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乡奴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导语:湘军是清朝末年的一支军队,其动员成本低,凝聚力强,采用了“组成硬村,打一场沉闷的仗”的战术。它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军事现代化的方向完全相反,但是非常有效。

更重要的是,湘军的士兵回到家乡时都是被军官招募的。所以它的动员成本很低,不用花什么钱,不用花更多的力量,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动员一支军队。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惊人的效率。一是消除了清军在一战中崩溃的现象,另外也消除了战败不互助,胜利不互助的习惯。加上当时非常有感情纽带的师生乡亲,形成了湘军的凝聚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湘军的“老乡”“师生恋”的凝聚力不会长久,所谓的凝聚力就是共同的利益——大家一起吃肉。后期湘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努力升官发财,打下城池后允许开城抢劫,当时很流行,以后也是很严重的做法。

这种做法形成了湘军的指挥体系——三级指挥体系,第一是警卫曾国藩,第二是营官,营官管兵,不能逾越指挥,战时有很多优势。如果被打败了,曾国藩有一个原则,就是这个单位被打败后马上解散。如果营官死在战场上,士兵没有救他,这个单位也会当场解散。打赢仗怎么办?如果给得胜的营级军官名额和钱,可以回老家再招。一个营变成两个营,两个营变成三个营,部队在胜利中成长。赢得战斗的军队越多,输掉战斗的军队就会立即死亡。这是湘军的做法。

部队多了,警卫和营官之间就有了新的层次,叫做子系统。这个分系统并没有超出他下面那个营的指挥范围。湘军开了“以兵为将”的先河。军人不再是国军,而是将领的军队。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都是这样的。别人染指他培养的军队是没有用的。

这种自然的方法让湘军不缺官兵。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能成名的知识分子很少,但大多数不能,所以军官的来源几乎是无限的。二是农村破产,社会上没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地方,招聘只是出路。湖南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参军在家没饭吃。也就是说湘军官兵没有后顾之忧,但是只有一个限制,就是钱,只要有钱,就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无限扩军。从军事科学的角度来看,湘军的崛起与当时军事技术和军事艺术的落后有关。湘军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军事现代化的方向完全相反,但是非常有效。而且湘军这种临时征用方式成本很低。战后就地解散,到时候回家。这成了晚清常用的方法。其后遗症在甲午战争期间暴露无遗。当时不到两个月,中国就编了100万兵力去打日本,对手是接受过德军训练的日军,打起来吃了不少苦头。由此也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方法完全违背了军事现代化的方向。曾国藩自己说,他用的是明朝戚继光的方法,营以下内部编制是学戚继光的。明末戚继光编纂到曾国藩时代,近200年后仍可复制使用。这是什么意思?军队的建立与武器装备有关,说明200年来武器装备没有多大进步。这就是湘军的基本特征——儒生带奴下乡。

第二,湘军的基本战术,用曾国藩的话说,叫“组成硬村,打一场沉闷的仗”。

曾国藩是一个崇尚“涵养”的人。他不喜欢聪明的东西。他不相信任何投机取巧的事情。

所谓“硬村”,就是湘军到了一个地方就马上扎营,这是他从太平军那里学来的。曾国藩制定了野营的规则。按照曾国藩的规定,湘军去的每一个地方都要先看地形,选择宿营地。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后修墙挖沟。这堵墙有八英尺高,一英尺厚,是用草泥做成的。壕沟有一英尺深,从壕沟里挖出来的土必须移动两英尺,以防敌人轻易把挖出来的土填满壕沟。壕沟外面是一个花篱笆,五英尺长,埋在土里两英尺。花篱笆有两三层。栅栏是用来防御敌人的骑兵。按照曾国藩的规定,湘军开到了新的土地,立即在寒冷或下雨的情况下挖战壕,一个小时内就完成了。对于湘军来说,这种土木本来就是他们的事,这些士兵本来就是农民,他们也是在家里挖的。营地的防御墙称为内侧附近的子墙。士兵站在这里。墙的外层是栅栏和骑兵卫队,外层是战壕和步兵卫队。当时火炮很少,火炮的控制力很小,防御是比较有利的一面。曾国藩的“硬村”可以达到“治人不治人”的目的。由于太平天国占领了大片地区,湘军原本执行进攻任务,但他以“筑硬寨”的手段将进攻任务变为防御任务。众所周知,《孙子兵法》说“过去善于用兵的人,要战无不胜,敌人才能取胜”,而部队的失败在于自己,自己才能战无不胜,所以说“胜可知,不可为。赢不了,留着;但胜者,攻也”。兵力不够的时候就守着,兵力很大的时候就开始进攻。“善守军藏于九处之下;善攻者,九日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31292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留的生前身后名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左宗棠的生前身后名下一篇:吴文化 吴文化—历史探源—古吴文化的地域极其属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