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求孔子学说的现代价值。

导语: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寻求孔子学说的现代价值。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探寻孔子学说的现代价值。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言。它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独特而有影响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中国文化的“根”和“源”。与印度、欧洲、阿拉伯古文化并列,使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孔子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寻求孔子学说的现代价值。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探寻孔子学说的现代价值。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言。它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独特而有影响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中国文化的“根”和“源”。与印度、欧洲、阿拉伯古文化并列,使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孔子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本主义思想、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舍身取义的节操等,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止的精神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则成为历代领袖治国的方略。远的不必说,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便足可见基于孔子学说。 公元一到二世纪,孔子思想传到朝鲜。三世纪,朝鲜学者王仁带着一本《论语》到了日本。从此,“孔子”便在日本落下了根。日本的儒学受孔子的思想影响很大,在明治维新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明治维新取得巨大的成功。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不仅日本、朝鲜,就连越南、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将孔子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相继建起了祭祀孔子的庙宇。十六世纪以来,孔子思想又陆续传入西方国家,他的理想主义、道德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的武器,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可见孔子学说已遍及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所有的非西方地区中,现代化最成功的莫过于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而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均基于孔子学说,然而我们中国大陆,在过去一百年的学术、文化界,孔子学说不仅不受人重视,并且是一个不断遭受批评与攻击的对象。清末民初以来,诸如民主思想、自由主义、浪漫主义、马列主义等思想成为国人从各种角度攻击孔子学说的武器,而使中国成为了一个既不真正现代化,又未能保存传统优点的国家。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近现代以来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革命路线是否明智?笔者认为,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充满活力的,而且,对它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我们不是认识清楚了,而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孔子所提倡的“伦理道德,实行仁政”的思想为世界所接受。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合理方式,道德是做人该有的原则轨范。“仁政”是统治者不仅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以“仁”施政,争取民心。孔子的理想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而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恰与孔子的理想相吻合。因此,笔者建议,恢复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重建儒家的价值系统,用当代人的眼光来挖掘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接轨的部分,为我们所用,来改变我们今天的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现代价值、孟子的现代价值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 ,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一、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定居 。孔子的父亲孔纥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还当过乘田,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 习 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着的。孔子大约在30岁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 ,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 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 ,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 三、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 、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 ,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 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 《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 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 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六、孔子的教学特点 ?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如何评价孔子对当代的价值

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这被认为是治国安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公共道德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

孔子思想对现代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然不能忽视。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的骄傲。孔子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如果灵活可以用吗?主要原因是孔子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在今天同样适用。例如:

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 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 归纳为九种境界: 小人之智者, 小人之勇者, 小人之仁者。 君子之智者, 君子之勇者, 君子之仁者。 圣人之智者, 圣人之勇者, 圣人之仁者。 翻开教科书,人们可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礼”的中心含义不仅包括“礼品”、“礼仪”等内容,而且更广泛地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 毫无疑问,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国、世界华人圈里、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府一度号召人们要“破四旧”,“打倒孔夫子”,理由是孔子思想“太封建”、“忠效思想太重”、观念“太中庸”,等等。“那是一个特殊的由于政治原因而曲解孔子文化的时代。”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丁晨说,“如何理解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需要一个民族去思考。” 然而,时至今天,展望中国,人们对孔子思想的重视随处可见: 中国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谓“政者,正也”;同时,重视仁义,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国”。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主张中,最终的落点是“群众的利益”。在此方针指导下,目前,各级各地政府都把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当成了自己的施政纲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思想,对于世界各国的施政者都有指导意义。”山东省人事厅办公室副主任张祝秀说,“无论哪个政权,如果它不公平、不公正,不为群众的利益考虑,这个政权就不可能保持长久。” 在文化领域,孔子的影响力在2500多年之后,依然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中学、曲阜实验小学等中国数以千计的大、中、小学校园内,孔子的塑像十分醒目――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圣人、大教育家,孔子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 除了校园,孔子在整个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力堪称无出其右: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创办的《孔子研究》、《孔子与中国》刊物发行遍及世界各地;由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国际孔子文化节盛况一年超过一年,包括多位国际知名文化大师、中国政府高官、外国使节在内的贵宾都曾到会参与;以弘扬孔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有关孔子的各类网站达100多家;孔子故里曲阜“三孔”,已经被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无以数计的单位、企业把孔子的思想言论,框裱挂墙,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市民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材,供人学习、体会…… 在经济领域,孔子的许多思想被人们广泛提倡、运用。生产企业讲究依靠产品质量打市场,正如孔子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求员工们要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正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企业讲究诚信经营,孔子有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其实,除了思想上的借鉴、运用以外,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之中,人们对孔子的崇拜更是无处不在:“孔府家酒”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中档白酒;“孔门豆腐”、“诗礼银杏”是所有到曲阜旅游的人必须一尝为快的名吃;“阙里宾舍”是曲阜市最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四星级宾馆,而曲阜市与孔子名字相关的酒店更多达76家;上海市一位企业家投资数千万元,在曲阜市建了一所孔子中英文学校,其生源来自中国数个省市;此外,用与孔子名字有关的字体命名的香油、煎饼等各类产品达100多种;每年,有300多万海内外游人到曲阜拜孔、祭孔,带来的门票收入仅今年“五一节”就近1500万元人民币…… 今年30多岁的孔子第76代孙孔令文,是“孔氏手工布鞋坊”的老板。一开始,他没有注册品牌,只是自产自卖,但生意一般;后来,他受别人指点,自建“孔氏手工布鞋坊”网站,生意很快越做越大。他说,孔子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他的后人,我们首先是想借祖先的影响来打产品的知名度,其次,这也是对祖先影响力的扩大和延伸。他透露,自己的布鞋就是比别的牌子卖得好,“不服都不行”。“孔子的思想包含了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孔范今说“在当今这个社会,从政府到普通百姓,大家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它,只是说明,孔子思想中有值得人们这么做的理由,其中,‘仁义、诚信’的内容更是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 1988年,当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应该说,至今为止,人们也许只体会到了其中一部分的真谛。”今年79岁、一生中有60多年在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世界着名孔子研究专家、原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孔繁银说,“时光茌苒,在未来的时间里,人们对此将体会更深。” 好运!!

孔孟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孟思想的现代意义如下:

1.“仁者爱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有助于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文明进步的社会。

2.亲民、惠民、富民、富民,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政府必须对人民做出的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因此,孔孟的“仁学”提出了经济养民、利民、富民的命题,对于今天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提倡德治,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谋利益,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相通的,这有助于改善党群关系,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精神。

扩展数据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国家和社会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并使中国统治阶级成功地将其运用到中国的社会和国家治理实践中,从而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辉煌的人类发展史。

这是全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空前后。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未来屹立于世界的根基。

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的精髓在于其社会伦理。正是封建伦理规范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

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核心,对社会群众基础的治理具有最广泛的影响,从而达到国家和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这一伦理思想上升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由中国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毛泽东和邓小平所掌握和创造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儒家

孔子的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什么价值

贾鲁英孔子学说的当代价值——孔子人生哲学的启示

主讲人:贾陆英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语行事的书,是我们中华文化不朽的瑰宝。我的这个讲座就以《论语》为基本依据,来探讨孔子的人生哲学。孔子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位圣人,其实他并不神秘,他的一生既平凡又伟大。我们说他平凡,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有爱有恨,有成功有失败的普通人。我们说他伟大,是因为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照亮了人生的道路,给予我们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讲孔子的人生哲学,首先要涉及到孔子自述他自己一生的这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转瞬即逝。古往今来,人们在感叹光阴似箭的同时,更体悟到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可贵。那么,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一个人怎样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看看孔子的人生自述,将会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这段话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他是一段着名的人生格言,是孔子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所讲的,是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他强调了自己从15岁到70岁生命历程中间几个特别重要的阶段,以及在每一个阶段中,应当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这一段话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指导人生的坐标,提供了一面参照对比的镜子。 “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强调人在青少年的时代,就要立志学习,这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学什么呢?孔子认为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最近钱文忠教授正在《百家讲坛》讲《三字经》,《三字经》的精神就是传承了儒家思想,主张从小首先学做人的道理,然后第二位才是学习历史,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走好了这一步,才能为一生的成长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十而立”,就是说,一个人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懂得社会规范,自觉地按照社会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去办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立”这个字的含义,有许多人把它理解为成家立业,这样理解是不确切的。从字面上讲,这个“立”字就是站立。孔子在这里具体指什么呢?就指要立于礼。礼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孔子强调只有遵循礼的规范,做人做事才能把握住自己。当今社会,我们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一个人需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历练,才能够通达做人做事的道理。“三十而立”以后,还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甚至于挫折和失败,你才能够深切地懂得到底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样,你才能真正站得住、立得稳。现在,外面的世界确实是很精彩,但是也到处充斥着诱惑和陷阱。所以在是非、荣辱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做的,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五十而知天命”。对于天命这个词,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天命呢?从古至今也是众说风云,莫衷一是。从《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对于鬼神之事是持怀疑态度、存而不论的,孔子从来就不讲“怪、力、乱、神”之类的事情。因此他所讲的天命,我认为不应当作神秘主义的理解,既不应当把它理解成是“宿命论”,也不应当把它理解成是“天志论”,因为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自述他知天命的年龄是五十岁,他又讲,“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他知天命的这个年龄段,也正是他认真研究《周易》的时间。从这里我们可以推知,孔子讲的“知天命”,应该是通晓《周易》的天道、地道、人道。所谓天道、地道、人道,按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指认识和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规律。 “六十而耳顺”。所谓耳顺,就是能够听的进去各种意见,把毁誉置之度外,对好话和坏话都抱有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难的,因为他体现了一种心境的平和,胸怀的宽广,是修养达到很高的程度才能够做到的。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原是韩国的外长。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以后,新华社记者对他做了专访,当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钱包,里边装着一个卡片,上面就写着孔子这一段人生格言。他对新华社记者讲到,我现在60来岁,正是孔子所说的耳顺的阶段,我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尤其需要做到耳顺,因为联合国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声音都能听的进去,这个大家庭才会和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而言,是指思想的自由,这是对做人的道理有一种高度自觉的体现。“不逾矩”是就外部世界而言,是指做任何事情都不超越、不违反社会的规范、规矩,在当时就是指“无违于礼”。一个人,只有从内心实现了对社会规范的认同,才能把这种认同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达到内和外、主观和客观辩证的统一。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思想的自由并不是胡思乱想,想怎么就怎么,而是指他对社会的规范有了高度的自觉和认同,因此他的言行再怎么自由地发挥也不会出格。所以这个“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内和外、主观和客观高度辩证统一的结果。 突出这几个时间段,主要是强调人的成长进步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实际生活的磨练,需要阅历的不断增长。我们学习领会这一段话,要着重把握的是,孔子关于人生历程中应当认真做好的事情和努力达到的目标要求,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时间。因为当今社会的时间节拍非常快,节奏非常快,我们应该和当今时代的节奏合起拍来,让生活过得充实而富有效率,快乐而充满阳光。 学而不厌:孔子的人生写照 司马迁对孔子有一个评价,称孔子为“至圣”。他把孔子和那些君王进行对比,说天下的君王太多了,他们活着的时候很荣耀,但是死后就无声无息,被人遗忘了。而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流传了十几代,而学者们仍然以他为师,他的影响还那么大,以至于天子也好,王侯也好,他们在讨论《六艺》的时候,还要以孔子的说法为标准。经过这样一个对比,司马迁得出结论:“真可谓至圣也”。“至”是“最”的意思,他认为孔子是最高的圣人。他还引用《诗经》中“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孔子的品德和思想,表达了自己“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的真诚愿望。就是说,我虽然达不到孔子那样的高境界,但是,我的心是向往这个境界的。康熙皇帝对孔子题了一个匾,称他为“万世师表”,这个评价是非常恰当的。 那么,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他的头脑中固有的吗?也不是。孔子自己说的非常清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他认为自己是“学而知之”。“好古”,就是对古代留下的文化典籍非常喜爱,“敏以求之”,就是非常勤奋敏捷地去学习,去追求、探究其中的道理。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学也。”就是说即使在有十来户人家这样的小村子里,也必然会有像我孔丘这样讲忠信的人,但是未必有像我孔丘这样好学的人。因此我们说,“好学”、“有恒”、“学而不厌”,这就是孔子有别于他人,有长于他人的地方。孔子的学问是靠学习,靠后天的勤奋努力获得的,不是生而知之。 孔子一生非常坎坷。他的祖先是商汤的后代,宋国的贵族,地位非常显赫。但是后来遭到了权势迫害,家境就衰落了。为了避难,他的祖上就逃到了鲁国。他的父亲是鲁国的一个武官,地位不高。宋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恰恰是当时保存商周文化最多的地方,这对孔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孔子幼年,他自己讲叫“贫且贱”,这个“贱”字,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贬义,不是卑贱的含义,而是指社会地位很低。他三岁父亲去世了,17岁母亲去世了,幼年时代生活是很苦的。但是他从小就喜爱读书,深受商周文化,特别是周公之礼的影响。史书记载孔子从小玩游戏的时候,也是在表演行礼。到了青年时代,他仍然处于社会底层,看过仓库,喂过牲口,从事的是当时社会底层人做的工作。孔子15岁立志做学问,矢志不渝,终身持之以恒。30岁的时候开始聚徒讲学、教书育人。50岁左右担任过一段鲁国的官员,时间不长,是有政绩的。但是他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统治者的利益,所以他的所作所为不可能长久。55岁的时候,他开始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是希望能够从政,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在那样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的主张不为所用。68岁回国,73岁去世。这就是孔子一生大概的人生经历。 孔子对我们民族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学术思想上的贡献。他晚年倾其所学,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历史记载叫做修《诗》、《书》,定《礼》、《乐》,序《易经》,作《春秋》。当然在这方面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们说,孔子虽然不可能把这些事情由他一个人全部完成,但是,他和他的弟子们对这些古代文献的整理和传播,发挥了杰出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点,正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他把学习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们知道《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孔子切身的感受。现在,有很多人,包括在座的一些同学,把学习当作是“苦差事”,一提学习就感到很苦。也有一些人仅仅把学习当成“敲门砖”,当成谋生的工具,这样的境界就过于功利化,有些低了。而孔子却把学习当作一种人生的乐趣和生活方式。他这样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他对学习态度上几种不同境界的认识和评价。“知之者”,就是学习仅仅是为了得到一点知识,满足于“我知道了”,这个境界是比较低的。“好之者”,就是对学问有一种喜好,有一种追求,这就比“知之者”进了一步。然而,喜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是最高的境界。《史记》记载,孔子晚年学习研究《易经》,“韦编三绝”。当时的书是竹简,需要用绳子把它编起来,叫“韦编”,孔子反复翻阅竹简,竟然把“韦编”多次折断,他学习的刻苦认真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有人问孔子的学生说:“你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告诉他:“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个人立志读书,用起功来连吃饭都忘了,获得知识以后,高兴得连忧愁都忘了,甚至不知道衰老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孔子对自己的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他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注重学思结合,求真求新。孔子说自己“信而好古”,对古代的文化,他非常笃信而喜爱。但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他有一句名言,我们现在仍然经常引用,就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学而不思,死啃书本,缺乏智慧的思想,就会迷茫受骗,学的再多也没有用。而不学习,却在那里苦思冥想,就会缺乏信心,那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就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孔子自己也好,他教学生也好,就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所谓“温故”,就是指对古代典籍的学习,所谓“知新”,就是在学习的同时要进行思考,经过自己头脑对典籍的思考,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新的思想。如果没有新的认识、体会和概括、总结,孔子怎么能成为人类杰出的思想家呢?自古名师出高徒,但孔子的老师是谁?不知道。学生讲,孔子学无常师,他是自学成才的。孔子很注重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他的经验之谈。孔子还注重向实际生活学习,他来到周公庙,事事向人请教,有人就讥笑他不懂礼,孔子却说,不懂就问,这才叫礼呀!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一直启迪着人们,注重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会有“学问”。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号召共产党人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以此去洗刷唯心精神。总之,孔子的学习,第一是注重向书本学,这不是死读书,而是温故而知新;第二是注重向他人学;第三是注重向实际生活学。这就是孔子学习的态度。文化大革命中间,有人批判孔子,说他教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实在是一种无知。孔子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习要实实在在,言行一致。他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有局限的。有我们懂得的东西,也有我们不懂的东西。只有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东西,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能通过学习变不懂为懂。这就是“是知也”的道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现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提高的过程。如果不懂装懂,就阻塞了自己继续学习和进步的道路。孔子认为做学问和做人要相一致,他强调“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说君子的行为比言语更重要。你做得到再说,做不到就不要说。不像有些人,没做之前先吹一顿,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他还强调“过则无惮改”,就是说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有了错误不改正,才叫做真正的错误。 综合起来看孔子的治学之道。我想概括这样三句话:一是学而不厌的求知欲望,这是学习的动力源;二是学思结合的求真精神,对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追问为什么,搞清楚为什么,求得真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要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这才叫学到了真正的知识;三是学用一致的求实态度,学是为了用,为了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与用要相结合。正因为如此,孔子登上了他那个时代思想文化的高峰。勤于学习,加善于思考,再加丰富的人生阅历,塑造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这里我还想指出一点,孔子所强调的行,主要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对于我们今天来讲,还要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调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每一个人成长进步的规律。 诲人不倦:孔子的人生追求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颜渊、子路在讨论志向问题的时候,子路很直率,就反问老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孔子回答了三句话,叫做“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三句话,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了孔子“泛爱众”的仁爱思想。让老年人得到安逸,让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人怀念自己,这三点看似平常,要做到是很不容易的。这个志向也就是孔子所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理想。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的政治主张不为当时统治者所采用,为了弘扬他的道,他选择了教书育人。 孔子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以教育为职业的儒者,就是以教育为生。孔子之前学在官府,他也是最早聚众讲学,使学术大众化的教师。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启了讲学游说之风的士人。就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孔子也是最早把文化推广到大众中去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为了纪念他,联合国设立了孔子奖,美国的加州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现在,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创办仅4年多时间,全球已有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突破4000万人。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并且终身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招收学生,不论贵贱贫富,凡来求教者,一律用当时最名贵的典籍《六艺》来授课。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可见其规模和影响之大。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受教育是贵族享有的特权,而孔子对前来求学的人,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给予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我们民族人文素质的进步,都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 孔子的学生五花八门,他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启发式教育。一部《论语》,生动地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互问互答,交流探讨,举一反三,教学相长的许多故事,而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提高,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他是那样平易近人,又是那样高深高明。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循善诱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欲罢不能”这四个字,充分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的成效,使人想不跟着他学也做不到。孔子学生中最有名有十几个人,有的品行高尚,有的善于言辞,有的会治国带兵理财,有的精通诗书礼乐,他们各展其长,都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孔子教学,以育人为本。他的教学宗旨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既是他自己的人生准则,又是他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教学生最根本的学问,是“道”、“德”、“仁”,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是人的思想品德。“艺”指的是孔门的六艺之学,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综合起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又包括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德才兼备的教育。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提升以“仁”为核心的人生境界,以担当天下兴亡的责任。孔子的恒心和执着使他获得了成功,成为后人所敬仰的万世师表。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围绕着这一件事,社会上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讨论得非常热烈。其中有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我认为这一场讨论的实质,是如何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如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如何使我们的教育从小抓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孔子的教育思想,自古以来“幼儿养性,童蒙养正”的教育传统,强调从小要把做人的道理作为第一位来进行教育,这对于我们解决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内省不疚:孔子的人生态度 孔子在回答为什么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做君子时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的根本原因,是审视自己感到没有愧疚。有一句俗话,叫“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孔子在这里所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一种人生修养的境界。做人问心无愧,心地就会坦然,心胸就会豁达,心境就会祥和、清净,他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这就是孔子的人生态度。 那么,人在那些方面容易被忧愁、恐惧或者诱惑所困扰呢? 第一个方面,就是在处理己与人的关系上,也包括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如果我们总是抱怨他人,总是抱怨社会,那就不可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也不可能摆正自己与社会的位置,其结果只能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孔子告诉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不怨天,不尤人。”我们经常使用的“怨天尤人”这个成语,就出自《论语》。孔子多次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病无能马,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说君子对人对事,总是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多要求自己,多充实和提高自己,立足于自立、自强、自尊。只怕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而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这是一个做人的大道理,后人把这个大道理概括成“反求诸己”、“反躬自省”、“反躬自问”等等成语,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中国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大家都知道张海迪,人称当代的保尔,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她5岁时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了。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总是埋怨,老天为什么对我不公?为什么把这样的命运降临到我身上?也有的人埋怨自己的父母。特别有些年轻女孩不太漂亮,也埋怨父母一辈子,父母能决定这样的事吗?但是张海迪不是这样,她在残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没有沮丧,没有沉沦,而是抱定了一个信念,我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的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英语小说,编着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她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张海迪成为青年的楷模,成为道德的力量。去年11月她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接替了邓朴方。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学生,或者是今年,或者是明年,后年就要面临就业的问题,当前正是金融危机,就业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希望大家也抱定“不怨天,不尤人”的思想,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社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又适应社会需求的路子来。 允执其中是尧传位给舜的时候讲的一句话。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是从哲学的范畴来讲,指的是“度”。凡事过犹不及,要把握好这个度。第二是从伦理的范畴来讲,指的是人的品德。把这个度的概念运用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言语行动都能把握好度,把握好分寸,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三是从政治的范畴来讲,指的就是公平。允执其中,就是指为政者要坚信不疑地把握住公平的原则。孔子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就是要全面地看事物,既要看到过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及的一面,这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用其中于民,就是要在全面分析事物利弊得失的情况下,加以综合,运用中道,坚守住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才能处理好民众的事情。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则鸣”。孔子所说的“公则说”,就是强调只有公平公正,才会使百姓心悦诚服。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公平、公正、正义的原则,是最重要的价值理念。

孔子对现代人类和现代文明有什么价值

只要人类存在,儒家思想就有价值,比如忠孝。现在的人不需要忠孝吗?

孔子学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游戏的历史 中国游戏的历史下一篇: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民间舞蹈简介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民间舞蹈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