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夏天的一伏是几天 2018三伏天时间表 一共40天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导语:  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是入伏以后的阶段,不过每年的伏天时间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是多少天呢?  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计40天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

  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是入伏以后的阶段,不过每年的伏天时间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是多少天呢?

  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计40天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说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热,就要提起民间一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首先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

  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

  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为妙。

  三伏天应该注意防暑,防暑的注意事项有:

  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是入伏以后的阶段,不过每年的伏天时间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是多少天呢?

  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计40天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说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热,就要提起民间一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首先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崇祯统治时期非常的努力 明朝灭亡的速度为什么还会加快下一篇:古代猪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什么样的人才能吃得起猪肉

文章评论

  • 冰泪紫茉

    提醒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健康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