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北魏为什么多次迁都 北魏迁都历史讲解

导语:北魏在其历史上多次迁都,这主要是由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迁都不仅改变了北魏的政治中心,还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导航:

  1. 北魏为什么多次迁都
  2. 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3. 孝武帝迁都原因
  4.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要迁都到洛阳
  5. 请问孝文帝迁都有何意义
  6. 北魏到北周朝的历史
  7. 公车上书中的迁都是指什么
  8. “魏主”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北魏为什么多次迁都

从历史角度来看拓跋氏鲜卑政权,在不断强大的过程中从未离开过“南迁”这一基本国策。

孝文帝曾对群臣说:“卿等或以朕无为移徙也 。昔平文皇帝弃背率土 ,昭成营居盛乐,太祖道武皇帝神武应天 ,迁居平城。朕虽虚寡,幸属胜残之运,故移宅中原,肇成皇宇。卿等当奉先君令德 ,光迹洪规” 。

其实北魏孝文帝迁都与先辈的影响密不可分,在其迁都之前拓跋鲜卑就曾多次迁都。而离孝文帝最近的一次迁都,即公元39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成。

这位皇帝在迁都之后大力实行改革,同时对汉文化也十分推崇而“仿汉制”也是其统治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实是孝文帝迁都的政治考虑。

1、政治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拓跋鲜卑政权的发展壮大与多次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孝文帝之前北魏就已经多次迁都了,之前的东木根山和盛乐都处于塞外的草原游牧生产区,随着都城的南迁,拓跋一族的势力也渐渐南迁,迁都平城后,拓跋一族的势力已经进入到长城内侧的农耕地区了。由此可见迁都洛阳并不是北魏孝文帝的一时兴起,而是北魏政权发展壮大的一个必要选择

2、缓和民族矛盾的要求

北魏在建立初期只是一个发展落后的小部落,在进入中原的过程中,统治者吸取了汉族地主的建议,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汉化,但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依然属于奴隶社会。北魏的南下伴随着长期大规模的民族征战,很多北魏贵族自视甚高,看不起其他民族的人们,在面对其他民族反抗时,北魏贵族常常会对他们进行野蛮的屠杀。

3、经济原因

在鲜卑政权早期,百姓们过着畜牧迁移涉猎为生的生活。在东汉初年,整个鲜卑部落南迁到了阴山,河套一带,逐渐接触到农业经济,但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是狩猎业。

据史料记载,北魏道武帝至北魏献文帝的90多年间,统治者曾带兵狩猎67次,由此可见鲜卑统治者对于狩猎这一生产传统的重视。这一传统造就了鲜卑人勇猛不羁的民族性格。

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这一经济生产传统出现了很大改变,孝文帝在位的29年中从未带兵出去狩猎过,之后的几位帝王也很少出去狩猎。由此可见狩猎业在整个北魏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已经下降了。这和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为元,推广汉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迁都原因主要是:

过程:由盛乐迁往平成,再迁到洛阳

特点:一直南迁

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大,经济落后,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等

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

孝武帝迁都原因

北魏迁都是服务于战略需求的,其旧都满足不了南征的需求,故在北方趋于稳定以后,进行了都城南迁,成为进攻南朝的前沿指挥所。有人认为北魏迁都是造成分裂的根源,其实迁都是独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这个决策并不等同于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所以北魏迁都被误解了。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要迁都到洛阳

原因: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

孝文帝很推崇汉学,让胡人学汉字穿汉服,任用汉族官员。迁都洛阳也是为了向中原靠拢。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

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

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影响: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请问孝文帝迁都有何意义

孝文帝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太和14年,也就是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

在太和18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于中原遥控的形式,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也摆脱了100多年以来在平城形成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羁绊和干扰,有利于进行改革。

1、孝文帝迁都的意义:维护了统一北方的新政权,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迁都洛阳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不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是仿效先祖的美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君主,他不仅仅想做鲜卑族的皇帝,还要做华夏民族的皇帝,他要用迁都洛阳的举动获得汉族认可的正统地位,从而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洛阳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具有“正统”地位的王朝均定都于此。

孝文帝以华夏正统自称,并以此号召天下,着力统一全国,洛阳所具有的政治、文化地位,以及定都于此将带来的浓郁、热烈的汉化氛围,凡此种种,最终促成了孝文帝定都洛阳的决意。

一、孝文帝迁都洛阳,是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促进祖国统一的深谋远虑之举。

二、迁都洛阳,是学习先进文化,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聪明睿智之举。

三、迁都洛阳,是促进民族大融合,实现民族大团结的琴瑟和谐之举;继之进行一系列汉族化的改革,确实能使其他民族,在心理上承认他们是正统的王者,从而增进互信,造就民族大融合大团结的局面。

孝文帝迁都有民族大触化的意义。他迁都到中原内地,使所谓的当時的五胡更好地汉化,因为与汉人在一起,汉人的先进文化吸引了他们,他们改胡装为汉装,改汉人的姓氏,与汉人通婚,形成了当时的民族大触合,所以,孝文帝对中华民族的强大,也作出了贡献。

孝文帝迁都说的就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他在继承了皇位就开始了迁都,而他迁都的最大意义就是促进了鲜卑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名族融合,这就让北魏进一步汉化,让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可以更进一步的进入北魏的朝堂,也把北魏带入了巅峰。

全面推行汉化,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关于孝文帝迁都的目的,人们大多认为是为了推行汉化,其实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孝文帝有着更大的野心!

北魏是由鲜卑拓跋部建立的,起自漠北,后来趁着前秦覆灭的机会崛起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定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之后,北魏逐渐强大,开始不断南下,逐渐占领了整个北方地区。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亲率大军南征,一举打到长江北岸,之后南北朝的分界线由黄河变成了淮河。

490年,北魏孝文帝正式亲政,这位年轻的皇帝很有理想,他不甘心只做一个割据政权的皇帝,他想用武力统一南方,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

北魏到北周朝的历史

北魏(386年-534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称王,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开始大举改革。 北魏后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分别被北齐与北周取代。

北朝(魏齐周)简史

北朝(386年—581年),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

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建立隋朝为止,与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对峙,合称南北朝。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周静帝帝位禅让于杨坚,即隋文帝,建立隋朝,北朝结束。

北魏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所建,又称元魏(拓跋皇帝为汉化改姓元)。公元395年—439年,通过不懈努力,北魏击灭后燕、后秦、大夏、北凉、西秦、北燕等割据势力。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北魏历经孝文帝改革、六镇之乱后最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西魏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557年宇文护得将领支持,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西魏灭亡。

东魏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权臣高欢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关中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拥立年仅十一岁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东魏开始。高欢掌权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且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550年,孝静帝禅位于高欢之子高洋,东魏灭亡。

北齐

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高洋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公元550年即帝位。国号齐,史称北齐。北齐于公元577年被北周攻灭,享国二十八年。

北周

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后拜大将军,出镇同州。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宇文邕聪明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36岁,传位长子宇文赟。宇文赟二十二岁病逝,传位于静帝(宇文衍)。

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被北周所取代,东魏被北齐所取代,后来,北周灭北齐,统一了北方。

公车上书中的迁都是指什么

“迁都定天下之本”。这里的“迁都”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应急的,因为公车上书是针对当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军进逼北京的紧迫形势做出的;如果不迁都,那么在清军全面战败无力抵挡日军进攻的情况下,就只有议和投降这一条路了,而这正是公车上书的士子们反对的;而迁都后,就可以避开日军的兵锋,利用中国广阔的战略纵深坚持抵抗,直到耗尽日军的战略资源不得不停战。

二是长远的,因为北京当时长期作为都城,封建官僚、满清贵族在当地有很强大的势力,这些保守力量是不利于变法改革的推进的;而迁都后就可以打击这些保守力量,为新兴的改革派上台创造空间。前一个意思可以参考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的多次迁都;后一个意思可以参考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魏主”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1.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大,改革会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3.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侵扰,很不安全。4.地理上,平城地理位置遥远,经略南方有困难。5.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场所,汉文化积淀深。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496年2月2日 (农历正月初三),北魏改拓跋姓为元氏。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586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女性在太平天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下一篇:古代女子结婚后是否能自由外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