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先有后有北京城的来历 明成祖与北京城的历史关系

导语:明成祖在位期间,北京城开始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从此与北京城形成了紧密的历史关系。

目录导航:

  1. 先有后有北京城的来历
  2. 北京名是谁起的
  3. 北京的来历
  4. 为什么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
  5. 北京城哪年建的
  6. 朱棣多少岁迁都北京
  7. 朱棣藩属国
先有后有北京城的来历

有关在老北京城里,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则民间谚语,那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传说。

元朝末年间,在北京、天津地区有一条恶龙,常使这里发生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颗粒不收,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当明朝推翻元朝后,朱棣靖难夺取皇位后,准备从南京迁都到北京时,朱棣钦命宰相刘伯温和少师姚广孝一同到北京驯服恶龙,然后再修建北京城。

后来二人在建造北京故宫的宫殿时,有意将故宫里的三大殿(即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都比潭柘寺大雄宝殿的正梁低一寸,因为这样故宫才不会受到箭头的威胁,同时也不会影响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进而也可以说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为什么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据说是这样的。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年间,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是佛教进入北京地区后所修建最早的一座寺院。

而北京城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改建的。元朝初年,世祖忽必烈听从了大将巴图鲁和汉族学者、谋士刘秉忠的建议,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为由,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成大都城,这已经晚于晋代900余年了。在此之前,辽国曾在公元916年以幽州为南京,晚于晋代600余年,就是唐武则天时代也比晋代晚了将近400多年。

此外,据说当年修建紫禁城的时候,设计师是明朝的姚广孝,他在多次考察潭柘寺后,根据其布局结构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故宫。

故宫的一宫一殿的布局都和潭柘寺一样,都是运用易经卦理和一条坐北朝南的中轴线来分布。

不仅如此,潭柘寺的庙宇共999间,与故宫的建筑间数相同。故宫的太和殿也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由此看来,民间所说的“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是真实的。

北京名是谁起的

“北京”是因朱棣取得皇位后建北京城,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但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此次,我们总结了北京7个比较出名的“曾用名”,其中“北平”是妇孺皆知的曾用名,但除了“北平”,还被叫过 燕都,幽州,蓟县,南京,大都,北平,京师

北京的来历

1、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后,迁都北平后改的,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2、1368年8月,明大将徐达率大军攻占了元大都。虽然元顺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时时威协着大都,元将领也速就曾兵临通州。朱元璋当即命令大将常遇春率重兵消灭大都周围的元军。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3、明代皇帝朱棣(明成祖),1406年(永乐四年),颁诏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4、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春秋时期就成为一个诸侯国,元朝时设立都城,当时名字叫大都,明朝时,朱棣扩建北京城,设立为都城,到了清朝时期,北京进一步得到扩建,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作为首都,得到更快发展。

北京是我国首都,在历史上有着很多不同的名称。

明代皇帝朱棣(明成祖),1406年(永乐四年),颁诏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北京是名古都,早在商、周、秦、汉、隋、唐时代,就有燕蓟之称,又有蓟城、蓟州、蓟县、蓟门、蓟北等称谓。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为什么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

明成祖时,为了加强北方军事力量,以控制蒙古,于公元1714年一1420年营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北京城周围四十里,九个门。分宫城、皇城和京城。

朱棣迁都北平的原因

1、朱棣想以北平为中心,控制天下四夷。

2、朱棣原来的府邸就是在北平。

3、朱棣攻下南京皇宫,皇宫被破坏的厉害,古代的封建思想,认为皇宫旧址通过这一战,风水被破坏。

4、地理位置北平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同时也是抵御外敌最好的堡垒。

因为北京才是朱棣的龙兴之地,也是他的势力范围。在北京经营多年,手下的主要将领主要兵力都来自北京。北京是他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基础。所以明成祖迁都北京。

朱棣迁都北平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边疆稳定和社稷,明朝从朱元璋时期开始就战争不断,主要是对外的。 当时既有北元、又有蒙古和女真等。 而朱棣定都北平以后,可以更快的召集兵马作战,省去了不少路途,朱棣在位期间曾多次御驾亲征

北京城哪年建的

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

1409年在昌平天寿山营建寿陵。

1416年(永乐十四年)起,开始摹仿南京故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同时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以修建皇城。

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

第二次增建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工程包括: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门城楼、瓮城和箭楼;城池四角建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

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在京城远郊建设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极城和内长城等防御设施。

北京城是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朱棣多少岁迁都北京

明成祖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改北平名为北京。朱棣时年61岁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迁都北京的时间是1421年。

1421年,朱棣宣布正式迁都北京 。从此,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如今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就是当时奠定的,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极为壮丽,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的杰作。

北京新都城的建筑物在“规制”上遵循南京,是汉族政权的文化延续,除此之外,从拱卫京师的塞上长城,到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以及南北贯穿、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北京在整体风貌上与因势就形、自然布局的南京有了很大的区别。

朱棣藩属国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臣属中国的藩属国:东南亚和东亚有朝鲜、安南、占城、满德勒(今缅甸)、琉球、真腊,中亚有帖木耳汗国、叶耳羌、喀城、哈利、野忒迷黑。明成祖朱棣时期臣属中国的藩属国:日本、外吕宋(菲律宾以北的吕宋半岛)、苏禄(菲律宾)、暹罗、满刺加(在缅甸)、占卑(今印尼)、苏门答腊、马六甲、锡兰狮子国(斯里兰卡)、胡马塔(今印度南部)、古里、木古都束、中也门、舍利弗(在今红海)、扬波(东非)、苏马(索马里)、千里马(坦桑尼亚)、桑结(今桑给巴尔岛)、西洋花烹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8612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冰岛有哪些山脉 冰岛五寨的历史下一篇:哈市松北区为什么有日本工人 日本饭店黑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