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三国张翼有兄弟吗 三国蜀汉关口有哪些人物

导语:张翼是蜀汉时期的一名将领,他有两个兄弟分别是张嶷和张横。在关键的战役中,蜀汉有不少英勇的将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他们都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目录导航:

  1. 三国张翼有兄弟吗
  2. 剑南蜀道有哪五关
  3. 野三关历史故事
  4. 虎踞关是什么意思
  5. 三国张翼活了多少岁
  6. 剑门关出现过哪些历史故事
  7. 西安有什么关口
  8. 剑门关以前是谁看守的
三国张翼有兄弟吗

张嶷,字伯岐,巴郡人也,官至蜀汉荡寇将军。

张翼,字伯恭,犍为郡人也,官至蜀汉左车骑将军。

三国张翼没有兄弟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建安末年,张翼被举为孝廉,出任江阳郡下江阳县县长。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出兵攻打汉中,张翼也跟随参战。建兴九年(231年),庲降都督李恢逝世,蜀汉朝廷任命张翼为庲降都督,兼绥南中郎将,驻牂牁郡平夷县,出震南中。

延熙元年(238年),张翼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政务的决策。后升迁为建威督,授予节符,并进封为都亭侯,拜征西大将军,驻守蜀汉的北部边境。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张翼升任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官位与右车骑将军廖化相等。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

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一月,张翼随钟会回到成都,后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在变乱中为乱兵所杀。

剑南蜀道有哪五关

指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白马关:

1.葭萌关:古关名,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关城今已荡然无存。葭萌关原属四川昭化县。

葭萌关一带古往今来发生过很多重大战役,最早是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的秦蜀之战,魏蜀时期“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之战,使葭萌关名闻遐迩。仍留存有战胜坝、牛头山、敬侯祠等名胜遗迹;

2.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3.涪城关: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花园镇,古涪城旧址,花园镇乃当年刘备修建之花园故得名,当年水打涪城以水冲,刘备也险些丧命于此

4.江油关,原名江油戍,三国时期历史陈迹,位于平武县南坝镇。江油关系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军事要塞。

5.白马关:四川德阳的白马关在汉代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有“出川入蜀第一关”的美誉。白马关是三国蜀汉政权五十年兴亡佐证地,自古为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白马关有“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之势,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也是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当时,由西安至成都入川后,将经过五关——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和白马关。

剑南蜀道五关分别是: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剑门蜀道是指历史上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末民初,以蜀都成都为起点北上通往中原腹地的一条主要通道。

剑南蜀道一般来讲,剑门蜀道是指南起今天的成都,经广汉、德阳、绵阳、梓潼、剑阁、广元等地出川,然后在陕西褒城附近转向,接褒斜道沿褒河过石门栈道,穿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至中原腹地的通道。其中以大量开辟于悬崖绝壁的古栈道最为著名,古史中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便是对剑门蜀道的典型描述。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仙李白在名篇《蜀道难》中发出这“使人听此凋朱颜”的千古一叹之后,蜀道之艰险从此名扬天下,成为历来行旅客商的畏途。其实,这首诗所描述的只是古蜀之地北接中原的剑门蜀道。

从广义的角度言之,剑南蜀道古蜀道至少还应包括另外三条著名通道,即茶马古道、西南丝绸之路、长江水道。

剑南蜀道上的五关是:葭萌关、剑门关、江油关、涪城关、绵竹关。

白马关位于德阳市罗江区,汉代被称为绵竹关,为蜀道五关之最后一关。

地处交通要塞,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五十年兴亡的佐证地,自古为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

白马关是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屏障,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官方高速道路——金牛古道,从此经过,让德阳成为三国蜀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野三关历史故事

野三关是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一个小镇,因其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曾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在历史上,野三关曾经发生过一些有趣的故事,下面是其中的一些:

野三关之战:明朝嘉靖年间,巴东县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战役——野三关之战。当时,明朝官员杨继盛率领军队前往巴东镇镇压土司叛乱,但在野三关遭到了土司军队的阻击。经过一番激战,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杨继盛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英雄人物。

野三关的“独活”:野三关地处崇山峻岭之中,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因此这里的药材非常有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独活”,这是一种生长在野三关附近山区的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野三关的“谭家村”:野三关镇内有一个叫做“谭家村”的地方,这里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谭家村建于明朝,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和文物。这里还有一个叫做“谭家桥”的古桥,据说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以上是一些关于野三关历史故事的简要介绍,这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对野三关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或前往野三关亲身体验。

野三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要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它在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最著名的是公元208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与魏国大将司马懿展开了一场智勇较量的战斗。诸葛亮以火攻之计成功击退了司马懿的进攻,保住了蜀汉的安全。这场战斗被后人称为"神算之战",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一。野三关的历史故事展示了智谋与勇气的较量,也彰显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卓越。

相传在土司时期,肠容美土司王为抵御外来入侵,由宜昌至恩施沿途凭险设置

关隘多处,此深山野岭为第三重关口,故名野三关.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部两次征战。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的火车站,为何被人们称为最“没用”的火车站?巴东县野三关镇是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大西南的陆路咽喉,恩施州的东大门,巴东江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虎踞关是什么意思

虎踞关是指在关隘处或关口之上驻扎军队、设防防御的意思。
这个词出自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进攻魏国时布置的一道重兵防线。
在当时的军事战略中,关隘处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如果能够占领关隘可以控制战局,所以虎踞关的意义非常重要。

虎踞关,腾越“八关”之一。虎踞关位于今云南陇川县西部境外的那潞班附近,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所筑,为腾越八关之一。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划入缅甸。

意思是据传诸葛亮星夜兼程赶赴京口(今镇江),途经秣陵(今南京),登上江边的石头山即现在南京城西的清凉山,驻马远眺,见远处巍然矗立的紫金山云蒸霞蔚,气势宏伟,蜿蜒起伏,仿佛一条蟠曲的卧龙跃跃欲游,再俯瞰脚下峭立的石头山宛若一只踞坐的猛虎

直到如今,在南京清凉山旁还立有《诸葛武侯驻马坡》碑。据说这里便是当年诸葛亮出使东吴时驻马勘察地形之地,这一带迄今还保留着“龙蟠里”、“虎踞关”的地名

三国张翼活了多少岁

263年张翼应该是77岁,比廖化年轻,姜维是59岁犍为郡 武阳县人,高祖父 张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张纲任广陵郡太守,都很有声望政绩。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自领益州牧,以张翼为 书佐。建安末年,张翼被举为孝廉,出任 江阳郡下江阳县县长。

263年张翼应该是77岁,比廖化年轻,姜维是59岁

张翼(?-公元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由于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在北伐上,张翼认为国小民疲,不应滥用武力,是蜀汉朝廷当时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

77岁。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九月,钟会军攻陷阳安关口,得以长驱直入,姜维亦为邓艾所逼,于是与廖化、张翼、董厥军会合,一同退守剑阁,抵御钟会的进攻。

同年十一月,蜀汉卫将军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后主刘禅动向不明。张翼等人于是随姜维向东进入巴西郡,绕道退至广汉郡郪县一带,以察明虚实,不久后得到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于是与姜维等到涪县向钟会投降。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一月,张翼随钟会回到成都,后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在变乱中为乱兵所杀。

剑门关出现过哪些历史故事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

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自隋朝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县越牛头山,经达摩戍,直抵剑门关口,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

扩展资料:

广元剑门雄关前山雄奇古劲,石梯依山傍崖步入云端,悬崖峭壁乱石嶙峋。后山却是松翠蓊郁、幽静雅致,古松漫山遍野,苍翠绵延,翠屏峰秀美幽深,山路曲折蜿蜒,荡舟湖间,别有韵味情趣。

剑门关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剑门关、石笋峰、穿洞粱、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剑门蜀道翠云廊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以剑门关为中心,东南到阆中,西南到梓潼。

北向昭化、广元,从南向北,从东向西,八千余株千年古柏如一条莽莽苍苍的巨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

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无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

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因而得翠云廊之雅名,这条古驿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驿道,比古罗马大道还早30年。

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建剑门关,又称剑阁,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经过于此。剑门关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在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全部拆毁。

剑门关出现过三国时期,张飞由阆中出剑门时,在哪里种下了上千株翠柏,现在棵棵已是二三人才能合围的参天大树,就是现在的锦云廊。

西安有什么关口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交通枢纽城市,有许多知名的关口,下面列举几个著名的关口:

1.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是古时的一大要冲。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修筑城池,与蜀汉进行多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2. 沣峪口:位于西安市区以西,是古代汉水与渭水交汇之处,历史上曾是汉代关中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塞。

3. 灞桥:位于西安市区北部,是古时通往关中平原的重要入口之一。唐代著名的长安城就靠近灞桥,可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4. 西咸新区口岸:位于西安市与咸阳市交界处,是西安市最新的陆路边境口岸,是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站之一,是连接中国西部和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之一。

以上只是西安较著名的几个关口,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悠久、地位重要的关口和地方塞,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剑门关以前是谁看守的

在中国古代曾有“北有山海关,南有剑门关”的说法,剑门关也有“天下雄关”、“天下第一关”等美誉。剑门关在三国时期叫剑阁关,唐朝时才改称剑门关。关楼可以说是剑门关的标志性景点,经历了多次重建。最近的记录: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拆毁,1992年在关口东侧重修了关楼,2006年被大火烧毁,512地震后,震成了危楼,得益于灾后恢复重建计划,于2009年重建。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崭露头角,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蜀汉景耀七年(公元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与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668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国时期历史人物费祎的生平及其影响是什么?下一篇:一天到晚嘴巴不停的吃文案 科学家发现“吃货”大黑洞 每年“进食”一颗太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