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是德政还是暴行 是德政还是暴行 宋朝统治者招募难民为兵 对难民真的好吗

导语:是道德还是暴行?宋朝统治者招募流民当兵真的好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序章: 宋朝实行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因此,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地主和地方官员的亲信手上,这就使宋朝时期的农民不但要面对政府的苛捐杂税,还要被迫接受地主阶级的层层剥削。没有土地的农民就要租借地主的土地来种植农作物,可是,即使有好的收成也几乎被地主剥削殆尽。有土地的农民不但要戒备地主的强迫买地,还要上交

是道德还是暴行?宋朝统治者招募流民当兵真的好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序章: 宋朝实行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因此,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地主和地方官员的亲信手上,这就使宋朝时期的农民不但要面对政府的苛捐杂税,还要被迫接受地主阶级的层层剥削。没有土地的农民就要租借地主的土地来种植农作物,可是,即使有好的收成也几乎被地主剥削殆尽。有土地的农民不但要戒备地主的强迫买地,还要上交给政府不菲的「 ”农业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怕是这时期最真实的写照。所以,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的农民变成了大量的流民。 杜甫的石壕吏可以很完美的演绎在宋朝的流民身上,但是流民们的生活比石壕吏中的可怜家庭更加的残酷。流民们根本就没有固定的住所,不仅如此,还要面对官兵的抓捕。宋朝对流民的防范是出了名的谨慎,统治者将流民强行征用进部队中,以此来解决招募不到士兵、补充对外战争的消耗和解决农民起义等严重的问题,但是这些流民组成的队伍往往只能做一些打杂和炮灰的作用,而且地位上根本难以与正常士兵比较,所有强征的难民兵,只不过是被利用的可怜人罢了。 一 难民尽其用 宋朝士兵的主要来源有「 ”或募士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吏给役”共四种,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宋朝期间与辽国,金国的战役连年不绝,几乎只要是当了士兵,那么必不可少的就是要上战场,这也导致了富贵人家和条件尚且能过得去的人家根本就不愿意参军入伍去面对朝不保夕的军旅生活。 可是,宋朝一直都对兵力的需求极大。宋神宗元年四年宋军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糟受到了巨大的失败,宋朝军队「 ”狼狈而归,卒疲食亡,失亡甚多”,军队的大量伤亡,导致了前线防守力量的不足,出现了对士兵的极大需求。然而,早在宋真宗时期,宋朝政府就已经通过提高待遇来诱惑人们参军「 ”以厚利招募愿为正军者”,英宗年间更是出现了「 ”人加赐绢,布各一”的条件,以厚利招募士兵。但是,人们并不是傻子,早就看透了宋朝政府的征兵用意不过是想让他们上战场罢了,征兵一度陷入僵局。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宋朝有着规模巨大的流民。早在宋太祖时期,就已经制定了招募难民从军的制度。赵匡胤在后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深知道难民们如果数量过多那么就会形成一股股反叛势力或者山贼强盗,然而招募难民不但可以显示自己的仁德,还可以消除社会中不安定的因素,还可以把还处在萌芽之中的农民起义在一开始就抹杀,可谓是一石三鸟。宋太宗延续了赵匡胤的做法,认为招募难民可以稳定社会秩序达到「 ”有叛兵而无叛民”的效果。所以,难民们居然成为了宋朝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既然历代统治者都如此的欣赏难民兵制,那么自然就有了一系列的成效。咸平三年,宋真宗诏「 ”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庆历八年河北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水灾,大量难民诞生,宋仁宗诏「 ”州县募饥民为军”;熙宁元年神宗诏「 ”募饥民补厢军”;并且在宋仁宗元年放宽了难民身体素质的限制「 ”有愿隶军而不中者,听隶下军。” 以上例子,无不充分体现了宋朝统治阶级对招募难民十分的上心,刨根问底,就是害怕难民形成一股潮流,淹没自己的统治罢了。宋朝不但支持招募难民当兵,为了追求满足兵力的补充甚至还对官员下了指标。 官员如果能按时按量的完成招募任务,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仁宗年间「 ”分谴内臣往河北路催募兵,及万人者赏之。”神宗熙宁六年「 ”供各库使高水享迁一官,减磨勘二年”高水升迁的原因是「 ”拓田,招弓箭手有劳也。”,那么完成不了任务的官员还会受到处罚,导致了宋朝征兵的官员经常强征百姓,仁宗嘉佑六年「 ”良民子弟成为人诱隶军籍,父母哭诉而不得还者”,徽宗年间「 ”今明池人大和会,忽遮门大索,但长身少年牵之而去,云充军。”,这种强制性征兵的事情在赏罚之下时有发生。 但是,毕竟宋朝还是要维护统治,所以强征百姓这种事情并不能经常干,于是乎,就将矛头对准了难民。首先,难民们没有或者有很少的亲人,大都以乞讨者为多,这些人抓去充军不会给自己惹上,而且可以让自己获得赏赐。其次,难民们进入了军营后就是有了军籍的人了,除非战死否则不可能回脱离军队来寻仇,在军队中,也不会存在上访这种事情。第三,难民数量众多,且容易捕捉。对于急于交差的官吏来说简直就是不二的选择。 政府放宽,加大了对难民的征用,导致了难民们大量进入军队,当然,这其实是政府和难民之间的交易,难民可以不应征入伍,那么就要面临朝不保夕甚至饿死的下场,在生死勉强的较量之下只能无奈妥协去参军。这也很好的体现了宋朝政府的无情,掐住了难民们的脖颈逼迫其为政府效力。 二 悲惨军营生活的开始 难民们原来除了吃不饱睡不暖之外起码还有自由,但是,一旦卖身入了军营,等待他们的就是被人奴役 宋朝时期作战实力最强的当属拱卫京畿的禁军,但是禁军的组成都由武艺高强或是将领后代组成的精锐之师,而难民们食不饱力不足身体素质根本没有办法进入禁军,因此只能担任厢军,或者被缺人的地方编入保甲和民兵。这些部队毕竟没有经过规范的操练和长时期的作战,经验和胆量都不足,神宗元丰四年出兵西夏,王中正于「 ”开封府界及本路共选募义勇、保甲万人”,在战斗中王中正的队伍因为作战不精,损失惨重,这些由难民混入编制而成的队伍根本就不堪一击,被宋朝政府拿来当做冲锋陷阵的炮灰罢了。 而且,难民们根本就没有选择进攻还是撤退的资格。甚至,为了防止士兵临阵逃脱,规定「 ”将校士卒,临阵诈称病者斩”,「 ”凡战队,皆以副队长一人执刀,又居后督战,观不入阵者斩。兵士需尽知。”这种鬼定磨灭人性,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就是死在自己人的刀下,要不是作为难民的他们,还真没有人愿意为了三餐,过上朝不保夕的日子。 除了军法严苛,难民军队的生活也是相当的艰难,《南兵》中「 ”曾见南兵苦,征辽事亦如。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作为宋朝旁系军队的困苦生活,除了生活艰难,还要进行强度非常大的军事行动,常常一打就是夜以继日,如「 ”率士昼夜乘城,伺间则出兵狙击”,在这么艰苦的作战环境中,难民们的生命根本没法保证,但是宋政府就是抱着一种毫不心疼的观念。 难民兵基本上都是被安排扎住边境,除了环境困难,还有被敌军俘虏,死亡的概率远远大于内地的禁军,这里就不得不职责宋朝政府,禁军作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反而一直不让或者少量出战,一直在前线抗压的难民厢军除了要面对死亡的威胁,还要时刻担心粮草等补充的问题,有时候几乎都是饿着肚子上战场。这里就体现了宋朝一直都执行让乌合之众消耗对方战斗力的政策,这十分的不公平,政府的无情可见一斑。 难民兵的辛苦可远不止这些。打完仗了,好,以为可以休养一段时间,可是,这才是物尽其用的开始。 宋朝最出名的壮举就是兵代丁夫,建隆三年宋太祖「 ”发潞州民开太行道,通馈运”这个时候还是以丁夫为主,最主要是这个时候的难民兵其实并不多,一直在《太宗实录》中才有了具体的士兵代替丁夫劳役的记载。真宗时期「 ”罢天雄军修城丁夫,以邻近州兵十指挥给役。”也是在这时开始大规模使用难民兵来劳役。此后,不但城墙的清洁工作要士兵完成,皇帝的伺马也要士兵完成,清理皇宫还是要士兵完成。宋朝政府真的是对这些兵士们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难民兵们不但要在外抵御入侵,在内还要做一般役夫所做的事情,简直毫无人性可言。这些士兵除了要服劳役以外有些官员甚至直接使用这些兵士作为自己的私人奴仆,出门抬轿,回家干活,完全体现不出对士兵应有的尊敬。 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些兵种和禁军的俸禄根本无法相比,禁军锦衣玉食,厢军风餐露宿,甚至还不如一般的军妓,军妓的收入是一两,而厢军只有百钱,作为流民的士兵战死后甚至没有抚恤金。 总结 宋朝在对待难民的基本政策是十分漠视的,可以说根本就泯灭人性,当流民的时候就想尽办法把他们赶入军营,进来军营之后就使出浑身解数盘剥他们的剩余价值,或战斗,或奴役完全没有办法体现出招募难民是一种德政。相反,难民们在军队中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所经历的困苦,倒不如说这是宋政府的暴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显放任后宫执掌政权 李显放任后宫执掌政权 最后死在妻女手中下一篇:一道历史选择题看看啊 一道历史选择题看看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