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大清裕陵:令乾隆帝生前为难 大清裕陵:令乾隆帝生前为难 死后不得安宁的盛世皇陵

导语:清代御陵:以下乾隆皇帝帝陵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这一讲介绍乾隆帝的裕陵。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母为孝圣皇后钮祜禄氏。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又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帝,掌实权达63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最久的皇帝。而且他还是个长寿的皇帝,活了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一、左右为难的身后事 按说,乾隆帝应该是史上最遂心的皇帝了,你看,他占有

清代御陵:以下乾隆皇帝帝陵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这一讲介绍乾隆帝的裕陵。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母为孝圣皇后钮祜禄氏。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又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帝,掌实权达63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最久的皇帝。而且他还是个长寿的皇帝,活了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一、左右为难的身后事 按说,乾隆帝应该是史上最遂心的皇帝了,你看,他占有两个历史之最:寿命最高的皇帝,掌权最久的皇帝。可是,人总有不遂心的事情。乾隆帝也是一样,他继位之后,为了一件事总是心绪不宁,这就是他的万年吉地,也就是建陵的事情。建陵嘛,本来挺简单的事情,就是子随父葬就好了,没有后世子孙发挥的余地。可是,他的父皇雍正帝却独辟蹊径,离开了祖陵东陵,到易县营建了规模宏大的泰陵,成一代规模,这就是后来的西陵。同时,也使乾隆帝有些不知所措,感觉很是茫然。 皇帝登基后,马上就应选择万年吉地,这是有祖制的:「 ”向例,皇帝登基后,即应选择万年吉地。”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乾隆帝不应该有什么顾虑,这符合大清家法。可是,面对两处先皇的陵寝,他此时很茫然,究竟要去哪里选择万年吉地呢?是去东陵,回归祖陵,还是去西陵,子随父葬呢?最终,他采取了这样的态度: 一是拖。能拖一天是一天。他二十五岁登基,绝对是成年皇帝了,选择万年吉地绝对是当务之急。可是,乾隆帝不敢想这个问题。乾隆元年不提这件事,乾隆二年也不提这件事,就这样一拖就是两年过去了,王公大臣很纳闷:皇上到底在想什么呢? 二是怕。乾隆帝不是不想这个问题,很明显,他没有主意,不知道怎么办。可是,王公大臣不管那一套,他们开始急切地上书催促了。相关史料记载,当时的议政大臣、兵部尚书讷亲联合议政大臣户部尚书海望上奏,要求乾隆帝赶紧派人选择风水:「 ”惟是万年吉地,垂宝祚于无疆,绵福祉于有永,事关重大,相度宜先。”可是,讷亲很谨慎,只说了应该马上选择,到底去哪里选择,他没敢说。我们理解他,恐怕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谁敢乱说话呢?乾隆帝是怕什么来什么,心里说:你只管说该选择,去哪里你怎么不说呢?乾隆帝选择了沉默。讷亲看看没有动静,就接着再上书,还是这个问题。 三是乱。乾隆帝看到讷亲两上奏折,都是催促选择风水宝地,心里开始乱了起来。到底要怎么办呢?乾隆帝有心要问问大臣们的意见,可是,碍于皇家颜面—这是皇家的隐私,怎么好开口呢。于是,乾隆帝在茫然无措的情况下,派出了风水术士,到处选择,根本没有目标。去西陵。这是肯定的,父皇雍正帝在那里,当然是他的首选目标,有子随父葬的传统,肯定要去那里选择。 去东陵。即去遵化,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最最崇拜的偶像也是他的爷爷康熙大帝葬在东陵,这就是景陵。所以,他一定会来到东陵选择万年吉地。 去遵化。乾隆帝还派人在遵化选择了两处风水:一处是九凤朝阳山风水,一处是霍家庄风水。这两处风水都在遵化城北,山环水绕,风景极佳,均在堪舆之列。 去永平。乾隆帝派人去永平府的滦河岸边,选择了那里的风水。 去密云。这里毗邻京师,山环水绕,选看了董各庄风水。 去奉天。就是去盛京,也就是沈阳,那里是大清朝的发祥地,是入关前的首都,应该去那里,感受一下回归的乐趣。 大家看一看,乾隆皇帝这不是乱了方寸吗?东、南、西、北四处选择,没有一个确切目的,也实在是茫然无措。但是有一点儿,乾隆帝并没有表态,一律存疑待定。 但是,乾隆帝毕竟是一个乾纲独断的帝王,不会长时间拖下去。这种事早晚要决定,拖只是权宜之计。《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帝在沉寂了几年之后,终于在乾隆七年,他过而立之年的时候,做出决定。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乾隆帝下旨:「 ”万年吉地定于胜水峪,一应工料等物,该部照例办理。”胜水峪在哪里呢?这块宝地在东陵,就在康熙帝景陵附近。 二、艰难抉择后的纠结 乾隆帝做出这个选择是艰难的,也是痛苦的,同时,我们看出,乾隆帝也是顾全大局的。也就是说,乾隆帝做出这个决定,心里是很纠结的,感觉是心绪不宁的,其中的原因是: 一是对不起父母。 乾隆帝对父皇和母后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和父皇的感情,当然源于父皇对自己的看重,对于皇家来说这种感情是难得的。俗话说「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也就是说,父子之情和夫妻情分一样,是一种很自然的感情,天经地义。可是,在皇家就不一样了,皇家的父子也是君臣,责任和义务大于情感。自从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帝秘密立储,皇四子弘历也就是乾隆成为皇储,这就把雍正帝和对皇位有想法的皇三子弘时的感情拉开了距离。《清皇室四谱》记载,为此,弘时还放话,中伤父皇,以至于父子之间反目。最终,雍正五年,弘时「 ”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雍正帝一如既往地力挺弘历做皇太子。据《水宪录》记载「 ”十三年,上传位今上,降谕皇太子仁贤。”所以,父子感情一直保持着恒温。对于母后的感情,那就更不用说了。在皇家来说,由于皇帝后妃众多,母子之情是最真挚的。孝圣皇后一生只生育了一个孩子,他的全部希望都在这个孩子身上,母子之间那种感情是唯一的,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所以,对乾隆帝来讲,父母就是天。那么,百年后,作为儿子的乾隆皇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这能说得过去吗?乾隆皇帝内心能不纠结吗? 二是对不起自己。 乾隆皇帝最终将东陵的胜水峪确定为万年吉地。对这块风水,乾隆帝心里是有数的。按照风水术士的勘察,这块风水存在严重的问题: 1.地势有问题。这里的地势落差虽不大,但据相关史料记载,钦天监在点穴位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土质不错:「 ”经刨验土色,三尺有紫色土,四尺至八尺系纯青细土。”这种土质,非常符合陵寝的要求。可是,这里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地势落差太小,几乎是平坦的地势,不利于雨水的下泻,每到雨季来临的时候,后山雨水很可能会存积起来导致地宫渗水。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在乾隆十七年,陵寝刚刚竣工,地宫就开始渗水,闹得大家都很不愉快。据《东陵盗案汇编》记载,1928年孙殿英盗墓时,就发现裕陵地宫有两米多深的积水,以至于40天后,清朝遗老遗少们赴裕陵重新殓葬乾隆帝后妃时,遇到了困难:「 ”门内水深四尺余,同人均梯而下,在水边蹲视,望见二道石门,门亦半开,隔水不能再进,其中阴寒彻骨。晚雨,同人商撤水之法。议论纷纭,迄无善策,拟借大库撤水机器一试。” 2.砂山有问题。砂山是陵寝周围的环绕之山,对于风水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保持陵寝环境以及绿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 裕陵的砂山却很不健全,《录副奏折》记载:「 ”左边贴身界气之砂稍低,需用人力培补。”实际考察得知,裕陵砂山基本全为人工培补。 3.朝向有问题。如果要在胜水峪建筑陵寝,建筑的轴线理应朝向金星山,才大富大贵,金星山是东陵的总朝山。可是,这里出现了问题,据「 ”建筑工程·陵寝坛庙”记载,按照风水术士的考证:「 ”万年吉地内向壬山丙向兼亥巳,丁亥、丁巳分金,脉气最盛。”也就是说,地宫内金券的风水线和地面建筑的轴线不能统一,会有一个夹角,这是很别扭的事情果然我们今天到裕陵地宫去,会看到这个地宫的建筑是扭斜的—前后扭斜,这就是因为朝向出的问题。 既然胜水峪这个地方风水有问题,是不健全的,一般来讲,皇帝发现这么严重的问题,是会弃之不用的。可是,乾隆帝最终还是委屈了自己顾全了大局。 三是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乾隆帝离开西陵,离开父母,来东陵选址,会产生负面影响。子随父葬的传统被彻底破坏,其实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孝道就这样有可能被皇家破坏了。他乾隆帝起了这个带头作用,以后建陵的随意性可能会进一步发展。《管子》中就曾说过「 ”父不父则子不子”,意思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后来的皇帝也会学乾隆,在选址、规制、建筑形式等方方面面不遵祖制,随意破坏。为此,乾隆帝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对乾隆帝来讲,胜水峪地方无论是风水还是伦理,都让他纠结,让他矛盾。这种情绪蔓延开来,使他心绪不宁。 可是,乾隆帝终究是一位聪明的天子。他经过几十年的思索、判断之后,一个崭新的想法在脑海中诞生。那就是,他要创立一种新制度,要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这是必需的,必须给父皇一个交代,说明自己为什么离开西陵;给自己一个交代,因为皇陵这个东西绝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在人们的心中,它关乎江山社稷,是国家大事。所以,乾隆帝要对此做一个交代于是,他开动脑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理论,这就是「 ”昭穆之制”。 这里,有必要解释下昭穆之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这样解释:「 ”庙有昭穆,昭取阳明,穆取阴幽。”这里说的昭穆其实就是「 ”鬼神”的意思。而在更早的典籍《周礼》中,则更是把昭穆视之为左右,是方位的含义:「 ”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所以,二者结合起来,昭穆就是在墓葬中东西神位的排列顺序。相关史料记载,按照这个原理,乾隆帝创造了这样一种制度:「 ”我朝景运庞鸿,庆延瓜瓞,承承继继,各依昭穆次序,选分东西,一脉相联,不致递推递远。” 按照这种规定,以北京为核心,东陵为「 ”昭”,西陵为「 ”穆”,清朝皇帝是父子分葬的,而这个昭穆的核心,已经不再是《周礼》中所说的死去的老皇帝了,而是北京城。这个理论太有创意了,也太有意义: 1.给父皇解了围。大家知道,雍正帝离开祖陵,开辟西陵,其实是承担了巨大的政治风险的。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在回避着什么,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所以,即使是雍正帝本人在当时,也还是处在「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境地。乾隆帝这种制度的确立,肯定了父皇的做法,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陵区,是为了大清寻找的风水宝地,是一次陵寝上的重大革新,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法律上肯定了西陵的地位,是合法的。 2.给自己解了围。乾隆帝自从选择了胜水峪,心情就没好过。与父母的别离,让他心绪不宁;风水的缺憾,使他沮丧至极。真是不知道怎么摆脱这种尴尬境地,纠结、揪心、灰色的心理不知道压抑了多长时间。这个昭穆之制的提出,使乾隆帝完全释然了,放松了,也解脱了。所以,昭穆之制的提出,真是一剂自我解围的良药。 3.成为一个家法。相关史料记载,乾隆帝在颁布这个制度的时候,明确指出了这个制度的重要性,并要求后世儿孙必须遵守:「 ”我子孙惟当恪遵朕旨,溯源笃本,衍庆延禧,亿万斯年,相承勿替,此则我大清无疆之福也。”乾隆帝明确规定,要遵守,不要破坏,这是皇家建陵的大法,要世代遵守。实践证明,后来的皇帝对这个家法是很忌惮的,每每有所突破,都是惴惴不安的,就像尚方宝剑一样,让人恐慌,唯恐谁拿出这个家法来。 4.找到了平衡点。乾隆帝选中胜水峪,因为有些风水缺憾,当时就有一个叫进爱的风水术士上书,要求乾隆帝废弃这个地方,另外选择。乾隆帝大怒,不仅没有采纳进爱的建议,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定位胜水峪的决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找到了心理的平衡点。受到康熙帝的影响,之前我讲过,康熙帝景陵的风水有比如地势低洼等问题,但康熙帝还是义无反顾,几乎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就在孝陵东边修建了景陵乾隆帝最崇拜爷爷康熙帝了,什么都学他,包括六下江南、东巡盛京等等。他之所以来到东陵,就是舍不得爷爷,想陪伴他。所以,受此影响,他认为风水的缺憾不算什么。这样,乾隆帝选定了胜水峪,等于是看了康熙帝的面子吧,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如果看一下胜水峪的位置就明白了,其实是一个很高的位置。这个地方毗邻孝陵,与景陵一东一西,对称护卫着孝陵。实际上,按照古代宗法制度,这个位置应该是乾隆父皇雍正帝的,这不就等于提高了乾隆帝的辈分和地位了吗?能够与自己最崇拜的康熙大帝一起,构成康乾盛世的壮丽画卷,这不正是乾隆帝梦寐以求的事情吗?这样,能够在胜水峪建陵,乾隆帝觉得不吃亏,值得。所以,乾隆帝在这里找到了他的平衡点,心理是满足的。 三、盛世皇帝盛世陵 乾隆帝开动脑筋,创立的这个制度,就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当然,以乾隆帝好大喜功的个性,光心理平衡是远远不够的。他绝不会亏待自己,也绝不会徒有盛世虚名,他一定会有所动作的。乾隆帝会在自己陵寝里面做哪些手脚呢? 第一,逾制修建石像生。 前面讲过,清朝皇帝以孝治天下,实行逊避祖陵制度,就是后代陵寝的规制较前朝陵寝规制缩小,所以,康熙帝建景陵的时候,毅然裁掉了石像生。理由说得很明确,就是逊避祖陵。可是,乾隆帝对石像生非常喜欢,只是碍于逊避祖陵的祖制,他没有擅自建设石像生,而是采取了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先给爷爷的景陵补建五对石像生,再给父皇的泰陵补建五对石像生,然后,自己堂而皇之地修建了石像生。乾隆帝觉得自己这样做,没有纰漏,别人不会说什么。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乾隆帝使用了一个小手段,就是自己的石像生比父、祖的石像生多了三对父祖的石像生是五对:文臣、武士、马、象、狮。而裕陵的石像生比之多了三对:麒麟、骆驼、獬豸。这样,裕陵的石像生就是八对了,其品种和顺治帝孝陵的一模一样。乾隆帝这就有点儿不厚道了,是一种严重的逾制行为。 第二,靡费巨资,使用楠木建筑三大殿。 乾隆帝修建裕陵,仰仗乾隆盛世,国家有钱,不惜靡费巨资,主要殿宇建筑一律使用珍贵的金丝楠木,这种木料有一个美称,叫做「 ”万年吉木”。裕陵采伐的这种万年吉木具有几个特点: 1.数目巨大。裕陵工程开始,成立了工程事务处,负责陵寝的物料采办、工程建设等事项。相关史料记载,按照工程处的计划,裕陵建设「 ”估计得圆、枋楠木五千五百九十七件”,数量很大,分配给广东、四川、湖南、福建等省采办,其中广东分得的数量最多,达到2000多件,压力最大。 2.采办艰难。楠木属于珍贵木料,采伐是极艰难的事情。主要是由于这种木料非常奇缺,「 ”须于崇山之内,人迹罕到之区,深入搜寻”,要想采到一根大料楠木,要在深山之中,搜寻几十里地,真是难如登天。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些辛苦的采木工人,为了得到一根楠木,披荆斩棘,异常艰辛,「 ”层峦叠嶂,羊肠鸟道,沿途必须开山辟路,搭材转运,每日只能行程五里”。即使如此,湖南的任务还是难以如期完成,万不得已,只好花钱去贵州采买。 3.运输困难。各省楠木随采随运,运输又是一件难办的事情。大家想一想,由南方运往东陵,长途跋涉,那个时候,别提多难了。各省所走路线,一般是沿大运河北上,到达通州,再由通州起运到达遵化。福建则是海运,海上情况复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意外事件。比如次运输楠木的船只已经到达山东荣成,却突遇海浪,把船只击碎,1件艰辛采伐的楠木随波逐流,功亏一篑。大家想一想,采木工人费尽心血采伐的木材,就这样不见了踪影,多么可惜! 4.时间漫长。裕陵的采伐楠木,是从乾隆八年开始的,到第二年,福建就开始解运,是最积极的省份了。可是,乾隆帝没有想到,这个采木工程十分艰难,还以为很快就会完成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直到乾隆十六年,湖南还在进行着楠木采伐工程。这个过程,前后长达9年,就等于和裕陵整个工程相始终了。史料记载,连乾隆帝也有点抱怨地说:「 ”各省采办吉地木植,经数年,逾限数次,屡行饬催,尚未解齐。” 第三,靡费巨资装潢地宫。 乾隆帝笃信佛教,自称「 ”文殊菩萨大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所以,不仅在其隆恩殿内首次设置了佛楼,供奉佛像;而且在其裕陵地宫之中,镌刻了大量的佛教内容。有石门上的八大菩萨,门洞里的四大金刚,券顶上的三十五佛,还有平水墙上的五欲供图,以及30111个字的梵文和藏文。相关史料记载,这些雕刻纷繁复杂,光雕量刻一项就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记录「 ”镌刻经文佛像用黄册六本”。这些内容神圣而神秘,很有吸引力,自开放至今,吸引了大批中外学者前往观摩、研究和学习,被第十世班禅大师赞誉为「 ”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 四、四个非凡的女人 在陪葬人员的安排上,乾隆帝也是毫不含糊。我们知道,乾隆帝是一个很有情调的帝王,他风流倜傥,文武兼长,不可能只在陵寝的规制上满足自己的一时之需。对于陵墓的陪葬人员,是一定要慎重考虑的。因为这是将来谁能够入葬裕陵、水世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所以这才是他最需要动脑筋的事情。这件事他要主动,要由自己来安排,无需别人费心。这个精明的皇帝,都安排谁进入裕陵地宫了呢? 1.最尊敬的女人。就是乾隆帝的孝贤皇后,富察氏,十六岁与弘历成婚。她与乾隆帝感情很好,先后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皇子乾隆帝很重视这两个皇子,永琏曾被册封为皇太子,可永琏九岁就死了。之后,乾隆帝又想册立她的另外一个皇子永琮为储君,可是这个孩子年仅两岁也出天花死了。两个皇子的接连死亡,对孝贤皇后打击很大,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死于出巡途中。乾隆帝非常悲痛,在孝贤皇后丧满百日的时候,写了一篇《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其中「 ”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之句,让人读之落泪。再比如《悼皇后》中有「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更是表达了对皇后的殷殷之情。不仅如此,据《清宫述闻》记载,孝贤皇后薨后,乾隆帝在孝贤曾经居住过的长春宫建立纪念馆,在那里保存了皇后生前的所有陈设:「 ”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并且,每到年节,都在那里张挂孝贤皇后的画像,乾隆帝会经常去凭吊。这种情况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帝退位,新皇帝登基,才告结束。所以,我们看出,孝贤皇后是乾隆帝最尊敬的女人。乾隆十七年,裕陵建成,乾隆帝决定把她先葬入裕陵地宫。 2.最爱的女人。她是乾隆帝的孝仪皇后魏佳氏。魏佳氏之所以成为乾隆帝最爱的女人,一是年轻,小乾隆帝十六岁。二是温柔,很会讨乾隆帝的欢心,被乾隆帝称为「 ”秉性柔嘉”的女人。魏佳氏与乾隆帝生活和谐,曾经生育了六个子女,为清代后妃生育子女之最。乾隆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顺琰,即后来的嘉庆帝;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一年,生皇十七子永璘。我们从魏佳氏生育的年分看,从二十一年开始,乾隆帝四十六岁,魏佳氏三十岁,一直到三十一年,乾隆帝五十六岁,魏佳氏四十岁,他们之间保持了10年的生育期,也就是在这10年里,魏佳氏最为得宠,这在宫中十分难得。所以,魏佳氏在乾隆帝后宫之中,收获也最大,封号由贵人晋为嫔,再晋为妃,再晋为贵妃,再晋为皇贵妃,儿子做皇帝之后,被追封为孝仪皇后。因为这时候,她已经去世多年了,也算是死后哀荣了。 3.最动心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乾隆帝的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她的父亲翁果图是一个四品佐领。可是,富察氏入宫却没有名分,只是乾隆的一个贴身宫女,类似于《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袭人那种关系。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宫女,而是一个服侍皇子起居的贴身侍装女。正因为如此,乾隆和富察氏之间很快就擦出了火花,两个人的感情不断升温,这个女人打动了乾隆的心。终于,两个年轻人有了爱情的结晶。《清皇室四谱》记载:「 ”雍正六年,生皇长子安定亲王永璜。”这年,乾隆十七岁,是这个女人让他第一次做了父亲。再过3年,又生育了个皇女。到这时,是这个女人把乾隆由一个皇子变成了一个男人,他们的感情已经很深了。很可惜,就在乾隆继位的前两个月,富察氏病逝了,年仅二十几岁。乾隆很悲痛,自己最动心的女人就这样死了。乾隆帝思来想去,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追晋她的封号,晋封皇贵妃,已经是最高的封号了;二是将她葬进裕陵地宫,永生水世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4.最漂亮的女人。就是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大学士高斌女。《清皇室四谱》记载,高氏也是乾隆的早年侍妾,但她长相漂亮,鹤立鸡群,很快获得了乾隆的关注,两个人感情迅速升温,成为知己。乾隆帝即位后,于「 ”乾隆二年十二月,册封贵妃”,位置在孝贤皇后之下,是后宫的二号人物。她其实并没有生育,之所以被封为贵妃,就是靠的姿色——她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所以,到乾隆十年高氏病逝,乾隆帝破格追晋她为皇贵妃,并下旨,将来要把这个最漂亮的女人葬进裕陵地宫之中,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 这就是乾隆帝地宫中的四个女人,她们不管什么原因,在乾隆帝心目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乾隆帝魂牵梦绕的几个女人,是别人所无法取代的。有她们陪葬在裕陵地宫里面,围绕在乾隆帝的身边,乾隆帝也该很满足了—这么多知心人、美女陪伴,一点儿也不孤单,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吧。因为这个令他闹心的裕陵,实在使他心绪不宁。 五、盛世皇帝,灵魂难宁 令乾隆帝没有想到是,裕陵这个地方,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心绪不宁的境地。就在他去世之后,裕陵里面又发生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棺材被大水泡散。 裕陵地宫渗水是必然的事情,因为这个地方的地势平缓,不利于雨水的下泻,和康熙帝景陵的问题是一样的。早在乾隆十七年,裕陵地宫就出现了第一次渗水,这件事乾隆帝是知道的。虽然当时采取了堵漏措施,之后的几十年没有出现渗水,但这个地宫存在的两个致命弱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以那么聪明的乾隆帝应该知道,地宫迟早会再渗水的,自己和这几个心爱的女人早晚会被淹没在大水之中。但他没想到,渗进的水,会把自己和那些后妃坚固的棺材全部泡散,尸骨漂在水中,狼狈不堪。 地宫被炸开。 炸药源于我国,至迟在唐代,我国已发明火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炸药。宋代,黑色炸药已被用于战争。所以,乾隆帝应该知道有炸药这件事。但乾隆帝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陵寝有一天会和炸药联系在起,更不会想到自己和后妃的尸体会毁在炸药上。《东陵盗案汇编·宝熙日记》记载,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用7昼夜的时间,盗掘了慈禧墓和乾隆裕陵。在裕陵,孙殿英使用了炸药,「 ”裕陵地宫第四道石门右一扇为盗者炸伤,仆于地”。不仅乾隆帝没有想到,谁都不会想到,军阀会如此野蛮,用炸药来盗陵,乃闻所未闻的事情。在炸药面前,皇陵再也不是固若金汤,炸药炸开了裕陵地宫,震惊了全世界。 尸骨被扔出地宫。 匪兵用炸药炸开裕陵地宫,无非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盗走珍宝。乾隆帝太有名气了,他有钱,又奢侈,好大喜功,地宫中肯定会有大量珍宝。所以,地宫一旦被打开,掠夺珍宝就会非常疯狂。可是,当他们炸开地宫之后,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很深的积水,最深处要达到两米,于是,他们「 ”筐取灰泥,就河滤之”,只能在积水中用筐捞宝了;二是地宫中一片漆黑,没有光线。这样,他们只好把土筐拿到地宫外,当然是取走珍宝,至于尸骨,就随手扔掉了。《东陵盗案汇编》中透露,乾隆帝后的尸骨被扔得到处都是,明楼边、方城上、墓道里到处都有。可怜的乾隆帝、后,生前养尊处优,死后居然被扬尸棺外。这也难怪死去的乾隆帝还在发威,「 ”两眼仅存深眶,眶向内转作螺旋纹,执灯遥观,似有白光自眶中出”。看来,乾隆帝是气坏了,愤怒了,两眼居然还能放射出愤怒的光芒。 重新安葬遇到了难题。 这些可恶的兵匪,如此野蛮地对待乾隆帝、后,造成裕陵事后的重新殓葬工作极为艰难。盗案发生40多天后,逊清皇室派出了遗老遗少们前来重殓乾隆帝、后尸骨。工作过程中,逊清皇室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很深的积水。地宫中的积水这么多,使得他们无法操作,必须先排除积水。于是,他们找来大抽水机,昼夜不停地抽取地宫中的积水,足足用了四天四夜的时间,才将地宫中的积水抽干净。二是尸骨难辨。地宫中这么多人,尸骨堆积在一起,如何分辨呢?1928年8月,重新封闭裕《东陵盗案汇编》记载,为了殓葬这些帝、后、妃尸骨,逊清皇室人员不得已请来了人体鉴别专家。可是,即使如此,由于地宫中人数众多,也很难分辨。尤其是后、妃之间,一堆尸骨堆放在那里,不知道谁是谁,只有乾隆帝一个男性,还好办。可是,如果分辨不清后妃的身份,就很难分棺成殓。于是,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既然奉安在同地宫,就等于同穴;既同穴,何不可以同棺?”就是合棺而葬。这样,乾隆帝与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和淑嘉皇贵妃五个人都被葬在了乾隆的棺材之中,这等于给那四位后妃提格了,全部以皇帝之礼入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还有一位皇后,即孝仪皇后,她的尸体居然在死亡153年之后,「 ”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真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乾隆帝的裕陵。这个让他纠结的灵魂不宁的裕陵:选址的时候,因为不知所措而心绪不宁;建筑的时候,因为屡有突破而心绪不宁死去之后,因为盗案发生而灵魂不宁。看来,裕陵这个「 ”万年吉地”还真让乾隆帝彻底心绪不宁了。 乾隆帝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嘉庆帝继位,嘉庆帝处处喜欢学习他的父皇—那是他的榜样。那么,嘉庆帝的昌陵又将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下一讲再详细介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战国最牛的武将家族 战国最牛的武将家族 豪杰辈出 曾在四个国家为将下一篇:历史上有没有姓戈的皇后如果有请告诉我她的详细资料 历史上有没有姓戈的皇后如果有请告诉我她的详细资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