),冯跋(汉族)

十六国前秦(350年——394年),苻洪(氐族)

十六国后秦(384年——417年),姚苌(羌族)

十六国西秦(385年——431年),乞伏国仁(鲜卑族)

十六国胡夏(407年——431年),赫连勃勃(匈奴族)

南北朝宋国(420年——479年),刘裕(汉族)

南北朝齐国(479年——502年),萧道成(汉族)

南北朝梁国(502年——557年),萧衍(汉族)

南北朝陈国(557年——589年),陈霸先(汉族)

南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珪(鲜卑族)

南北朝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鲜卑族)

南北朝北齐(550年——559年),高洋(汉族)

南北朝西魏(535年——556年),元宝炬(鲜卑族)

南北朝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鲜卑族)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汉族)

唐朝(618年——907年),李渊(汉族)

五代十国后梁(907年——923年),朱温(汉族)

五代十国后唐(923年——936年),李存勖(汉族)

五代十国后晋(936年——947年),石敬瑭(汉族)

五代十国后汉(947年——950年),刘知远(汉族)

五代十国后周(951年——960年),郭威(汉族)

五代十国前蜀(907年——925年),王建(同名同姓人物,汉族)

五代十国后蜀(934年——965年),孟知祥(汉族)

五代十国吴国(904年——937年),杨行密(汉族)

五代十国南唐(937年——975年),李昪(汉族)

五代十国吴越(904年——978年),钱镠(汉族)

五代十国闽国(909年——945年),王审知(汉族)

五代十国楚国(897年——951年),马殷(汉族)

五代十国南汉(911年——971年),刘隐(汉族)

五代十国荆南(907年——963年),高季兴(汉族)

五代十国北汉(951年——982年),刘旻(汉族)

高丽王朝(918年——1392年),王建(同名同姓人物,朝鲜族)

大理国(937年——1253年),段思平(白族)

辽朝(907年——1123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宋朝(960年——1279年),赵匡胤(汉族)

西夏国(1038年——1227年),李元昊(羌族)

金朝(1115年——1234年),完颜旻(满族)

元朝(1206年——1388年),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族)

明朝(1368年——1662年),朱元璋(汉族)

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李成桂(朝鲜族)

清朝(1616年——1911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满族)

既然说是开国皇帝,那就要从秦始皇开始,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以前的只称之为“王”或者“天子“。

秦朝,开国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没有庙号年号和谥号。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新朝,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王莽。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

曹魏,开国皇帝曹丕,谥号文皇帝。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谥号昭烈帝。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谥号大皇帝。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谥号武皇帝。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宋武帝。

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梁武帝。

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道武帝。

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由于西魏权力一直在宇文泰把持之下,所以它的开国皇帝不说也罢,同理东魏。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东魏权臣高欢之子。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高祖。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庙号太祖。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庙号庄宗。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庙号高祖。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庙号高祖。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庙号太祖。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庙号太祖。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庙号高宗。

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

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庙号世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庙号太祖,年号洪武。

清朝,这个复杂点。其前身后金,开国君主(汗)为努尔哈赤,后来被追谥为清太祖。年号天命。清朝第一个皇帝是皇太极,庙号太宗,年号有天聪、建立清后改年号崇德。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是福临,庙号世祖,年号顺治。


1、夏朝:启

2、商朝:汤

3、周朝:周文王姬昌

4、秦朝:秦始皇嬴政

5、西楚:项羽

6、西汉:刘邦

7、新朝:王莽

8、玄汉:刘玄

9、东汉:刘秀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 三国魏:高皇帝曹腾 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 三国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

11、晋朝: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高祖/宣皇帝司马懿

12、隋朝:隋文帝杨坚

13、唐朝:唐高祖李渊

14、五代

后梁 :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后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后晋: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后汉: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后周: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15、宋朝:宋太祖赵匡胤

16、元朝: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17、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18、清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五代十国各个起源

五代十国形成的历史根源是唐朝中期以来形成的藩镇割据。 历史影响:五代十国的割据和战争状态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时期之一,几十年间,诸候林立,皇帝象走马灯一样上位,人民生活困苦。五代十国包括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等五个国家。同一时期,南方地区还包括前蜀,后蜀,南吴,闽,南唐,吴越,楚,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公元907一公元979年)时期,最终北宋结束中国历史上又一分裂割据局面。

唐朝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地方开始出现藩镇割握局面。地方节度使拥有地方军政财大权,职务由儿子和部将继位,皇帝无权干涉。黄巢起义扫荡了唐朝中央世族和地方势力。各地节度使权力做大,唐朝失去对地方控制,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公元907年,梁王朱全忠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定都开封,史称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各开国君主几乎都是出身于唐朝的节度使,在政权形式等方面仍沿习唐朝制度。这一时期,唐定难军节度使(西夏)和静海军节度使(交趾)也独立出去。

后梁建立者朱温原先是唐朝宣武节度使(黄巢部将),投唐后赐名朱全忠,封爵梁王。朱温并没有忠于唐朝,他以徐州为中心,经过一番努力统一黄河流域,取唐而代之,成为中原正统。

朱温晚年被儿子杀死,唐唐存在十六年。公元923年,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唐,史称后唐,定都洛阳。后唐存在十四年,被后晋取代。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同后唐皇帝反目,他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联合契丹国皇帝耶律德光灭后唐,建立晋,史称后晋,定都洛阳。

后晋十二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建立国号汉,史称后汉,定都开封。后汉仅存在四年便亡国了。后汉天雄节度使郭威位高权重,遭到猜忌。郭威领兵在外时,妻子被后汉皇帝杀害。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定都开封。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建立的宋取而代辶。郭威灭后汉后,后汉高祖弟刘崇在晋阳(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公元979年,北宋灭亡了北汉。

五代存在的同时,南方还存在几个地方割据政权。吴国建立者是杨行密,原是唐朝淮南节度使。公元902年,唐昭宗晋封杨行密为吴王,定都扬州。吴国末期大权旁落,宰相徐温取得大权。徐温养子徐知诰在公元937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定都金陵(南京),改名李昪。

唐朝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逐步兼并东川,西川和汉中地区,唐亡后,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前蜀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兴兵灭前蜀,孟知祥为剑南节度副使。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公元965年,新兴的北宋灭了后蜀。

吴越国主钱镠,原是唐朝镇海,镇东两地的节度使,拥两浙之地。907年,后梁封钱缪为吴越王,定都杭州。公元978年,钱镠投降北宋,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公元907年,后梁封割据湖南的马殷为楚王,定都潭州(长沙),公元951年,南唐举兵灭楚。公元909年,后梁封原唐朝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闽王,定都福州,公元945年,南唐兴兵灭闽。

公元905年,唐朝封刘隐为静海军节度使,公元917年,刘隐的弟弟刘龙称帝,定都广州,国号汉,史称南汉。南汉是历史上有名的太监国家。公元936年,吴权叛汉,交趾才脱离中华独立。北宋兴起兵,派兵灭了南汉。

公元907年,后梁封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封高季兴为南平王,定都江陵,公元963年,北宋灭南平。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君主大部分是唐及以后割据政权的节度使,拥兵自重始得天下。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深知拥有兵权的地方节度使的历害。赵匡胤采纳宰相赵朴建议,用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削夺禁军将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采用文官统兵制度,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古代五代十国有什么著名人物有;

后梁:朱全忠,开国皇帝

后唐:李存勖,开国皇帝

后晋:石敬瑭,开国皇帝,又是有名的“儿皇帝”(拜比自己小的耶律德光为父皇)

后汉:刘知远,开国皇帝

后周:这个时期的著名人物较多,开国皇帝郭威,世宗柴荣是有名的贤主,当然赵匡胤作禁军提点都督是最有名的;

十国中最有名的是南唐的李璟李煜父子。

后汉皇帝排名

后汉高祖刘知远(895-948年),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刘承祐(931年-951年),相州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后汉末代皇帝。

五代十国第一位君主

朱温

朱温(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母王氏佣食于萧县,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是为后梁太祖,自此唐朝结束了它289年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

乾化二年(912)六月,朱温被亲子朱友珪所害,终年 61 岁。庙号太祖,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

五代十国前蜀国的建立者王建简介有哪些呢

前蜀高祖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小字行哥,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王建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得以大治。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852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国各集团的主要人物 三国陈武人物介绍下一篇:南宋发生的“辱母杀人案”是如何惊动皇上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