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乾隆和华盛顿 乾隆和华盛顿竟是同一时代的人 当时清朝已经落后美国了么

导语:乾隆和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同岁,但中国落后于西方,从乾隆盛世开始,科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走上与现代强国完全不同的道路。在中国,一部分科学落后,另一部分建立了最绝对的君主制。与此同时,欧洲和美国正在经历工业革命、独立和革命等巨大变化。乾隆盛世中国与欧美大事之比较,体现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巨大差距。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乾隆皇帝和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同岁。乾隆比华盛顿大21岁,但两人都死于1799年。但我们总觉得乾隆是古代人,而华盛顿更像现代人。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的进程已经甩开了当时清朝的大量,乾隆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这几百年没有什么进步。与美国相比,当时的清朝差距并不大,但两者的发展速度简直不一样。

“乾隆和华盛顿都死于1799年”是最近非常流行的“新知识点”。

甘龙出生于1711年,华府出生于1732年。他们确实是同龄的。但他们给人的印象是前者还是古代皇帝,后者是现代政治家。

这真的是一件很感性的事情。

乾隆盛世中国与欧美大事之比较

洪创建于1735年,经过1796年的禅定,成为大皇帝三年,死于1799年,前后共掌权63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人称之为“乾隆盛世”。

同时,外国君主主要包括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英国的乔治三世、法国的路易十六等。他们要么领导国家走向繁荣,要么被人民推翻。

民国学者李建农总结了18世纪下半叶欧美的特点。他说:

“这一时期是中国清朝的鼎盛时期,也是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在欧洲和美国,“以那种蒸汽机和其他思想和学术界的新发展为推进器,民权和自由的力量将很快渗透到整个欧洲……”

在中国,一方面科学落后,另一方面建立了“最绝对的君主制”。

具体来说,在所谓的“盛世”期间,中国、欧洲和美国的重大事件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的军事成就并不逊色于英国。平定准噶尔、金川等所谓“完美武功”,大大增加了中央王朝实际控制的疆域,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在此期间,英国也通过一系列战争打败了法国,赢得了加拿大、印度等地,开始成为一个永不日落的帝国。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与现代强国完全不同的道路。

政治上,中国维持君主专制,修改后的《大清律》依然是古代刑法,罪名和刑罚更加细化,更加残酷。在欧美列强中,不仅出现了君主立宪制,还诞生了共和政体。革命后,美国和法国通过制定现代宪法建立了现代国家制度。

经济上,中国继承了古代科技成果,继续用水转动大型纺车,未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步。在欧美,珍妮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整个社会。

中国以其先进的文化而自豪。但乾隆时期的著名学者,如戴震,只是将科学精神应用于考据学,并未产生什么新的见解。与此同时,欧洲正在经历启蒙运动,《国富论》和《法律精神》等思想至今仍受到影响。

换句话说,李鸿统治下的中国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政治秩序和社会文化特征。在同一时期,欧洲和美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李鸿对欧美剧变的回应

清廷是怎么看待欧美巨变的?

李鸿统治时期,欧美发生了三件大事: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

1793年,英国马加尼使团来访,这给了李鸿·容臣第一次直观感受工业革命的机会。

Magalni是来做贸易的,他的礼物试图展示“欧洲科学和艺术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天文馆和相关的天文仪器。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和观察已知的宇宙。

礼品中有陶器、瓷器、地毯、布匹、马车、吊灯、火枪、手枪、大炮、一艘100门大炮的模型战舰等。

这些礼物陈列在圆明园。马盖尔一度感慨:

“世界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精致、实用、美观的产品聚集在一起。”

不幸的是,在李鸿看来,宫殿里有许多天文仪器,还有西方的物品,如钟表和音乐盒。他不相信玛加尼的礼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曾指责利维接受了这个使命,并批评他没有看到这个世界:

“郑睿只在浙江天津工作过,所以很幼稚很幼稚。”"他从未在广州和澳门见过西方人的钟表和其他机械装置."

李鸿认为,他在秦天的监狱官员和传教士有足够的天文学和钟表机械知识来击败马杰尔尼等人的势头:

“今天,龚氏看到中国也有熟悉天文和地理的人,修理钟表。他们不能以自己的秘密为荣。它过去常常夸大语言,认为它已经逐渐收敛了。”

事实上,李鸿不明白时钟和天文仪器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他掌管天庭的官员对天文学完全是外行。

马格尼使团尽力向李鸿展示现代工业产品和科学知识,而李鸿则表示不屑。这种不屑也体现在他对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国书上。

他在证件上声称:

“尔王,这一次,什么都进,念他的诚意,远献,还特意叫官府收下。其实中国的道德和威望都很远,万国都来称王,各种值钱的东西,梯航完成,什么都有。不过从来都不贵也不巧,国家也没必要搞东西。”

当李鸿以教训诸侯的口吻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写国书时,并不知道英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工业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至于美国的独立,李洪·陈俊对此一无所知。

1776年美国独立时,中国并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八年后,美国“中国皇后”来到广州,中美之间有了第一次接触。

李鸿逝世18年后,两广总督的报告中才会出现美国政治制度的介绍:

“伊没有国主,而有领袖。他是部落里的公务员。他是抽签收费的,每四年换一次。在贸易事务上,让大家各忙各的,又不是第一个主持调度的。”

部落、彩票、领袖,这些词构建的美国政治体系,似乎只是无知和不文明。

后来,在来华传教士的书中,华盛顿和美国独立经常被提及和赞美。1849年,福建巡抚徐继畲的《迎欢志略》问世,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对美国政治制度作了详细介绍:

“吴兴腾有米里坚之地,公曰:得国后传子子孙孙,属私。牧民的任命应该由品德高尚的人来做...任期四年,所有人都要讨论,每个人都要贤惠,然后再呆四年...乡城之长,各以推书之名,居中间,毕泽楷居中间,视乎是推什么求独立,还是当官,还是普通百姓,不分资历……”

徐继畲高度赞扬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他的理解总体上是好的。可惜的是,在他看来,华盛顿只是古代圣人尧舜的再现,美国只是“为天下谋利益,而忽略了三代人的遗产”。他看不到美国独立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久,中国从中国商人和传教士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

据马盖尔尼的副手,当东回忆说,当他到达中国时,他发现:

“这两三年法国内乱的消息,北京已经听到了。那里鼓吹的各种破坏秩序、颠覆政府的思想,迫使北京政府采取了防范措施。”

“没有什么比中国政府更令最近的法国理论深恶痛绝的了。使命来自西方,中国不想靠近地球的这一部分……”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在文学网络严格的李鸿时代,即使是来中国的商人和传教士也没有广泛传播这件事空,更不用说让人知道了。

直到半个世纪后,法国大革命才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反响。

1842年,魏源的《海图集》谈到法国大革命:

“王铸在亚玛力亚赢得了战争,但他的报酬却越来越少,所以他召集爵、僧和人们一起寻找聚集的方法。人们抛弃国王并杀死他。七年来,国家政治一片混乱,那些有过大臣日的人,波利,都被武功折服了……”

这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常引用孟子的理论,把法国大革命中路易十六的处死,视为杀害“鳏夫”的正义行为。当然,知识分子只是介绍了法国大革命,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法国历史,而不是鼓吹革命。

综上所述,在“乾隆盛世”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世界大事,但李鸿君臣无意深入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真正开始关注工业革命、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从乾隆盛世开始”,并不为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1913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独臂将军 余秋里为何成“独臂将军” 的下一篇: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蔺相如的故事 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