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刘备为什么没有按照“隆中对”的规划进行战略决策?

导语:介绍了《三国演义》中隆中对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了其中的战略思想及其影响。同时指出了该对话的局限性和刘备集团实际情况的不符。

你知道隆中吧?今天,边肖将给你详细介绍。

隆中对》选自《三国演义》作者、西晋历史学家陈寿在东汉末年襄阳隆中拜见诸葛亮时的谈话。从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当时驻守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在隆中、襄阳三次拜见诸葛亮,直到第三次发兵才见到。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后取益州为鼎,再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隆中对》一方面从刘备集团的角度分析世界形势,提出对各种割据势力的态度:抗曹操,联合孙权,图谋刘表、刘章,从而谋划曹、孙、刘的战略前景。另一方面指出了三足鼎立后进一步北伐中原、中兴汉朝的战略目标。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超越景宜的战略目标,对刘备集团的成长乃至蜀汉的建立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隆中对”是否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刘备集团的所有战略问题?没有。

首先,它主要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所以就产生了张宋、庞统的“益州对”和法正的“汉中对”。益州队解决了如何取川的问题,汉中队解决了如何取汉中的问题。

其次是长期战略规划,对于目前被困在新野的刘备集团来说,只能是“画饼充饥”。目前刘备集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壮大自身实力,如何摆脱刘表的控制。

再次,“隆中对”最大的战略缺陷是忽视了孙吴集团的利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因三峡自然灾害与益州隔江相望。益州地势为四川盆地,荆州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为主,靖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理单元。然而,荆州控制着长江的航运,它有可能淹没泰山的下游。孙吴集团需要荆州来保证自身安全。更何况孙氏长期驻扎江东,有实力夺取荆州。

那么刘备是按照“隆中对”的计划不折不扣地做出战略决策吗?没有。

尤其是在处理与孙吴集团的关系上,比如赤壁大战前,刘备打败当阳,想跑到苍梧,投奔苍梧太守吴巨。本来,鲁肃无意加盟吴。他赶到,与诸葛亮联手对付曹。准备转夏口后,他还是犹豫了两个月后的10月。梁曰:“事急,请令向孙将军求救。”灯灭后,备疑“吴未归亮观,备闻曹,恐旧遣罗辑吏等右军入水”,反映备缺乏团结孙吴的信心。

比如刘备称帝后不顾重臣反对,贸然发动“夷陵之战”,使蜀汉失去了生机,最终导致诸葛亮在“隆中对”的第二个“北伐汉室”战略构想成为泡影。诸葛亮对刘备的劝诫,在正史中是找不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并不认同刘备东伐孙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790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国时期,东吴为了设计围攻关羽,出动了多少大将?下一篇:郭嘉的临终遗言是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如何得知司马懿有不臣之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