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大公社 试论大公社所有制的变迁与特征

导语:本文探讨了人民公社运动中诞生的大公社所有制,分析了其弊端和改革过程,最终确立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

作者:辛逸

[本文节选自]《历史月刊》,2002年第03期,第76 ~ 80页

“大社区”所有制的演变及特征

新一

【作者简介】易欣,男,山东章丘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农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北京100872

【摘要】人民公社运动狂潮中诞生的大公社所有制,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农村所有制结构和建立在其上的各种经济关系,是当时农村肆虐的“共产风”以及随之而来的饥荒的制度根源。毛泽东首先认识到了公社所有制的弊端,领导全党完成了从公社所有制到大队所有制再到生产队基本所有制的所有制改革。大公社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两公”的管理体制和“政社合一”。

人民公社运动中建立的“大公社”所有制,取代了以前的集体所有制,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关系,带来了强烈的“共产主义风”和严重的饥荒。毛泽东首先发现了所有制的滥用,并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改造——将公有制转变为生产集体所有制。“大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和“政社一”。

[关键词]人民公社/所有制/人民公社/所有制/一大二公

[中国图书馆分类编号D232【文件识别码】甲【物品编号】] 0583-021403-0076-05

如果以1958年4月河南省遂平县诞生第一个大公社为起点,以1962年2月中央发布的《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指示》为终点,那么大公社制度的作者在这里借用了这个名字。大公社所有制是指人民公社从人民公社成立到建立“三级所有制、队本制”新体制的所有制。关于大公社所有制的研究,先生们的以下著作值得关注:刘建辉先生的《人民公社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对全民公社时期所有制的变化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刘问集中论述了中央关于公社所有制政策的演变,并对中央文件和毛泽东的讲话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人们认为,人民公社20多年的所有制调整,一直是“难以跳出急于过渡——矫正——过渡——矫正的认知循环”。但刘文没有论述大公社所有制的建立和特点,大公社所有制与共产主义作风的关系。刘教授也有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公社运动以来党和对人民公社内部所有制的认识的演变》,《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年第2期。陈建波:人民公社产权制度。陈文着重分析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产权制度,其特点是“三级所有制和团队制”。大公社的所有制只是过眼云烟。齐董浩:新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变迁。在谈到大公社的所有制问题时,文琪认为,“政治社会一体化的大人民公社实行土地等资产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安排和调度,实行统一核算的产权制度。”孔景元,《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空闻没有区分大公社和人民公社,但普遍认为“人民公社的制度形式,根据现代产权理论,显然比所谓的集体产权更具有共有产权的特征,尽管我们过去称之为“集体所有制”。从上面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大公社的所有制进行专门的研究。)在中国农村已经存在了近四年。这一时期,人民公社制度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兴盛到高潮,再从萧条调整到相对稳定的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与此同时,既有激荡人心、大踏步前进的狂热与虚假,也有幻灭与人为灾难蔓延的曲折,也有回归现实、全面调整后的峰回路转与平稳减速。由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央政府对大公社所有制的微调、整顿,甚至重大变革,都是断断续续的,从未停止过。大公社所有制改革始终沿着基本核算和生产单位下移的轨道运行,最终确立了更适合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30155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重工业帝国 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下一篇:五四运动性质 百年“五四”: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对话

文章评论