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民族虚无主义 当代中国虚无主义

导语:本文探讨了虚无主义的内涵和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指出中国的虚无主义主要存在于历史、文化、生活三个领域。文章认为,中国当代虚无主义应该是中国传统精神价值和当代西方精神价值的双重虚无,包括这两个方面。

摘要: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不再相信;其内容是价值的虚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存,所以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既包括传统价值的虚无主义,也包括现代和后现代价值的虚无主义。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理解和对待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虚无主义

目前,学术界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研究较多,对虚无主义的关注较少。即使有学者涉猎过,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对其成因和影响,尤其是当代中国虚无主义的成因和影响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探讨。那么,什么是虚无主义呢?什么是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它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对当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表现,积极克服其负面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真正和谐。

虚无主义的内涵分析

虚无主义一词起源于拉丁语“nihi”,意思是“无”。《牛津英语词典》认为它是在1817年进入英语词汇Alain Ray的,而《法语词典史》认为它是在1787年进入法语词汇的。屠格涅夫让虚无主义家喻户晓,而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则最先将其引入哲学领域。雅各比想用这个词来表现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康德的批判哲学认为所有理性主义都可以化为虚无,所以我们应该努力避免它,回到一些信仰上来解决问题。然而,尼采和海德格尔是西方唯一真正讨论虚无主义并取得深刻成果的哲学家。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死了”而导致的。尼采在《快乐科学》第五卷第343节写道:“上帝死了,对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变得不可信。这一最新的最大事件已经开始给欧洲世界蒙上最初的阴影空”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虚无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上帝死了”包含以下规定:这种虚无主义被揭露。在这里,虚无意味着一个超感性、限制性的世界不再存在。虚无主义,所有客人中最可怕的客人,已经站在门前了。既然虚无主义是因为“上帝死了”而产生的,那么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内涵只能用“上帝死了”来解释。

海德格尔认为,“上帝”这个名字代表了思想和理想的领域。从柏拉图开始,这个超感性领域就被当成了现实世界。所以,“神死了”意味着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生活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那句‘上帝死了’暗示着超感性世界已经失去了力量,不再有生命力。形而上学,也就是尼采理解为柏拉图主义的西方哲学,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尼采的虚无主义并不代表存在主义者不存在,而是存在主义者没有根据,没有意义。在西方,存在的最后基础是上帝。所以,“神死了”否定了西方最后的存在依据,也否定了西方几个世纪以来的最高价值。由于最高价值已被减损,所有其他价值必须重新估价。于是,尼采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体现在尼采姐姐编的《权利的意志——重估一切价值》一书中。“他不仅重估了宗教、历史、哲学、文学、音乐、道德、种族、犯罪学和妇女的价值,而且重估了法国大革命以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妇女解放等一系列进步思想的价值。”[1]“重估一切价值”就是价值还在,规则还在,但人们不再相信,这就是虚无。

事实上,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一词的基本含义既包括积极的内容,也包括消极的内容。他写道:“虚无主义。它有双重含义:a .虚无主义是精神力量提升的象征:积极的虚无主义。b .虚无主义是精神力量的衰亡:消极的虚无主义。”[2]

积极的虚无主义应该得到尼采的肯定和赞扬。它可以帮助精神力量迅速提升,实现精神力量作为一种巨大破坏力的最大价值,因此可以作为力量的象征。尼采在这里批判的是消极的虚无主义,即“疲惫的虚无主义”[4],因为它代表了现代的悲观颓废精神,他说:“虚无主义只是生理颓废的一种表现。”[5],消极虚无主义的破坏性在于瓦解各种价值和目的,使之处于无休止的纷争状态,最终分崩离析,从而导致精神力量的衰退、衰退甚至衰竭。尼采曾经在哲学意义上解释过消极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什么意思——是指最高价值的自我贬低。没有目的。目的没有答案。”[6]。这种极端形式的虚无主义表现为双重虚无主义:一是在存在主体方面,否认任何信仰,认为任何信仰和价值都是可有可无的;至于外部世界,它把我们所生活的感性世界贬低为虚假的“现象世界”,只有先验的“观念世界”才是基础,而我们所生活的“现象世界”则是虚幻的世界。

两种当代虚无主义与当代中国虚无主义

那么当代中国是否存在虚无主义?如果有,应该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去判断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存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如果有当代中国虚无主义,那无疑是当代中国具体物质经济关系的反映。中国是一个前现代性和现代性交叉的国家。所以中国的具体国情就体现在这些方面。具体来说,中国的前近代表明,中国过去长期处于封建自然经济时代,自然经济对我们当代仍然有着长期的影响。在自然经济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权威在国家统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传统精神价值观,尤其是儒家伦理,有着长期而深刻的影响,这也影响着当代。因此,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表现为对原始专制价值观的反抗和对传统精神价值尤其是儒家伦理的虚无;然而,我们不能怀疑中国正处于现代性的进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代虚无主义与西方当代虚无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并且受到西方当代虚无主义的影响,具有西方当代虚无主义的一般特征。因此,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当代虚无主义应该是中国传统精神价值和当代西方精神价值的双重虚无,包括这两个方面。

这是理论推理,所以需要判断事实的存在。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领域:历史、文化、生活。当代虚无主义首先存在于我们的历史研究和一些人对历史的态度中。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黄凯丰的《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历史虚无主义》一文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的名义歪曲历史,以“理性思维”的名义否定社会主义,其根源是历史唯心主义。通过总结,他指出目前主要有三种历史虚无主义:一是党史研究领域的“否定革命”的虚无主义;二是整个历史的虚无主义,如“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社会思潮;三、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表现在影视创作中的“戏说”和“空手工方式”,网络FLASH中的“搞笑”和“扯淡”等。梅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重新出现》一书中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是众多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之一。总的来说是四种观点:一是否认革命和20世纪中国革命的必然性,认为革命是一种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的纯粹破坏力量;二是否定五四运动,认为五四运动造成了历史性的决裂,耽误了中国60年的发展。第三种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认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本质是早期犯的错误,阻碍和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第四,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这些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确实存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历史事实,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观点明显错误,负面影响很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30165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fastidious 从西方文学作品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员成立时间 中国共产党成立日期辨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