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朱元璋十四个女婿下场 历史上朱元璋真杀了驸马吗

导语:朱元璋十四个女婿中有几个被杀?历史上是否真有驸马被杀?这些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为您揭开真相。

目录导航:

  1. 朱元璋十四个女婿下场
  2. 朱元璋为什么杀朱恒
  3. 朱元璋杀李善长是正确的么
  4. 洪武大案驸马的结局
朱元璋十四个女婿下场

朱元璋一生十六个女儿,除了十公主和十三公主早薨外,十四个公主都长大嫁了人,结果这十四个女婿的下场却大都不好,有被朱元璋的,也有被朱棣杀的。

1、长女临安公主,1360年由成穆贵妃孙氏所生,这一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龙湾,取得大胜,为建立明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洪武九年(1376年),临安公主被朱元璋嫁给了李善长之子李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朱元璋将其连同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一并处死,李祺因驸马身份得以免死。之后李祺和临安公主带着子女被流放到江浦,永乐元年(1403年)去世,临安公主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薨,终年61岁。

2、次女宁国公主,马皇后所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梅殷,梅殷也是朱元璋所有女婿中最受喜爱的,被赐诏称赞精通经史。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经去世得梅思祖被追坐胡惟庸党,全家被杀,但梅殷未受任何牵连。

朱元璋去世前,“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靖难之役中,梅殷镇守淮安,率兵抵抗朱棣。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后,强令宁国公主写血书劝降梅殷。

梅殷先是给建文帝发丧,追谥上庙号后才前往南京投降,并对朱棣说自己:“劳而无功,徒自愧耳!”被朱棣深恨。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梅殷入朝时,被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从笪桥上故意挤入水中溺死。公主听到梅殷死讯,称皇上果然杀了梅殷,拽著朱棣衣服大闹。宣德九年八月五日(1434年9月7日),宁国公主薨,享年七十一岁。

3、三女崇宁公主,洪武十七年十一月九日(1384年12月21日),下嫁牛城。不久驸马牛城即因罪被判戍云南金齿卫,公主跟随前往,结果半途去世,朱元璋得知女儿死讯后,命人追到金齿将牛城活活打死。

4、四女安庆公主,马皇后所生,洪武十四年(1382年)下嫁进士欧阳伦。洪武三十年(1397年),欧阳伦奉使至四川、陕西时,数次走私茶叶出境,谋取暴利,并公然殴打蓝田县税吏。朱元璋大怒,下旨将欧阳伦赐死。

5、五女汝宁公主,洪武十五年(1383年)下嫁吉安侯陆仲亨之子陆贤。八年后,陆仲亨因胡惟庸案被朱元璋下旨杀死,并抄没其家,陆贤应该和大驸马李祺一样被免死了,但结局史书未记载。

6、六女怀庆公主,也是洪武十五年(1383年)下嫁给了王宁。靖难之役时,王宁因泄露朝中事情给燕王朱棣,被下锦衣卫狱。王宁在朱棣当上皇帝后,被封为永春侯,后因事连坐下狱,被释出狱后不久病死。

7、七女大名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战死云南的骁骑右卫指挥佥事李英之子李坚。李坚在建文年间担任左副将军征讨燕王朱棣,有胜有负,被封滦城侯。在建文三年(1401年)的滹沱河之战中,坠马被捉,在押送北平的路上去世,死因成谜。宣德元年(1426年),大名公主去世,年59岁。

8、八女福清公主,相貌清秀,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善与治国安邦之道。曾多次献计出谋替朱元璋解决燃眉之急。洪武十八年(1386年),下嫁凤翔侯张龙之子张麟为妻,永乐十五年薨,年四十八。

9、九女寿春公主,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女儿,洪武十九年(1387年)下嫁颍国公傅友德子傅忠,两年后公主病逝,终年仅18岁。

10、十一女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建文三年(1401年),胡观随李景隆北征,被燕王朱棣部队所捉。永乐初年,胡观被释放归家,不久又被御史弹劾强取民女,娶妓为妾。胡观被罢官后,忧惧自尽而死。正统三年(1438年),南康公主薨,享寿六十六。

11、十二女永嘉贞懿公主,下嫁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建文元年,郭镇被朱允炆派去辽东巡视兵事,返京途中生病,不得治,年底去世,年二十八岁。

12、十四女含山公主,是高丽妃子韩氏所生,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建文年间,尹清掌后府都督事,比公主老婆早去世。含山公主逝世于明英宗天顺六年(1463年),享年八十三岁,够长寿的,难怪老公活不过她。

13、十五女汝阳公主,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谢达,其它史书未记载。

14、十六女宝庆公主,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出生,她三岁时朱元璋就去世了,朱棣登基时也才八岁。朱棣很疼爱这个最小的妹妹,将她交给徐皇后亲自照顾。1413年嫁给了镇守金川门的千户侯赵辉,宣德八年(1433年)薨,终年38岁,之后驸马赵辉,纵情声色,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去世。

朱元璋为什么杀朱恒

朱恒,又叫朱文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其父是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历史上,朱元璋并没有杀死朱恒。

朱文正是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曾任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他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越。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私通张士诚谋反。朱元璋得知后痛心疾首,本想处死朱文正,后在夫人的极力劝解下改为幽禁,几年后朱文正郁郁而终!

虽然朱文正不厚道,但朱元璋还是很念骨肉之情,封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世袭罔替。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坐上皇位之后,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律法,一旦有人触犯《大明律》,下场绝非一个惨字可以形容。当年驸马仗势欺人,朱元璋不顾宝贝女儿的求情,直接将驸马斩首示众。有一次,朱元璋下令处死作恶多端的义子朱桓,胡惟庸只说了8个字,朱元璋立马改变主意,赦免了朱桓的死罪,究竟是为何呢?

朱桓的父亲朱六九,并不是朱元璋的亲兄弟,但他在朱元璋最落魄的时候,曾施以援手,算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朱元璋一直把朱六九的恩情记在心里,即使两人阔别多年,依旧不曾忘记,可见朱元璋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连饭都不吃饱的朱元璋,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些许运气,从一贫如洗的放牛娃,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整个天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于是,朱元璋派人把朱六九及其家人接到京城,赐予他儿子朱桓官职,并且给他一块不大不小的封地。

古人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说起来简单,但做起真的来很难。自从成为公子哥之后,朱桓的内心开始膨胀,与以前判若两人,生活上相当奢侈,修建豪华府邸,性格也变得非常张扬,但在朱元璋面前却伪装的很好。

后来,朱元璋还把朱桓收为义子,准许他喊自己父皇,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如果朱桓能低调做人,即使没啥能力,也可以尽享荣华富贵,过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日子。只可惜,他越来越高调,仗着显赫的身份,在封地为所欲为,贪赃枉法、欺男霸女之事数不胜数。

当地官府不敢拿朱桓怎么样,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也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认为没人敢动自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朱桓的行为传到了京城,朱元璋差点气吐血,果断派锦衣卫将他抓来,并决定亲自审讯。

此时的朱桓彻底怂了,求朱元璋放过他一次,保证日后一定好好做人,甚至愿意回家种地。朱元璋怒斥道:“如果朕这次饶恕你,如何向文武百官和天下苍生交代,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随后,朱元璋命士兵把他拉出去射死,让胡惟庸监刑,并且给胡惟庸使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眼色。

胡惟庸跟随朱元璋多年,看出了皇帝的用意,告诉那些士兵不要射朱桓的要害。朱桓虽然身中数箭,却保住了性命,朱元璋故作生气,要亲自动手射死朱桓,胡惟庸说了“朱桓不死,此乃天意”8个字,朱元璋感叹道:“既然如此,那就免了他的死罪,贬为庶民。”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只是朱元璋刻意安排胡惟庸留朱桓一条命,否则他必死无疑。

历史上的朱桓案发生在明洪武七年,朱桓原本是朱元璋堂兄朱六九之子,初为庐州知府,因作奸犯科险些被朱元璋处斩,因朱六九求情才被贬至定远县任知县。在定远任知县的朱桓凭借“皇侄”的特殊身份,横征暴敛,强抢民女,无恶不作。经由监察御史郑士元检举查证,朱元璋割弃亲情将“皇侄”处死。

朱元璋杀李善长是正确的么

李善长(1314年~1390年),男,汉族,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的牵连,被朱元璋处死,夷灭三族,时年77岁。仅其子李祺因为驸马的身份,得以免死。南明时期,弘光政权追补开国名臣赠谥,李善长被追谥“襄愍”。

朱元璋杀李善长是正确的。

洪武大案驸马的结局

结局是朱元璋杀了驸马,公主求情不成,撞柱而死!剧中驸马走私犯死罪,公堂上气焰嚣张,叫嚣谁敢审我,朱元璋大怒道“直接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966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刘宋第二位皇帝是谁?下一篇:谭嗣同为何会在狱中题壁中提到张俭与杜根 为啥历史书同情光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