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李自成失败原因大揭秘 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导语:在谈到明末农民战争时,人们称赞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表达了对其迅速失败的感受。细究起来,李自成倒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谈到李自成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错误,我们不妨从他任命的谋士开始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米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在谈到明末农民战争时,人们称赞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表达了对其迅速失败的感受。细究起来,李自成倒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谈到李自成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错误,我们不妨从他任命的谋士开始

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米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崇祯三年,他带领村里一群饥民去投奔义军。但是,直到十三年崇祯入侵河南,他再也没有吸收过一个儒生。当他遇到重大问题时,他不得不和身边的起义将领商量解决。

崇祯十三年秋,李自成率领少量军队进入河南淅川、内乡一带,起义队伍也从五十人迅速发展到数万人。随着起义部队的复兴,牛金星等几个失意的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靠,李自成立即任命他们为谋士。他们在整顿农民军军纪、招贤纳士、建设政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特别是帮助李自成制定了“均田忌粮”的口号和“五年不征”、“无不当之差不交粮”、“同时买卖”的政策。

网络映射

而李自成所用的这些知识分子,大多是失意的下层文人。比如牛金星,天启七年,是举人。"他还谈到了孙吴的兵法."他曾经当过老师。因媳妇去世,转而反对嫁翁王士军,被官绅合谋陷害。他被捕入狱,名声大变;宋献策,河南人,虽然不是学者,但文墨俱佳。他“擅长刘仁祁门和占卜的数学”。崇祯14年经牛金星介绍加入起义队伍,赠送李自成“十八主神器”预言;还有一个流行的所谓“求主”在李自成??李岩,祖籍河南祁县,自清代以来被许多人考证为“吴吴先生”。就算他是真人,也只是个举人。后来随着起义力量的壮大,李自成也任命了其他谋士,但级别并不高。这些长期生活在农村或江湖之间的下层知识分子,不仅缺乏从政治上领导军队作战和治国的经验,而且视野狭隘,无法准确把握国家形势及其走向。他们的建议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和错误,从而为叛军未来的毁灭埋下祸根。

比如“平田无粮”的口号和“无不当差不交粮”、“五年不征”的政策。到那时,这些无疑会赢得广大农民的热情支持,但绝对的平均主义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况且,税收是国家机器存在的基础,大顺政权的机器,不收税,不调度服务,是无法运转的。所以农民军很快入不敷出。而大顺政权的解决办法是推行追悼会,帮助报销,也就是强迫官员和士绅交出财产来支付军费。在河南省,大顺政权官员“下车追薪”。每个有家财的男人,总是身无分文,穿衣服的人也不安全。连用五句,与死者比也”。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将明朝的官员和士绅甚至士大夫推到明朝或清朝一边。吴三桂投降大顺政权后反叛大顺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父吴襄在北京失守后被捕,索要20万元。

网络映射

再比如,这些谋士对当时的国情及其走向把握不够准确。当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三股相互竞争的力量,即农民军及其建立的政权、明朝和清朝。无论农民军哪一方赢了明朝,最终都要和清朝打。但无论是李自成本人,还是他的谋士们,都缺乏全局的眼光,没有预料到清军将来入关拿下中原的可能性,最终以覆灭告终。

那么,李自成为什么用低级知识分子而不用高级知识分子做谋士呢?这触及到李自成的知识分子政策。

李自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小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也不熟悉刘邦、朱元璋等任用知识分子夺取天下的历代开国皇帝的历史。另外,在“边学边好,为官”的时代,一个读书人一旦高中当官,就会对人民进行统治和压迫。李自成对此难免反感。所以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采取了拒绝一切知识分子的态度。崇祯十五年,甚至出现了“削鼻”、“削足”的事件。这种粗暴的做法无异于把鱼赶出国门,把知识分子推向敌对阵营。

后来李自成虽然依靠牛金星等人陆续招收了一些明朝学者,但只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行政职务,从未任命他们为谋士,可见他对高级知识分子的怀疑。即使是崇祯十七年攻陷北京之后,李自成也只任用四品以下的明朝官员,三品以上的只用明朝前侍郎侯耀之。是因为侯耀文被崇祯囚禁,李自成认为他一定是恨明朝,可以被农民军利用。

不仅如此,李自成还规定大顺政权的所有公务员都要受到武将的约束,即起义农民将领。就是这些明朝任用的官员,李自成从来没有认真征询过他们对世界大势和治国治军的意见。其实有很多人对国家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有治国治军的能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贬谪到清朝,被清廷任命为六部尚书甚至大学生,为清廷歼灭农民军和明朝反清武装做出了巨大贡献。

网络映射

如果李自成能吸取历史教训,招收知识分子,特别是有深刻见解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制定重大战略方针和措施时,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就能稳定大顺政权,战胜清朝的进攻,从而统一全国。

当时,农民军、明朝和清朝之间的竞争已经在风起云涌了。现在回顾历史,我们不应忘记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深刻教训: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任何革命都将失败;没有正确的知识政策,任何政治权力都会走向毁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朱元璋以卫所制度为荣: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下一篇:中国古代的雪有多大?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