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简评日军二战时期的陆军枪械 简评日军二战时期的陆军枪械 除了步枪其他都是渣

导语:本文简评二战日军的枪械,除了步枪其他都很渣,机枪设计沙雕,冲锋枪方面日本人的脑洞就不能理解,手枪威力小且有致命毛病。

简评二战日军的枪,除了步枪,都是渣。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这篇其实是搬自我自己早先的一个简单的回答,但内容会加的更详实。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轻武器总的来说不算差,但会因为一些奇葩的脑回路导致这个武器效用出问题,从步枪来一个个盘。 步枪的话,不管是6.5mm的三八式,还是三八的爸爸 三〇式,还有诸多衍生的三八/四四骑步枪、九七式狙击枪,亦或者7.7mm的99式以及99狙。由于都是毛瑟系的嫡系,所以无论是闭锁强度、可靠性、精度都不错,属于当年栓动步枪里边不错的一批。 老被人吐槽的6.5x50mmSR威力小,但其实它如果在近距离,存速高的时候杀伤力还是不错的。入体后铜被甲会与铅芯弹体分离,翻滚,杀伤力很强,但远距离的确实偏弱。 但标准步兵版的三八大盖太长,还是一战时期的思路。不过在中国战场上,由于我方重火力缺乏,也经常会陷入白刃战,一寸长一寸枪。所以说虽然不适合机械化和巷战,但在这个环境下倒不算太差。 半自动步枪倒也不是没有尝试,尤其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打出shi之后,倒也抄袭过M1加兰德,但最后也没派上用场。机枪就有点沙雕了,主要是歪把子这个脑残弹斗供弹设计。本意是为了通用步兵的6.5弹夹,结果导致供弹机构非常复杂,暴露的设计也容易进泥沙导致供弹不畅和卡壳。 它没有预抽壳的设计,因此直接暴力抽很容易抽断壳,因此需要油润子弹,所以在枪上加了个油壶。但后来发现发射标准6.5步枪弹因为膛压太大,子弹或者膛内脏了更容易退断壳,所以改用了一部分减装药的6.5mm步枪弹。结果原本为了通用步兵弹药的特点就没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造就了这么个奇葩而且不好用的弹斗...失败满分。 但后来参考ZB26之后设计的96式和99式机枪用了上置弹匣供弹,可靠性算是好了不少。 冲锋枪方面日本人的脑洞就不能理解了,本身吧,冲锋枪是一战时期用来打破堑壕困局的产物。而日本人一战就打了个酱油,虽然作为一个观察国也看到了这种新式的武器,但对其的认知毕竟不足。 到了二十年代,日本倒也是基于MP18和汤普森冲锋枪开始研发自己的冲锋枪,但是项目是由骑兵主导的而非步兵,然后一开始出来这么一堆奇葩。 到了40年,百式冲锋枪到是出来了。带两脚架,带刺刀座。但实质上它更像是一挺轻型的机枪,表尺甚至有1500米... 而陆军的话觉得这玩意压根和他们的步兵战术理念不符,因此不想用。骑兵和伞兵倒是少量试用了一些。但后来鬼子在太平洋岛上被美国爸爸暴揍才意识到单兵自动火力的重要性,到了1944年,他们将枪的刺刀座和支架拆除,开始增量生产。然并卵已经没用了。手枪方面日本的王八盒子已经被骂惨了。一方面是这玩意的8mm南部手枪弹动能才274焦耳,只有当时主流军用手枪弹动能的一半。二方面这货的击针很脆,容易断。可靠性方面很坑。 不过王八盒子是军官手枪,他们的制式手枪是94式。和王八盒子一样用8mm南部弹,所以威力小是通病。它还有个很致命的毛病是枪身左侧有一个外露的击锤卡销,这个误触的话会导致走火。所以日军明令这把枪平时不准上膛携带。 总的来说抄德国的步枪不算差,抄法国的机枪就难看了,而部分借鉴意大利Glisenti 1910的手枪就真的呵呵了... 日本人对自动装填武器是不是有种奇特的理解方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8028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问中国历史上有夏朝吗为什么国际上都不承认有夏 问中国历史上有夏朝吗为什么国际上都不承认有夏下一篇:宁都会议背后的故事:毛泽东为何被解除军权 宁都会议背后的故事:毛泽东为何被解除军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