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为什么只有清朝能够统治漠北草原?中原政权和草原政权有哪些冲突?

导语:为什么只有清朝能统治漠北草原?中原政权和草原政权有哪些冲突?接下来,我们和读者一起了解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与草原政权的斗争始于战国赵,持续了两千多年。秦汉匈奴,魏晋鲜卑,南北朝柔然,隋唐突厥回纥,宋明蒙古。几乎每个中原王

为什么只有清朝能统治漠北草原?中原政权和草原政权有哪些冲突?接下来,我们和读者一起了解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与草原政权的斗争始于战国赵,持续了两千多年。

秦汉匈奴,魏晋鲜卑,南北朝柔然,隋唐突厥回纥,宋明蒙古。几乎每个中原王朝都无法避免与草原政权的战争。西方历史学家称这场斗争为:农民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

能把草原纳入版图并有效管理的朝代有唐、辽、元、清四个。唐朝消灭突厥后,先后在草原设立安北总督府、建坤总督府、北亭总督府进行统治。但是唐朝统治草原的时间很短,都督府也有自己的时间,没有有效管理。

辽代对草原的控制能力确实很强。被女真推翻后,仍能携带大部分草原部落西进,征服西域,建立西辽。但是辽朝不是统一的王朝,契丹人也是游牧民族。

元朝本身就是从蒙古草原崛起的。草原被纳入版图并得到有效管理是自然的。毕竟是老家。元朝根本上是草原政权,不是中原政权。元朝虽然是在中原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但是它的前身是蒙古汗国。

只有清朝才能将草原长期纳入统一王朝的版图,进行有效的治理。

当然,很多人会说,清朝在蒙古草原实行的政策,使得草原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不能算是有效治理。无论如何,草原与中原的军事斗争在清代从未发生过。

也有人说满族是游牧民族,可以统治蒙古草原。这个说法不正确。满语是女真改名后的名字。首先,女真是生活在东北的渔猎民族。随着汉化的深入,从事农耕的女真部落也不在少数。其次,女真曾建立徐金国,但徐金国并未有效统治草原,而是被草原崛起的蒙古所灭。

明朝与草原政权战斗了200年,明初能够深入草原攻打蒙古军队。明朝中后期,只有蒙古草原政权才能修长城。蒙古边境纠纷再次成为明朝的心病。

为什么中原政权不能有效统治漠北草原?

为什么明朝解决不了蒙古边境问题,清朝却能解决?为什么明朝不能把蒙古草原完全纳入版图,清朝却可以?

为什么草原上崛起的蒙古元政权能有效统治中原,而中原崛起的明朝政权却不能统治草原?明朝200年没解决蒙古,清朝几十年就彻底解决了?

为什么到了民国就失去了外蒙古草原?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不同时代文明中心的控制能力。

文明中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国家首都的所在地,是每个地区生产生活的唯一标准。一个国家总是以文明中心的力量统治整个国家,然后按照国家的意志对外扩张。从这两个定义出发,以上问题的答案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蒙古草原的生产方式与文明中心毫无共同之处,无法对文明中心产生向心力。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文明中心。传统文明中心是关中地区和河南地区,国都不是长安就是洛阳。宋朝以后,文明中心发生转移,新崛起的文明中心是延吉地区和江南地区。这个国家的首都不是北京就是南京。

这四大文明中心都位于中原,生产方式以农耕种植为主,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主的文化哲学。因此,在文明中心的控制下,其他地区会与文明中心结盟,从而产生文化共鸣,进而建立国家认同。

中国的地理可以分为十个地理段:草原、东北、中原、江南、岭南、川川、云贵、青藏、甘肃、新疆。这十个地理分区,无论其生产方式如何不同,至少都有农耕种植的相同点。有了这种相似性,只要这些地方被中原政权武力征服,那么随着文明中心的控制,共同的民族认同就会逐渐形成。

只有草原,或者说外蒙古草原,在明朝以前和明朝期间基本上不能种植农作物,是一种彻底的纯游牧生产方式。所以即使被中原王朝武力征服,他们也可以随时造反,但无法对文明和民族认同的中心产生向心力。

在内蒙古、青藏高原、新疆,虽然游牧经济或畜牧业占很大比重,但农耕仍占很大比重。

中原政权与草原政权不断冲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文明中心的辐射能力,尤其是延吉地区北京文明中心的辐射能力,已经达到草原。只要文明中心能够辐射,国家政权就会动用军事力量,然后带进领地。

但就文明中心而言,草原永远无法对文明中心产生向心力,而是试图脱离文明中心的控制。一方面我们要统治,另一方面我们总是反抗统治,连续的战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文明中心有多强大,辐射能力有多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疆域面积。而文明中心控制下的各个地区所产生的民族认同,是维持一个国家统一的根本力量。

毕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国家权力就会崩溃。国家政权崩溃后,当全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时,能否重新统一,各个地区对国家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近代中国被西方侵略。清朝崩溃后,民国没有建立统一的政权,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在军阀割据的形势下,西方列强勾结军阀瓜分中国。中国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就在这场大危机之前,各地区对文明中心的向心力和各地区人民的共同认同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时,只有外蒙古选择独立。在其他地区,如新疆、西藏等,中央政府不能帮助他们抵御外敌入侵时,他们也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抵御外敌入侵。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试图向北推进,然后殖民西藏。西藏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地理优势成功阻挡了英国。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新疆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有自己的宗教文化和语言,与汉族人完全不同。然而,五十六个民族与国家有着相同的身份。

第二,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绝对武力都是维持草原长期统治的基础。

元朝的前身虽然是蒙古汗国,但忽必烈迁都延吉地区首府时,就决定了元朝的政治核心是延吉地区,而不是蒙古草原。元朝治理全国的标准是延吉地区的标准和模式,而不是蒙古草原的模式。

所以元朝建立后,蒙古发生叛乱。因为蒙古王公无法认同延吉地区的统治模式。

辽朝之所以能统治草原,根本原因是辽朝定都北京,黄林府在内蒙古,辽朝统治全国的模式是以黄林府为基础的。徐金国建立后,都城迁至延吉地区的中都,统治格局发生变化。因此,徐金国只能控制内蒙古,而外蒙古到处都是部落,所以徐金国只能采取拘留政策。

元清时期,外蒙古的统治非常残酷,内蒙古和外蒙古完全是两个世界。忽必烈和康熙帝用武力残酷镇压外蒙古。这个不好形容,而且太血腥,类似于汉人所痛恨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

满蒙联姻,这个“蒙古人”指的是内蒙古各蒙古部落,而不是外蒙古部落。虽然都是蒙古人,但内蒙古人是真正的蒙古人,外蒙古人被蒙古打败吞并后世世代代都是奴隶。蒙古四面作战后,留下来放羊的蒙古人占领了草原。

为什么元清两朝可以用绝对武力镇压,明朝和民国不行?因为延吉地区不是中国唯一的文明中心,还有一个江南地区也是文明中心。

元清两朝对蒙古的绝对武力镇压发生在中国完全统一之前。元朝忽必烈镇压外蒙古时,南宋依然存在。皇太极征服外蒙古的时候,满清还没有入关。

康熙镇压外蒙古时,外蒙古喀尔喀蒙古部曾被墨子准格尔蒙古部击败,被俄国入侵。

当我们到达雍正帝时,清朝与俄罗斯签署了两项条约,彻底瓜分了喀尔喀蒙古。清代称外蒙古,俄罗斯称伊尔库茨克国、布里亚特共和国。事实上,与明清时期的外蒙古相比,外蒙古的面积减少了一半。

袁青依靠内蒙古的力量镇压外蒙古,由于延吉地区的北京文明中心没有受到江南地区另一个文明中心的约束,所以能够集中力量固定外蒙古。明朝和民国在江南地区的南京文明中心建立,后迁到延吉地区的北京。

两个文明中心相距太远,各有各的标准,相互制约,使得统一的元明清不可能集中对外扩张,海外扩张阶段失败,海外疆域发展失败,进而导致中华文明的衰弱。

自从明朝迁都北京,就停航了,郑和下西洋的功绩也就此葬送。同时,明朝无法将外蒙古纳入版图,无法将新疆纳入版图,无法集中精力对东北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治理,导致满清在东北的崛起。

所以明朝和外蒙古打了二百年,甚至在中后期失去了内蒙古。因此,虽然民国北洋政府派徐树正收复外蒙古,迫使外蒙古取消宣彤皇帝退位时的自治宣言,但在苏俄的干涉下,外蒙古选择了独立。

第三,清朝统治下,外蒙古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漠北的草原可以耕种。

明朝中后期,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草原上不能种植的小麦和油菜得到了培育和改良,可以在外蒙古草原上种植。

与此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航海,发现了美洲。美国的高产作物也像白银一样流入明朝。明朝本土种植后,外蒙古草原可以种植土豆和玉米。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农业工具的创新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改变,利用先进的农业工具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在外蒙古草原种植许多水果和蔬菜,同时避免草原荒漠化。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外蒙古种植业和种植业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加。所以在清朝武力镇压外蒙古的形势下,外蒙古逐渐加深了对文明中心控制下的国家的认同。这也是清朝能够在蒙古保持统治数百年而不发生叛乱的根本原因。

如果不是俄罗斯的暗杀等恐怖活动,杀死了一大批对中国有民族认同感的外蒙古精英,然后通过各种文化和文字上的改革,将外蒙古彻底改造成苏俄,外蒙古不一定会独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谁说的?“杜康”其实不是酒?下一篇: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传说陈俊活了443岁

文章评论

  • 谁把流年搁浅

    深入探究草原政权与中原政权的对立,解释清朝为何能在漠北草原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