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中国十大古典乐器,你都知道吗?

导语: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叙述着这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一定非得了解乐谱、音符,才能欣赏音乐,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情绪,也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叙述着这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一定非得了解乐谱、音符,才能欣赏音乐,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情绪,也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音乐的美,不需要歌词就能让人感受到种种情绪。千万种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解读与演绎,古人对于音乐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创造,便成就了中国人最美丽、最异彩纷呈的音乐史。

中国古代有十大乐器,爱音乐的你,都知道是它们分别是哪十大吗?一起来看看吧!

壹 | 琵琶

唐朝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埙在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埙是一种中音吹奏乐器,因为它的音色古朴醇厚,与古人说话时贯用的高频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所以特别受到古人的推崇。又因埙音韵中自带的一股朴拙抱素、悠扬凄清的气质,也常被文人用作送别之乐。

唐 陶彩绘持笙女俑 藏于故宫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笙对西洋乐器的发展也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笙最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又将笙传到欧洲。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仿照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了管风琴的簧片拉手。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此后,它还促进了其他自由簧乐器的产生,如风琴、口琴、手风琴等等。

拾 | 鼓

唐朝张建封《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虎座鸟架鼓

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吕氏春秋·古乐篇》后人认为夔其实就是巨鳄,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能通天意,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唐 鲁山窑花瓷腰鼓 藏于故宫博物馆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鼓比起其他乐器的声音,更加令人心情激昂、精神振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在军事中运用广泛,战鼓更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如今,中国传统乐器式微,大部分学习乐器的学生首选都是钢琴、吉他、小提琴等西方乐器,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局面。小编想在这里向推荐大家一部电影《闪光少女》,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关于中西方音乐现状题材的电影。剧情中有一段民乐的学生与西乐的学生用乐器弹奏《野蜂飞舞》进行对抗的片段,十分过瘾。

我们有清越悠扬的姑苏小调,也有着宏伟瑰丽的宫廷雅音。中国传统乐器类型多样,这里只谈论了十件较为出名的乐器,我们还有着扬琴、箜篌、阮等诸多美妙的乐器,带着独特的“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的唯美。民乐不应该只局限于如今的现状,中国正在复兴,相信我们的传统音乐也一定会再创辉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酒醒 皮日休《春夕酒醒》赏析下一篇:张陵 从张陵到张鲁 讲五斗米道的由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