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秦国六王实力排名 历史人物秦朝人物有哪些

导语:秦国六王是秦朝的六位君王,分别是嬴政、胡亥、子婴、子胥、嬴渠梁、嬴柱。其中嬴政是秦国最有名的君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实行了一系列变法,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国。胡亥是秦朝的末代君王,他的暴虐和昏庸导致了秦朝的覆灭。其他四位君王相对较少被人所知,但在秦国的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目录导航:

  1. 秦国六王实力排名
  2. 姓白历史人物
  3. 战国时秦国有哪些将军,多些
  4. 秦国皇上顺序排列
  5. 秦国宰相十大排名
  6. 秦武王时期有什么名人
  7. 秦国的名人有哪些
  8. 古代英雄人物有哪些
秦国六王实力排名

秦始皇当之无愧排第一,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力稳坐第一。

秦昭襄王第二,可以说秦始皇能够顺利统一的根基大半是他打下的。

秦孝公第三,从积贫积弱的秦国奋起图强,改革弊端,一跃成为一流强国。

秦孝文王第四,承前启后的人物,虽然杀了商鞅,但是延续了政策,非常关键。

秦武王和秦庄襄王时间都很短,存在感不强。秦武王的实力可能略微靠前一些。

姓白历史人物

白姓历史名人有:

白起,战国(?—公元前257),眉县人,秦国时大战将,善用兵,一生南征北战,百战百胜,为秦统一中国立下大功,受封“武安君”,世称“常胜将军”,又称“战神”。

白建,北朝,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

白瑜娑,隋末,宁夏灵武人,隋末农奴起义首领。其出身奴隶,一呼四方皆应,聚众数万人,给隋政权以沉重打击。

白锽,唐朝(706—773),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学,善于文章,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十七岁明经及第,官至河南巩县令。

白季庚,唐朝(729—794),唐朝诗人白居易父。

白居易,唐朝,唐代杰出的诗人,贞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和朴素文风。

白行简,唐朝,白居易弟,当时有名文学家。他长于辞赋,但未有流传下来,现存传奇小说《李娃传》是他的代表作。《三梦记》近于杂录。

白敏中,唐朝,下邽人,白居易从弟,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仕武宗,懿宗二朝,两度为相,政绩卓著。

白玉蟾,宋朝,闽清人,宋代名士,诏封紫清真人。博览群书,善书,工画,著有《海琼集》等。

白朴,元朝,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其中前2种最有名。

白景亮,元朝,元朝南阳人,知明法律,善于书算,官至衢州路总管。

白英,明朝,明代杰出的水利专家,曾为当时礼部尚书疏通河道出谋献策,特别为大运河畅通做出了贡献。

白圭,明朝,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尚书.其族人后代现居河北省南宫市西白塔村,约1500人,村中约九成的人为世袭白姓。

白云上,清朝,清代书法家。

白朗,清朝,河南省宝丰人,清代宝丰农民起义领袖,反清反袁,打击残害中国人民的传教士。后在虎狼爬岭战斗中受伤牺牲。

白乙丙,战国秦国名将。

白仁甫,元朝,元曲作家。

姓白的历史人物有:白丹、白起、白建、白鍠、白朴等。

1、白丹

白丹,字圭,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其主张减轻税敛、“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2、白起

白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秦国大将,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屡战屡胜,长平一役,坑杀赵军四十多万,后遭妒自杀。

3、白建

白建,南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

4、白鍠

白鍠,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学,善于文章,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十七岁明经及第,官至河南府巩县令。

5、白朴

白朴,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其中前2种最有名。

姓白的历史人物最有名的有: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元代著名文学家、杂剧家白朴,等等。

白瑜娑是一个名人,一作白榆妄,隋末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北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奴隶出身,攻扶风(今陕西省风翔县),数月不下,因粮尽而为唐将诱杀。所部后归李世民统率。

战国时秦国有哪些将军,多些

司马错、司马骁、白起、尉缭、王翦、王贲、蒙武、蒙恬、章邯、李信、翁仲、都尉墨。

秦国前期的第一大将是司马错,占领巴蜀为秦国以后的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白起是司马错后秦国第一大将,战国四大将之一。横扫天下,长平之战打败赵国40万大军,从此6国莫有能与之抗衡。

王翦是白起之后秦国第一大将,战国四大将之一。也是秦国实现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6国除了韩国外都是王翦父子所灭。

蒙恬,秦国后期最著名的大将,横扫漠北使匈奴从此不敢南下而牧马。

其他人都是一些成功将领有战功,但影响力和实力不能与这四位相比。

秦国皇上顺序排列

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

秦朝一共经历了三位皇帝:

1、秦始皇嬴政,在位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共12年。

2、秦二世胡亥,在位时间: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共3年。

3、秦王子婴,在位时间:公元前207年,共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秦王。

扩展资料: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

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秦国宰相十大排名

第一位,百里奚。

第二位,蹇叔 。

第三位,商鞅。

第四位,张仪。

第五位,公孙衍。

第六位,乐池。

第七位,屈盖。

第八位, 樗里疾 。

第九位,甘茂 。

第十位,魏冉。

1公孙鞅(商鞅)

他的变法使秦国有了争霸的资格,但也仅仅是有了资格而已,并不代表秦国一定胜出,因为其他国家如楚国等也在变法,秦国只是拥有了和这些国家平起平坐的机会

2张仪

第一个提出秦国应该一统天下之人

“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

——甘茂

秦国实际执政者,使秦国领土扩张一倍,夺得天下三分之一。特别是化解了扩张过程中的一次亡国危机(商朝就是因为进行扩张讨伐东夷导致被西周亡国)

3张禄(范雎)

制定了远交近攻策略,这是秦国一统天下的总方针

4吕不韦

嬴政年幼时,吕不韦是秦国实际执政者,其间燕赵魏韩楚五国两次合纵攻秦,第二次更是打到了咸阳城郊,吕不韦带领秦国连接五国这两记如来神掌,功高盖世

5魏冉

“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司马迁

“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灾害,荐白起为将,南取鄢、郢,东属地于齐,使天下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强大者,穰侯之功也!”

——司马光

6赢疾(樗里疾)

周慎靓王四年,为庶长,率军败韩、赵、魏联军于修鱼,俘韩将申差,斩首8万余,因功晋升右更。韩太子仓入秦为质。周赧王二年,攻取魏地焦、曲沃。使焦投降,把曲沃城的人都赶回魏国,使曲沃成为一座空城,并入秦的版图;又败韩于岸门,斩首万人。同年任将攻赵,俘赵将赵庄,拔蔺。三年,助秦将魏章攻楚,大败楚军于丹阳,俘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夺取了汉中之地。因功受封于严道号为严君。同年,又助魏攻齐,虏齐将声子于濮水之上。

7甘茂

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与张仪、司马错一起平定蜀地叛乱,攻陷了宜阳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伤

8李斯

李斯这个丞相实际上是个摆设,秦始皇时期“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在工作狂人嬴政手下当丞相,不过无聊充数罢了。秦国一统天下过程中他没领兵打过仗,也没记载他出过什么计策,一统天下后唯一出的一个计策就是焚书,然后就是和赵高勾结,又被赵高整死。基本没什么功劳,或者说功劳为负。

1、商鞅

商鞅对于秦国的意义无人可以相提并论,其对秦国形同再造。商鞅之前,秦国不过是边陲小国,被魏武卒压迫于关中,毫无出头之日,连河西高原也被魏国所占据。商鞅对秦国强行推行了变法,让秦国移风易俗,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对秦国上上下下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与此同时,商鞅通过加强中央威信,强推重农抑商的政策,一举扭转秦国的发展势头。

商鞅打压贵族特权阶级,给底层百姓上升的阶梯,取消井田制,制定秦律,营建都城咸阳,虽然其本质并非为民牟利,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实现了强国,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强大起来,并最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

李斯

2、李斯

李斯,秦国土地兼并六国阶段的关键人物,更是文化统一天下的核心人物。李斯之功,功在千秋,其主要功绩在于造就了华夏大一统的文化基础。李斯早年辅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帮助秦始皇制定了先取韩国,然后兼并三晋的策略,帮助始皇帝一统天下。

之后,李斯主政秦国之时,坚持郡县制,废除分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修建贯通全国主要地区的驰道,将整个帝国连为一体。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国进入封建帝国时代创造了大框架。李斯之功,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华夏民族统一等各个方面,让后人无比感恩和崇敬秦朝。

张仪和惠文王剧照

3、张仪

张仪,秦国崛起关键阶段遇到的对的那个人,乃是最为著名的纵横家。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处于崛起的关键时候,实力一步步的赶超魏国和楚国,紧紧追赶天下第一的齐国。而此时期,三晋虽然衰落,但是实力犹存,一旦联合就彻底堵住了秦国东出之路,这时候,秦国积攒力量的同时,也需要很大程度地参与东方六国的外交战场,连横以克制合纵。

而辩才极佳,且深谙政治的张仪就正好是最适合秦国的那个人。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出任秦相期间,多次击破六国合纵伐秦。张仪时期,秦国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和汉中,东南制鄢、郢,压制了楚国,东据成皋之险,压制三晋。秦国自此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国,而且发展潜力位居列国翘楚。

范睢

4、范睢

范睢,帮助秦国奠定一统天下格局的关键人物。其主张远交近攻,同齐国和燕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王权,向君主专制制度靠拢。秦国在其在位时期,不断蚕食魏韩两国,夺城数十座。

范睢时期,秦国将对六国的优势化为胜势,在长平之战击败了赵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大格局。加强了对巴蜀地区的联系和控制,兴修水利,开凿栈道,使巴蜀彻底融入到秦国的统治之中,而巴蜀的粮仓也成为了未来秦国横扫天下的关键所在。

5、百里奚

春秋时代秦国最著名的一位人物,被尊为秦穆公独霸西戎的奠定者,同时也是春秋时代,与孙叔敖、管仲等并列的名相之一。任职秦国期间,首先帮助秦国实现文明化,教化百姓学习中原文明。在位期间,秦国国内经济得到了发展,对外则开疆拓土,击败西戎,攻取陇右,称霸西方。

秦国在百里奚任职时期,实现了图强,秦国成为了齐国衰落之后,与晋楚并列的华夏三大国之一,有了大国的身份,自然在国际事务之间就有了话语权,这对于秦国这个西方小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蹇叔和百里奚

6、吕不韦

吕不韦,虽然以奇货可居的商人形象被后人所戏谑,但是其在秦国为相期间,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那个帮助秦国走完最后一步的人。其在位期间,秦国大举东出,不断蚕食赵国和魏国的西部疆土,并且稳定内政,使齐国在各方面都有十足的进步。

首先,吕不韦在位时,仍然采用蚕食三晋的基本国策,秦国攻取了赵国重地太原等城,对赵国等六国实现了全面的压制。国内,把揽朝局多年,只手遮天,秦国没有在主幼时期发生太大的动乱。并且,吕不韦时期,郑国渠基本完工,通过此项水利工程对关中广大盐碱地的清洗,秦国取得了上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

7、蹇叔

蹇叔,与百里奚一道,乃是秦穆公的左膀右臂,秦无"蹇"不成霸与"百里致霸"。蹇叔善于审时度势,在天下争霸的时代,能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该走哪一步。入秦之后,首先劝秦穆公推广法律,推广礼教,树立国家的正面形象,乃是国家强盛的关键点。

在蹇叔的谋划下,秦国先霸西戎,解决身后戎族带来的后顾之忧,然后再东出争霸,高举信义,徐图霸业。最终秦国筚路蓝缕,从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天下响当当的大国。

魏冉封地

8、魏冉

秦宣太后异父同母之胞弟,在秦昭襄王时期,长期把持着秦国大权,一生四度任职秦国相邦,其任职秦国之际,正式秦国从强国到霸主跨越的一段时间。魏冉时期,秦国以尚武和好战著称。

秦国在魏冉时期,地位完成了跨越式的提升。秦国先后战胜了楚国和三晋,屡次瓦解了列国的合纵之策。更是参与五国伐齐之战,将当时天下第一的齐国拉下马,并取得了富甲天下的陶邑这块飞地,可谓是战功赫赫,乃是秦国武功最昌盛的一代相邦。

9、公孙衍

打响对魏反击战的第一人,秦惠文王初年,秦国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商鞅变法,国力上升,而且新军也初具规模,是时候对江河日下的魏国实行清算了。虽然早在商鞅时期,秦国对魏国就有多次胜利,但是却没有实质上的收获。公孙衍出任秦国大良造之后,开始谋划攻魏。

公孙衍先后两次攻魏,在阴晋之战和河西之战,击败魏国大军,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秦国自此之后,终于收回了被魏国占据了约60年之久的河西之地,秦国一跃超越魏国,成为天下列强之一。同时,也展开了对魏国的反击之战。秦国在此之后,多次攻魏,夺取了大片领土,东出之策,就此展开。

公孙衍

10、樗里疾

有“智囊”之称的樗里疾,乃是秦国宗室政绩最佳的一位。秦惠文王去世之后,秦武王即位,驱逐了名臣张仪,以及名将魏章。重用宗室的樗里疾和自己的恩师甘茂,而对樗里疾更为倚重,官居右丞相。

樗里疾在位时期,秦国大举东出,攻取武关、蒲城、三川之地,进军周王都,为秦国之后的大举东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武王时期有什么名人

秦国十一功臣,指的是帮助秦国成就霸业的十一位功臣,他们分别是:百里奚、蹇叔、由余、商鞅、张仪、樗里疾、甘茂、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

秦国的名人有哪些

秦穆公时期 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 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 杞子、逢孙、杨孙 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 秦孝公时期 商鞅 秦惠王时期 张仪 甘茂、公子疾 司马错、张若、都尉墨 魏章 公孙衍 秦武王时期 乌获和任鄙 樗里疾 孟贲 秦昭王时期 范雎 郑安平 白起 芈戎 公子市、公子悝 王龁 秦始皇时期 吕不韦 桓齮 王翦、王贲 羌瘣 王绾 蒙武 蒙恬 蒙毅 李信 李斯 中期 尉潦 韩非

古代英雄人物有哪些

1、白起

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白起人称“人屠”、“杀神”,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2、霍去病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名将,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族,杰出的军事家。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3、李靖

卫国景武公李靖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4、徐达

字天德,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史称徐达北伐。

5、蒙恬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284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西周朝的祭祀活动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下一篇:类似潘帕斯雄鹰的外号 乌克兰发现神秘吸血怪兽:长得像袋鼠又像狐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