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长城修建历史介绍 隋朝历史上下历史衔接

导语:长城修建历史介绍 隋朝历史上下历史衔接

目录导航:

  1. 长城修建历史介绍
  2.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什么时候开始的
  3. 关于秦代社会研究的书籍
  4. 隋唐英雄传张卫健主演
长城修建历史介绍

长城目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长城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等10余个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 长城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建筑。据专家研究,秦长城长5000余公里,明长城超过7300多公里,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累计起来,总数应在5万公里,即10万华里以上。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凭借长城,多次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生产环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长城是中国古代为防御外族侵扰而修建的伟大工程,其修建历史跨越了数百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当时各诸侯国因互相攻伐、纷争不断,为了保卫领土和防范敌寇而进行长城修建。在这一时期,长城并不是连续建设的,而是各诸侯国自行修建、相互衔接的城池、城墙等防御工事。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命令修建了一条从东北边陲到黄河流域的长城,并将各政区要塞连接成系列防线,初步形成了长城的规模。

3、北魏至隋朝:公元386年至618年。北魏和隋朝时期,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从辽东到陕西的长城体系,其中以北魏时代所建的壁画长城和燕长城最为著名。

4、唐朝至明清时期:公元618年至1911年。在唐朝、宋朝和元朝时期,长城逐渐成为了南北方之间的重要物资贸易通道和人员流动通道,并受到了多次重修。明朝时期,因应中国北方边防需要而进行大规模的长城修建,修建了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长城遗迹。

总体来说,长城修建历经两千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它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和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以下是长城修建历史的简要介绍:

1.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诸侯国为了自卫和防御外族侵略,开始修建各自的城墙。这些城墙后来被统一的秦朝所吞并。

2.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下令修建连接各个边塞的长城。这是长城的最早形态,被称为“秦长城”。

3. 北魏、北齐、北周(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在这个时期,北方的民族政权相继兴起,为了防御南方的侵略,修建了一系列的城墙。

4.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的突厥族,修建了一条横跨北方的长城。

5.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时期,长城的修建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唐朝修建的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契丹族和吐蕃族。

6.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朝时期,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巅峰。明朝修建的长城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那段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什么时候开始的

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已知有关中外海路沟通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舆志》,其时我国就与南海诸国触摸,而有遗址实物出土标明中外沟通或许更早于汉代。

在唐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搬运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替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沟通主通道。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这条航线全长1.4万千米,是其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在宋元时期是范围掩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前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沟通的重要载体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首要大宗货品仍是丝绸,所以后世把这条衔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出口渐成为首要货品,因而又称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由于输出商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香料,因而也称作“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约定俗成的总称

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朝宋朝,转变于明朝和清朝。“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秦代社会研究的书籍

1、《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2、《剑桥中国秦汉史》

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原为费正清、崔瑞德共任全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于198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3、《剑桥隋唐史》

《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历史丛书的一种。本书为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

4、《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是由广电总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监制指导,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撰稿,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

5、《秦汉史》

《秦汉史》是与《先秦史》互相衔接而又独立成书的。由于作者对《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所下的工夫很深,对于这个时期各方面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十分扎实而有条理。

如果光想了解秦朝的话,可以看一看《秦史》这本书,这本书记录的是清朝年间的一些事,而且比较真实,一般不会出现那些不确定的野史,真实性这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秦史》作者是20世纪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蘧常先生(1900年-1989年)。本书是一部记载秦朝(包括秦始皇称帝之前的秦国诸君)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6纪(世纪和本纪)、4表、8考和35列传,共53卷。始作於1926年,前后经历50年。

可以看关于秦始皇的人物传记,通过人物传记中你也可以间接性的去看到秦朝社会,比如说《史记》中的《始皇本纪》,这一则篇章中讲述秦始皇从讲述秦始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朝社会的一些历史发展。

隋唐英雄传张卫健主演

张卫健饰演的是程咬金

《隋唐英雄》系列由长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李翰韬、王响伟、曹荣等导演,张卫健、刘晓庆、张睿、余少群、孙耀琦、刘梓娇等主演。

该剧以南北朝时期北周杨林举兵歼灭北齐班师后,侄儿杨坚又灭周建隋,自称隋文帝始至以秦叔宝为中心的瓦岗寨众义士匡扶正义的故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745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的个人简历 利比亚人历史多久下一篇:乾隆是什么年代 乾隆时代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