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治理尼罗河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埃及粮仓

导语: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治理与尼罗河密切相关,尼罗河成为历史上的埃及粮仓,为埃及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

目录导航:

  1.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治理尼罗河密切相关
  2. 金字塔知识讲解
  3. 阿诗勒部族历史故事
  4. 为什么罗马时代的大粮仓埃及现在变成了粮食进口国
  5. 人类世界金字塔结构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治理尼罗河密切相关

随着农业、园艺业的发展,提升了古埃及的物质文明程度,有效地维护了古埃及中央集权政府的统治。而全国范围内水利灌溉工程的组织修建,对古埃及君主专制统治的形成以及强化具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大规模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地区的少部分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整体的可以在特定的时间之内调动相应人力的政府进行组织。

中央集权政府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必须对全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进行调拨,组织人、财、物修建水利工程。为了提升水利工程修建的效率,必须确保中央政府的集权、权威,否则中央政府就无法对全国各种资源实施有效的调配。

所以,拥有广泛集权的中央政府成为古埃及发展农业文明的现实需要。在这样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对尼罗河周边的资源和全国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组合、调动,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加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有关系,古埃及的主要河流,尼罗河,古代都是逐水而居,河边水源丰富的人口多,经济繁荣。

是密切相关的。

古埃及文明的形成与尼罗河的关系:

1、在聚居环境上的关系:古埃及文明创建于尼罗河下游两岸,尼罗河为埃及带来了不仅是水和绿洲,而且由于它泛滥时淤积大量来自赤道密林的肥沃腐殖土,从而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

尼罗河每年的河水泛滥总是7月开始涨水,10月达到高潮,11月退水,水量每年虽有出入,但差别不是很大,绝无洪水滔天的大灾。尼罗河这种少有的特点,不仅使尼罗河谷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也为埃及古代文明创建大规模水利灌溉工程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2、在聚居资源上的关系:因为一个聚居地肯定需要用水(最简单的野外生存,你肯定也得找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所以聚居地一般直接在河边,还有河边的土地一般也是最肥沃的(洪涝过后的土地最肥沃),还有河里的鱼类资源。

所以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的关系有多密切不言而喻,可以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知识讲解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

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

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

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是占有集中的一部分。

埃及境内一共有96座金字塔,是由3万多熟练建造工人建造完成的,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由上百万巨石建造,平均每块石头达2.5吨重,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除了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之外,还有天文台,粮库之用

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金字塔是埃及古老王国国王法老的陵墓,全部采用一块块巨石堆砌起来的成金字形状的宏伟建筑。

阿诗勒部族历史故事

阿诗勒部族并非一个真实存在的部族,而是在网络上流传的一种虚构的设定。因此,关于阿诗勒部族的历史故事并没有可靠的来源。如果您需要了解真实的历史故事,请提供具体的历史背景或人物,以便我为您提供相关信息。

阿勒颇部族泛指叙利亚北部阿勒颇地区的族群,阿勒颇西距地中海120公里,是叙利亚第一大城市,阿勒颇省省会,拥有190万人口。

阿勒颇部族世代生活在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以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沃土的北部,距离大马士革以北350公里,是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总面积190平方公里。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勒颇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从历史上看,阿勒颇部族是人类最古老的定居群落之一,考古学发现在公元前第11个千年时这里就有人居住。古希腊人称这座城市为“贝罗埃亚”。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这里称为哈勒普。阿勒颇的名字在法国托管时期才开始使用。

阿勒颇占据了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关键位置,是古代商路上的一个重要地点。开始时它只是建在一些小山丘上的小城,后来发展成大型城市。以阿勒颇为中心形成的阿勒颇省占据了1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拥有约370万人口。

阿勒颇从公元前2世纪起就处于几条商道的交汇处,阿勒颇部族相继由希泰人、亚述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马穆鲁克人和土耳其人统治过。古城内13世纪的城堡,12世纪的大清真寺和17世纪的穆斯林学校、宫殿、沙漠旅店及浴室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建筑结构。阿勒颇现今面临人口过剩的困境。

奥斯曼帝国时为近东最大贸易中心 。城中保留有12世纪建立的宗教学院、城墙和古代军事城堡。今为工业城市,有丝织、棉印染、毛皮、果品等工业,也是农产品、手工业的交易中心 。处于国际公路网上 ,有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铁路通过,也有机场。建有综合大学、国家博物馆,是文化中心。市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和清真寺。多石灰岩建筑 ,有白色阿勒颇之称。

阿勒颇古城阿勒颇几乎有和大马士革同样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这里连接着南欧、南亚次大陆和北非以及阿拉伯平岛。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历代的战略要地和交通中心都设于此地。公元前18世纪,阿勒颇已是重要帝国的首都。大约公元前1595年,赫提人入侵巴比伦王国时从安纳托里亚人手里夺走阿勒颇。公元前738年,亚述人占领了此地。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阿勒颇归入塞琉西王朝,而后在公元前65年被罗马统治。后来阿勒颇被阿拉伯人征服并且在傣马亚王朝统治之下开始了一段繁荣时期。大马士革落入东方人手中之后不久,阿勒颇也难逃此劫难。在公元10世纪时,阿勒颇作为独立的汉达尼德公国的首府进入了黄金时代。1260年它被蒙古人占领,但随即又由埃及马穆鲁克军队夺回。在马穆鲁克的统治下,其贸易不断发展。公元1516年,阿勒颇被奥斯曼王朝征服。19世纪中叶,苏伊士运河开凿后命运渐渐衰落。各个王朝的统治给阿勒颇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它保存下来的阿拉伯文化更是闻名于世。

阿勒颇最著名的伊斯兰文化古迹是坐落在古城东边一座走势平缓的小山坡上的阿勒颇卫城。它是赫提人历史文化的见证。传说亚伯拉罕在旅途中曾经在这里停留并给他的红色母牛挤奶。但是,更久远的文明留下的证据表明,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它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原先是亚述帝国的神庙。11-13世纪几经重建和扩建,占地15公顷。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公元12世纪末由努拉尔·丁·赞古主持重建和修复后的面貌,这次整修保存下来了古城堡经过古代战乱和地震破坏留下的痕迹。卫城的城墙用巨石砌成,四周围绕着深22米、宽30米的壕沟,从沟底到城墙顶端共65米高。从城墙低部至壕沟不仅坡度很陡,而且上面铺着光滑的石板,看起来似乎没有人可以越过壕沟爬上城墙。入口处和哨楼之间相距10多米,过去这里有公元16世纪初修建的大吊桥相连,一旦有敌人来犯,收起吊桥,卫城便固若金汤。城堡有3道大铁门,第一道门上雕有两条互相盘旋的巨蛇,因此称为蛇门;第二道门门雕有 阿勒颇古城一对盘坐着的狮子;第三道门上也有一对狮子,其中一只是笑狮,另一只是哭狮,这些精美绝伦的雕刻品在向上天呼唤,呼唤真主阿拉的无限力量和包容一切的仁慈。连接大门之间的通道设有翻板和各种机关,通道顶端布满堞眼和监视孔,可以将贸然入内的敌人致于死地。同时,城堡内部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通道。这个卫城防御严密,构思巧妙,极端易守难攻,骄傲地把自己隔绝于世。据说只在公元1401年被蒙古帖木儿汗攻下,以后再没被攻下过。卫城内部保存了几个不同朝代的宫殿遗址,其中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公元13世纪的皇宫,它的大厅内镶嵌着白色的大理石,屋顶上悬挂着各式钟乳石状的装饰物,可谓是阿拉伯艺术的杰作。而皇宫内建千公元15-16世纪的金銮殿则以其非凡的华美细节着称,例如殿内结构繁复装饰优美的顶梁,绘有彩画的玻璃窗,奢侈的宫廷灯架和水晶灯等等,不一而足,无一不体现了那个时代叙利亚手工艺的发展水平以及手工艺者的杰出智慧。此外,卫城内还有东罗马帝国时代的带有地牢的监狱、土耳其统治时期的兵营、1000多年前的大蓄水库、火药库、粮仓,以及12世纪的大清真寺遗址和一些深60米的水井,据说这些水井就连接着秘密通道。除著名的阿勒颇卫城以外,古城内还保留有众多颇具文化价值的景点,就连车辆难以通行的古老街巷,也足以使人留连忘返。纵览全城,街道和小巷按照公共和私有领地的等级制度分布。而后在两者之间又新修筑了一些道路,其中的一些道路与原有街巷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古城中心的乌马亚德大清真寺初建于7世纪,被彻底破坏以后于公元12世纪重建整修,现在展现给世人的已不是当初的伊斯兰早期建筑特征,而是古埃及马穆鲁克骑兵时代的风格。在大清真寺附近还有一批古之的伊斯兰建筑,所有的这些一起构成了阿勒颇独特的气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礼膜拜。

为什么罗马时代的大粮仓埃及现在变成了粮食进口国

可能是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盛产粮食。当时的埃及是被罗马帝国统治的,所以粮食就主要供应给了罗马帝国,而罗马帝国也要依靠这些粮食来维持国家的生存,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

人类世界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神秘而且壮观。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在尼罗河流域有八十座左右的金字塔,世界各地的金字塔也形状各异,最高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高一百四十多米。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以及建造目的一直都是各界学者追寻的关键问题。

一、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胡夫金字塔由二百二十多万块石头堆砌而成,每块石头都有2.5吨重,在几千年前,没有先进的工具如何实现这样的工作?

1、石块堆砌

人们最初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过程的猜测是石块堆砌而成,关于金字塔的史料基本随时间消失,在《历史》一书(由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编写)提到金字塔是由十万人耗费二十年建造而成,设想如此浩大的工程,完全依靠人力,即使对于现代的建筑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更何况是数千年前?

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是,在金字塔的周围方圆数百公里以内都没有找到和建筑金字塔的石块相同的材料,难道古人是从更加遥远的地方运来如此沉重的巨石,再将它们摆好形状堆砌而成?还是说经过几千的变迁,原来存放巨石的地方早已被磨平,历史的痕迹已经被全部抹去了。

有人给出证据,只要有效的借助圆木和水是可以实现将巨石堆砌起来。胡夫金字塔规模惊人,也备受各国关注,据调查,该金字塔上最重的石块可达五十吨,即使借助工具,将这么巨大的石头排列成误差极小的形状,完成这项工作的难度也是十分巨大的。

2、人工浇筑

最近科学家大卫杜维斯提出惊人的看法,金字塔的巨石是人工建造的,对石头的成分进行化学分析,发现是由石灰和贝壳经过人工浇筑混凝而成,这种人工石头经过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化石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后世大都认为金字塔是由石块直接堆砌而成。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给出了更有利的证据,在石块中发自按人类的头发,经检验确实是几千年前古人的头发,猜测可能是工人在浇筑的时候头发掉在混凝土中,凝固并保存至今。这一说法一提出就被很多人认可,这也很好的解释了金字塔石块之间的缝隙十分细小的原因。

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说明金字塔的石头是人工浇筑形成,但这一说法使得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相信。

除了埃及的金字塔,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出现金字塔,在苏丹喀土穆的沙漠中有一金字塔群,多达二百多座,他们的体积较小,建筑用的石块为红褐色,现在仅保存下来的只有地基部分,但从留下来的部分发现在石块之间有石灰石的成分,用于堆砌的石头较为平整,都是经过人工加工的,这也说明在远古时期,人类是掌握一定的粘合技术的。

二、金字塔的构造特征

1、锥体建筑

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大都呈现锥体的建筑形状,金字塔底部呈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侧面为三角形,用材自下而上逐渐减少,最后形成尖顶。

胡夫金字塔的四个面分别对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其精度与地球的正北方向不差圆弧的三分,而且每一面的面积都相等,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相当于千分之一,整体建筑都是由石头构成,没有任何木材或金属等易腐蚀的材质,金字塔的整体设计蕴含了力学、物理学、建筑学等多个领域高深的理论知识,工人的建造技艺十分精湛。

金字塔自身的一系列数字,包括金字塔自身的重量、高度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塔的侧面面积、底周长等多个参数之间竟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数学家经过计算,很多方面都可以推算得到,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古人精心设计,在没有文献记载的情况下,一切都变成了未解之谜。

2、内部构造

金字塔内部十分神秘,金字塔并非实心,在内部有法老的墓室和一些走廊和阶梯以及众多的贵重装饰品,还有倾斜向上的排气孔,有学者认为这是当时修建的工人为了空气畅通修建的,但因为一些通风孔被中途认为堵住使得这一说法不能被人深信。

其次,有人提出这些通风孔是星座通道,因为这些通风孔在经过测量以后都指向猎户星座的三颗腰带上的星星,引导去世的法老顺利进入天堂,不知这一发现是巧合还是真的内含玄机。

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可以供游客参观,进入金字塔内部,就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在法老的埋葬处,法老的棺椁是黄金制成,四周的墙壁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多为人物壁画,古代美女穿着精致,服侍在法老身边,还有保卫国家的将士和守护神等。

陪葬品多为一些奇珍异宝,法老生前的宝刀和宝剑以及一些服饰等。在墓室内还有一点很神秘的地方,考古学家并没有发现墓室内有照明的东西,那么在建造初期,清扫墓室,搬运棺椁,雕刻壁画等一系列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在几乎完全封闭的金字塔内,古人又是如何将这一切建造的如此精细的?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3、宇宙波

关于金字塔内所蕴含的能量,宇宙波虽然让人匪夷所思,但却广泛的被提及。 金字塔内部的设计造成很多神奇的现象,在1963年,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生物学家确定了去世好几千年的埃及梅纳公主,并在她身上提取到的皮肤细胞还具有生命力,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埃及考古学家马苏博士曾经宣称当他打开一座古墓的石门的时候,一只灰猫向他扑来,十分凶猛,几个小时后这只猫去世,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这给金字塔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科学家海利尔曾做过实验,将一些豆子和白糖放入金字塔内,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豆子和没放入金字塔的豆子种在同一块儿地里,相同时间里,放在金字塔的豆子生长速度远远超过普通的种子,而且植物的糖含量与普通植株不同。

将金字塔内的白糖与普通环境下的白糖放在一起,蚂蚁会躲避在金字塔内放过的白糖,这些现象无法给出准确的解释,在金字塔内曾发掘出一些鲜花,它们都十分鲜艳,经历几千年都没有凋谢。

科学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宇宙波,在金字塔内有一种的辐射,可以防止动植物的腐烂,使物质经久不变。都不少人相信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并且是用来储存能量的工具,用于联络,众说纷纭,金字塔的秘密也许还需要很多年才可以完全解开。

三、金字塔的历史意义

金字塔被认为是埃及法老(埃及统治者)的陵墓,法老死后葬于其中,但对现存金字塔的探索中,并没有发现法老的尸体,只有空的棺椁,有些历史学家猜测,可能是经过几千年的腐化,法老的尸体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了。

除了作为陵墓,金字塔还可能是古人的粮仓,经现代技术测量,金字塔内的温度均比外部环境温度低,适合存放一些蔬菜水果和粮食等。

由于金字塔的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人猜测金字塔的尽早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古人对星象十分依赖,为了祭祀祈福修建如此庞大的金字塔也是存在可能的。

在世界各地的金字塔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多蕴含着宗教信仰,有些建筑在高空观测,会发现其中的结构十分严谨,神像的排列对称,在遥远的年代,人类的文明灿烂辉煌。

金字塔的建造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埃及金字塔集中的反映了埃及人民在建筑学、天文学、美学等方面的接触成就,表现出古人的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古代埃及灿烂的文明。

金字塔,在建筑学上是指锥体建筑物,一般来说基座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边形,也可能是其他的多边形,侧面由多个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面相接而成,顶部面积非常小,甚至成尖顶状。 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块堆栈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质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挡自然灾害,因此各地文明的先民,会利用金字塔作为重要记念性建筑,如陵墓和寺庙。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建筑技术的演进,达到轻质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调与采光,有些建筑师会从几何学选取元素,现代金字塔式建筑在世界各地被建造出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7968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及其影响是怎样的?下一篇:日本大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日本历史首都大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