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国民党四元老中谁组织留法 惠及周恩来邓小平等人 国民党四元老中谁组织留法 惠及周恩来邓小平等人

导语:李石曾是中国赴法留学第一人,他发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培养了无数栋梁人才。李石曾早年致力革命,是国际着名的社会活动家,创办了中外60多项公益事业,但其终生无一私产。

在组织留法留学以造福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四位国民党元老中,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核心提示:此次空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造就了无数栋梁人才。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员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李石曾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高远,原题:留学百年:中国赴法留学第一人李石曾 2002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人之一李石曾先生赴法留学创业整整100周年。 李石曾先生早年致力革命,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国际着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法国是李石曾先生革命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其开创中法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等交流事业的地点。而在当今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李石曾了,即使在法国的学人,也很少有人记得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 李石曾,名瀛、号扩武,河北高阳县人,出生于公元1881年。父亲李鸿藻,任过清朝帝师,工部、兵部、户部、礼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的大火烧醒了中国。少年李石曾看到清政府的无能和官员的腐败使国家“一无宁日”,百姓陷于疾苦,感到要振奋图强,势必先向西方寻求科技和改革制度才行。他动了留学之念,便以世交晚辈的身份去贤良寺晋谒当政的李鸿章征询意见,得到李的赞许和鼓励。 李石曾原本打算去英国,因为当时清朝禁止人民出国,他便被安排在正要出使法国的钦差大臣孙宝瑜的名下,以随员的身份到达了法国。李石曾于是成为了华人留法学生和华侨在法创业的第一人。李石曾到达法国,有感于国家的现状,欲先学习军事。因身高体重不及而改学农科,之后又在着名的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等科。 按说,李以父荫,已具有功名前程,在留洋学成回国,有朝野旧关系,顺理成章就可做官。但李石曾立志做事不做官,1905年他在巴黎发起“进德会”,提倡不为官、不置私产,开一时风气之先,且终生恪守不移。他不仅放弃为官坦途而不惜,相反结交当时的进步分子,如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等。 1907年,李石曾结识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李石曾学农,对大豆深有研究,用法文编着的《大豆》一书,轰动一时,引起了西人对豆制品的兴趣。他相应把国人生活中的宝贵食品-豆腐介绍到西方,并邀同窗乡友齐笠山在巴黎创设了一家“豆腐公司”。为使当地人领略“无味道的豆腐”的真味,他在巴黎蒙帕纳斯大街破天荒地创设了法国第一家中国餐馆,名为“中华饭店”。“豆腐公司”的创建,不只是一项简简单单公益事业,它为后来漂泊欧洲的国人提供了做工创业的机会,更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0年左右,欧洲各国由于工业的发展,一些国家纷纷到亚洲掠夺人力资源。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外侵内斗的动荡时期。山东、河北、江浙、闽粤等沿海或内陆地区的人们为了活命,或把卖身的钱留给家里,或是干脆直接就上船西渡,漂洋过海来到欧洲。 由于没有任何协议,到来的人们只能去卖苦力、倍受欺凌。李石曾一面安排乡亲做工,一面又通过私人关系使中国政府与欧洲各国会签有关协议,为民众争取到了一些最基本的权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陷于一片混乱,李石曾痛心国家不顾自己贫苦百姓的死活,又深感个人之力单薄。1915年,他在巴黎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欲吸引中国有志无力的志士青年来法留学。“勤以做工、俭以求学”,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即此拉开序幕,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和百年留法史的新篇章。 李石曾1915年在法国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他与法国的热心教育者班乐卫、穆岱等人以及中国教育界人士蔡元培、吴稚晖等分别在里昂、北京等地设立分社,为国内有志青年赴法留学作好准备。至第二年,“留法勤工俭学会”已接待百多位留法学生。 此行动虽是“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但仍有很多贫寒子弟无力出洋。李石曾又发起成立“法华教育会”,在其家乡河北省高阳县设立勤工俭学预备班,名为“留法工艺学校”。学校1917年开始招收新生,校内设有实习工厂,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工艺技能。 李石曾又与法船公司交涉,凡持有“法华教育会”证章的学生,船票一律半价。他还同法国各处工厂商洽,安排学生做工。并亲自教授课程。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热潮。 此次空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造就了无数栋梁人才。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员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科学家有钱三强、严济慈、张竞生,艺术家李健吾、常书鸿、潘玉良、林风眠等人各项优秀人才不一而足。 李石曾早年此一别开生面的创举,为国家培植人才远大之功绩实不可没。他不仅扶助乡亲安排创业,发起勤工俭学运动,开拓了华侨地之先驱,还开辟了中法文教、科技、经济、建设交流之先河。 他一生创办中外60多项公益事业,,但其终生无一私产。李石曾大半生奔波于欧中之间,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创立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在国民党内被尊为四元老之一。 李石曾后于1956年定居中国台湾,1973年过世,终年92岁,葬于台北阳明山。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7560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揭秘:历史上李建成曾有机会可以杀李世民 揭秘:历史上李建成曾有机会可以杀李世民下一篇:为什么日文中有许多汉字 日文是什么时代产生的 为什么日文中有许多汉字 日文是什么时代产生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