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清朝的襄阳有哪些 明朝襄阳将军有哪些人物

导语:襄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城市之一,清朝时期襄阳是湖广总督衙署所在地,明朝时期也有许多将军在襄阳活动。其中,明朝将军邹汝骥、王化贞等人都曾在襄阳有过重要贡献。

目录导航:

  1. 清朝的襄阳有哪些
  2. 明朝的开国名将主要有哪些?(详细为佳)
  3. 请问湖北襄樊出过哪些名人
  4. 翊的古代名人
  5. 襄阳与燕京的关系
  6. 襄阳历史名人典故学生版
清朝襄阳有哪些

明朝,【襄阳府】归【湖广行省】管辖,在清朝,【襄阳府】则归【湖北省】管辖。明清两朝【襄阳府】的辖境大体一致,没有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比起其他【府】而言,还是相对稳定的。

明清【襄阳府】府治在当时的【襄阳县】,也就是今日的【襄阳市襄城区】一带,下辖6县1州,分别是:襄阳县、宜城县、光化县、南漳县、枣阳县、谷城县、均州,其中【均州】本来是【湖广行省】直接管领的【直隶州】,到了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原属【均州】管领的【郧乡】、【上津】被划入新成立的【郧阳府】,【均州】方才被归入【襄阳府】管辖,成为一个【散州】。

【襄阳府】所辖7地中,【光化县】就是今日【老河口市】的前身,【均州】则是今日【丹江口市】前身,【光化县】县城位于如今的【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均州】州城则位于丹江口水库里面。其他五地不仅地名没变,而且县治也是如今的市县中心所在。

由此可见,明清【襄阳府】基本上包括如下地方:

今日湖北省【襄阳市】下辖的:襄阳市区、宜城市、南漳县、枣阳市、老河口市、谷城县;

今日湖北省【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

可见,在今日【襄阳地级市】所辖地域的基础上,减去保康县,加上丹江口市,便是公元1476年以后明清【襄阳府】的大致范围。明初【襄阳府】(1364-1476)则仅仅相当于今日【襄阳地级市】减去【保康县】。

明朝的开国名将主要有哪些?(详细为佳)

徐达 (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

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

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

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常遇春 (1330~1369)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

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

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

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

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

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刘基 (1311~1375)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

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

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

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据长江中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

刘基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

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

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

后遭诬陷,忧愤成疾,于洪武八年病逝。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傅友德 (?~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又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邓愈 (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汤和 (1326~1395)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十七年,镇守常州(今属江苏),多次击败张士诚部。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俘获2.4万人、海船400余艘。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继又从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明洪武三年 (1370)封中山侯。次年为征西将军,在傅友德部从陆路配合下,与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军溯长江西进,抵重庆,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九年,以征西将军进兵延安(今属陕西),迫使伯颜帖木儿乞降。十一年,封信国公。十七年,巡视海防。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后以年迈为由,自请还乡。二十八年八月病卒。 李文忠

请问湖北襄樊出过哪些名人

荆山脚下献玉人——卞和 一夜急白了头的名将——伍子胥 著名辞赋家——宋玉 更始帝——刘玄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东汉文学家——王逸、王延寿父子 襄阳大名士——庞德公 足智多谋之士——蒯越 襄阳大族——蔡瑁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蜀汉名臣——马良 智计之士——马谡 有才干、性狷狭的将军——杨仪 以果烈著称的大将——廖化 家庭藏书之最的长史——向朗 都亭侯——向宠 向后主刘禅建议立诸葛庙的尚书——向充 襄阳侯——习郁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 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张柬之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诗圣——杜甫 《枫桥夜泊》诗作者——张继 诗人、思想家——皮日休 与李清照并称的襄阳女词人——魏玩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 明朝状元——任亨泰 白莲教八路兵马总指挥——王聪儿 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 辛亥革命义士——杨洪胜 共进会第三任总理——刘公 中共鄂北第一个党小组的创建人——程克绳 第一任襄阳党团特支书记——谢远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德峰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

翊的古代名人

有朱翊铭

朱翊铭(1574-1641年),男,汉族,湖广省襄阳府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明朝宗室,襄国藩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即位,其父为襄敬王朱载尧。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假冒督师杨嗣昌使者,乘机攻入襄阳,翊铭被烧死,一说是死后被焚尸,谥号忠。

武翊黄:唐代状元。陈翊:中国古代(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代表作主要有:《宴柏台》、《寄邵校书楚苌》、《郊行示友人》、《龙池青草》等。

朱翊:导演,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作品《不在犯罪现场》、《原来就是你》等,一系列电视剧作品。

邱胜翊:台湾男子演唱团体棒棒堂成员,也是当中最年轻的一位。

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

虞翊的图像

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闻,不会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在进攻零昌之前,中郎将任尚听从了虞翊的建议,将原本的20万步兵,变成了1万骑兵。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变化,任尚以骑兵的力量与杜季贡对战,结果大败杜季贡,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就这样,虞翊的军事才能引起了东汉王朝统治高度的重视,帝国的实际权力掌握者邓太后直接将虞翊从县令的位置提拔到武都太守。

从此以后,虞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前往武都途中,为了防止羌人的攻击,虞翊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增加炉灶和加快行军步伐的手段,顺利躲过了羌人的袭击,顺利走马上任。

襄阳与燕京的关系

襄阳和燕京是中国两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历史联系和关系。

1. 历史关系:在古代,襄阳和燕京(现代的北京)都曾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地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有过一些联系和互动。

2. 北方与南方:襄阳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南方地区,而燕京位于中国的北方。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两个城市在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可能有一些差异。

3. 历史事件:在明清时期,襄阳曾经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城市,而燕京则是明朝和清朝的首都。在这段时间里,两个城市都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并对整个国家产生了影响。

4. 文化交流:由于两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两地之间也发生了一些文化交流。例如,在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都有一些相互借鉴和交流的痕迹。

总而言之,襄阳和燕京是中国两个具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它们在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上都有一定的关系。尽管有一些差异,但两个城市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襄阳历史名人典故学生版

襄阳历史名人典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和传世典故。学生版的襄阳历史名人典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襄阳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通过学习襄阳历史名人的事迹和典故,学生可以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同时,学生版的襄阳历史名人典故也可以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169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朝,清朝各有几代皇帝 明朝历代帝王简介清朝皇帝下一篇:祝公道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他与西晋的混乱有关?

文章评论

  • 静水幽情

    清朝的襄阳历史悠久,明朝的襄阳将军堪称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