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使中国分裂长达三百多年,为什么会持续这么久 三国和隋朝多少年历史

导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经分裂长达三百多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变革与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

目录导航: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使中国分裂长达三百多年,为什么会持续这么久
  2. 三国到唐朝的时间轴
  3. 三国演义经过了几个朝代才是隋朝
  4. 三国和唐朝哪个时代更久远
  5. 三国至隋唐综合时间轴
  6. 隋朝在前还是三国在前
  7.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历史时间轴
  8. 夏朝到隋朝的时间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使中国分裂长达三百多年,为什么会持续这么久

在我个人看来,中国古代数个分裂时期中,从历史角度看最重要的时期有两个,一是春秋战国,二是两晋南北朝时期。

前者缔造秦汉,后者成就隋唐。

这两段时期在思想文化制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之后秦汉和隋唐两个帝国强盛期也是得益于此。

相对来说汉末三国只是大乱的序幕,制度上没有解决问题,致使西晋短暂统一后便又陷入天下大乱的局面。当然,客观来说也是因为汉末三国相对于前两者时间持续不长,毕竟改革是需要时间的。不过我上面说的只是历史重要性,这不代表精彩程度。

论精彩性,汉末三国还是能数得上名号的,而且还有一点汉末三国不到百年(184到280),而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两晋南北朝则近三百年。可以说春秋战国,两晋南北朝比三国精彩,但这样对比,时间跨度上显得不公平。所以我想了想在时间跨度差不多的分裂时期和三国对比的话,可以把两晋南北朝做个划分,看看在相同的时间内,涌现的人才,或者爆发的斗争和汉末三国对比如何。

就比如拿东晋存续这段时期来说(317到420),时间跨度为103年,和汉末三国96年差距不大。

这段时间人才辈出,天下大乱纷争激烈,石勒张宾祖逖刘琨李矩王敦王导周访陶侃李特慕容恪慕容垂谢艾谢玄桓温冉闵谢安王猛邓羌刘裕等等。

(太多了,一时说不完,而且这些人都非等闲之辈)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也不输赤壁之战,还有什么桓温北伐,伐蜀之役,廉台之战,参合坡之战,柴壁之战,刘裕北伐,关中大乱等等。

北方诸侯纷争,南方东晋北伐,论精彩程度也不输给汉末三国。

再比如从南梁建立到南陈灭亡(502到589)持续87年,比三国的96年还少一些。但这段时间涌现的人才少吗?陈庆之韦睿裴邃傅永冯道根羊侃昌义之杨大眼奚康生崔延伯邢峦尔朱荣贺拔胜等等(北周北齐南陈隋初有些多,先不一一点名了)著名战役,南北对决钟离之战,技术含量真的完胜赤壁,还有东魏西魏六次对决,以及建康保卫战等等我甚至觉得这段时期精彩程度还要胜过三国,但回过头看看以上我提到的时期和人物的知名度又如何呢?

在知名度汉末三国完胜之,而且汉末三国的人物知名度以及吹捧程度也是远胜之。所以说三国有没有被高估,我认为还是有的,因为部分人高估了三国人物,因此他们也就带着把三国这整个历史时期高估了。

就比如某三国人物的武勇或智谋或战绩一旦被某些人说成历史之最,就会给我一种很尴尬的感觉。三国人物知名度高,我也不讨厌,毕竟我也是从三国入门学习历史的,但有时候会觉得知名度和能力也是挺不正比的比如傅永,七十多岁单骑冲锋,负伤再战,还斩杀了敌方主将的儿子。【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余人无有及者。

突陈横过,贼射永洞其左股,永拔箭复入,遂大破之,斩仙琕子。仙琕烧营席卷而遁。

英于陈谓永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附言:敌将马仙琕也是梁朝名将再看万俟洛,独自率军断后,气势雄壮也不下张飞。

(张飞人数是少于万俟洛,但万俟洛没拆桥)【高祖以其父普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洛免冠稽首曰:"愿出死力以报深恩。"及此役也,诸军北渡桥,洛以一军不动。谓西人曰:"万俟受洛干在此,能来可来也!"西人畏而去。高祖以雄壮,名其所营地为回洛城。洛慷慨有气节,勇锐冠时,当世推为名将。】冯道根,两百突两万,一百破三千。而且还能鬼斧神工一夜修城。【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是时魏分兵于大小岘、东桑等,连城相持。魏将高祖珍以三千骑军其间,道根率百骑横击破之,获其鼓角军仪。于是粮运既绝,诸军乃退。迁道根辅国将军。】【南梁太守冯道根,能走马步地,计马足以赋功,比晓而营立。魏中山王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还有奚康生,自己这边主力败了,自己率军追击,还把对方主帅给射死了。还能一箭把城楼上的敌将给射死了。【彬甲卒七千,与胡对战,分为五军,四军俱败,康生军独全。迁为统军。率精骑一千追胡至车突谷,诈为坠马,胡皆谓死,争欲取之。康生腾骑奋矛,杀伤数十人,胡遂奔北。辛支轻骑退走,去康生百余步,弯弓射之,应弦而死。因俘其牛羊驼马以万数。】【鸾将张伏护自升城楼,言辞不逊,肃令康生射之。以强弓大箭望楼射窗,扉开即入,应箭而毙。彼民见箭,皆云狂弩。】然而我提到这四位在当下是鲜为人知(可能也就奚康生有些名气),论知名度更是被汉末三国武将完爆。如果他们活在汉末三国,估计早就被吹爆了。最后对于是否高估三国,还是要看你怎么想,你要是觉得三国是中国历史最精彩最重要的历史时期,里面的著名人物能力是历史之最,那我觉得这确实高估。反之你要是觉得三国虽然精彩纷呈,但中国历史其他时期也有很多出彩之处,里面的著名人物虽然出类拔萃,但放在中国历史的大平台上评价还是要谨慎一些,那我觉得这不算高估。

三国到唐朝的时间轴

338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57年建都洛阳,实行两京制

三国演义经过了几个朝代才是隋朝

从三国到隋朝,中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为时仅51年,共5位皇帝。,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南北方建立的诸多朝代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朝宋)、南齐、南梁(萧梁)、南陈四朝。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三国和唐朝哪个时代更久远

三国更久远,中间隔了两晋 南北朝还有隋朝才到唐朝。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所以三国比唐朝早了338呢。

三国至隋唐综合时间轴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后期,司马炎灭掉蜀国、吴国之后,废魏帝,建晋朝,史称西晋。三国至隋唐的时间轴为:三国-西晋-东晋-五代十国-隋-唐。在中国历史上,西晋自司马炎死后,经历八王之乱,元气大伤,北方少数民族趁机作乱,侵入中原大地,历经五代十国,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至隋朝建立后,才结束这一局面。

隋朝在前还是三国在前

三国在前,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隋朝(581年—619年)在三国之前。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因此要比隋朝早很多。

大象元年(579年),周宣帝暴卒,年仅7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以外祖父的身份受命入朝摄政,都督内外军政事宜,从此,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

三国在前,隋朝在后。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孙吴。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高祖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高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历史时间轴

魏晋南北朝主要分三个阶段,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两晋(265年-420年)与南北朝(420年—589年)。

1、三国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2、两晋时期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政权。

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

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

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

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三国时期自赤壁之战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在此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国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它不分多少国,而且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夏朝到隋朝的时间轴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
商(约前1600--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前770--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046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星堆博物馆不预约怎么进 三星堆老馆正常开放吗下一篇: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商鞅变法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